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出场的为何是大青蛇?很多人没看明白

只想静静 2022-01-26 19:08:0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讲述了自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到三国归晋再次统一的历史变迁,结构布局巧妙,文思泉涌,刻画人物惟妙惟肖。仿佛将那个时代的英雄事迹、时代更替,生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罗公经过一生的潜心研究,日雕月琢,才让这不鸿篇巨制问世。真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拜读三国,让你不由得想起罗公彻夜不眠的写作。他耗尽毕生心血,就是为了我们这些读者。

三国开篇,罗公先是讲述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纷争,为秦所统一,后又并于汉。经过光武中兴至献帝,随引出汉亡的原因,起于桓、灵二帝。而在接下来的情节上,罗公引出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致使灵皇帝惊倒,百官俱奔,更是引出下文各种灾祸。很多人便产生疑惑,为何《三国演义》的开篇不是张角,也不是关张,而是一条大青蛇?个人认为,罗公这样安排,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跑避。

首先罗公这样写,正是为了与上文照应,并恰当引出下文。上文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讲述朝代的更替、历史变迁,又说到汉朝的兴起,始于高祖斩白蛇起义,汉代的繁盛经历四百多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是大汉逐步建立并兴起一个标志,而罗公所写的青蛇也是汉朝衰败的标志,正所谓白蛇象征着兴盛,而青蛇正是象征着衰败。这两条蛇相互照应,让笔墨从兴盛转移到衰落,惟妙惟肖。

大青蛇除了与上文照应,还有引出下文的功效。它是汉朝灾祸的开端,由此作者再引出大雷大雪,冰雹灾害,彻夜不止。后来建宁四年二月,又发生洛阳地震,海水泛溢,沿海居民被卷入海中。而后又说起雌鸡化雄性,这些都是不祥之兆,罗公正是以大青蛇引出下文,阐述当时祸不单行。毛宗岗也曾这样批注:

白蛇斩而汉兴,青蛇现而汉危。青蛇白蛇,遥遥相对。惟虺惟蛇,女子之祥。寺人正女子一类也,故有此照。

其次以大青蛇开篇,这正如书中所说“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三国演义》不缺乏神来之笔,有欲扬先抑,也有欲抑先扬。而罗公最为精妙之处,就是将要有后文的时候,会先有一段贤文作为引导。比如在写火烧赤壁之前,会先写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这样不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有前后互为犄角之感。再如欲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先写了七擒孟获,这样不但写出诸葛亮北伐决心,也有数字上的照应。

而文中以大青蛇为引子,正是为了写接下来的动乱纷争,引出一个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的时代。其用心良苦,值得我们去推敲。罗公不但文前必有先声,文后也会有余势,比如黄巾之乱后有董卓,后来又有余党李傕郭汜,这样的安排让人觉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吸引读者接二连三的往下读。由此可见,罗公安排大青蛇开篇,也是神来之笔。

再次大青蛇即是动乱的象征,也让那个时代充满神秘感。古代人很讲究风水,什么事情有怎样的警示,暗含什么意义。比如做梦的暗示,遇见稀奇古怪事情的暗示等。这些都会让人产生神秘感,如汉高祖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就很有神秘感。高祖起义,本来就是顺势而发,为何还要斩白蛇呢?出了突出高祖神武,更能让人产生神秘之感,大家会认为这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而罗公安排大青蛇开篇,更能给人以神秘感,大青蛇绕梁,灵帝惊倒,百官惊慌,这些是都预示着汉朝的衰落。而大青蛇能预示奸臣当道,盗贼横起。为东汉末年的动乱作伏笔,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你是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 阅读:315

只想静静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