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此人通晓天下武学,练过易筋经,却生错时代只能被人吊打

只想静静 2022-01-26 19:55:21

金庸笔下塑造了不少“武痴”的形象,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他便是有心想要领教天下武学,论武功配置,他已是身怀火焰刀这等能够化气为形的武功,再加上小无相功能够模仿他人武功,他完全没必要再去讨要六脉神剑剑谱,只可惜好胜心太重,最终落得个走火入魔的功力散尽的结局,算是便宜他了。

(鸠摩智剧照)

事实上在武侠的世界中“想要搜罗天下武学”的人绝不在少数,还有同样出自《天龙八部》一书中的逍遥派就有搜罗天下武学的目标,只可惜创派祖师逍遥子到逍遥隐去也还有少林派《易筋经》、丐帮降龙十八掌和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未能集合全,再有那王语嫣也算是通晓天下武学,不过王语嫣本人却是从未修炼过任何一门武功,而本文要提到的这位高手与他们都不相同,他是通晓天下武学,并且也都或多或少的修炼过一些,不过却是个武呆子,仍然被人吊打。

(王语嫣剧照)

金庸笔下不同时代的武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在笔者看来是完全符合“武学退化论”一说的,即是时代越靠前,武林整体水平就越高,时代越往后,武林整体水平就越凋零,注意,整体水平的低并不代表没有鹤立鸡群的存在,比如《倚天屠龙记》的时代背景在元末明初,此时已是武学末世,却有张三丰和张无忌这两位明显高出其他人一档的高手,抛开他们二人,无论是六大门派还是明教其实都没有太多高手,所以金庸笔下的人物生在某个年代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武功上限。

以《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正淳也就是后来的一灯大师而言,他凭借一阳指能够在《射雕》时代成为当世五绝高手之一,然而在时代背景更靠前一些的《天龙八部》中那一阳指却只能算是二流武功,因为它不过是修炼六脉神剑的基础武功而已,所以练成了绝世武功,却生错了时代的段正淳、段正明等人都成了《天龙》时代的三流武者。

而本文要提到的这位高手与段正明、段正淳不同,他们的武功资质本就一般,生在《天龙》时代这个武学盛世完全是浪费资源,而本文这位主角则是天赋极高,却生在了一个武学末世,再加上时代整体武功水平太低,限制了他的发挥,纵然他通晓天下武学,却也只是个武呆子,他就是《鹿鼎记》中的澄观。

《鹿鼎记》的时代背景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毋庸置疑,这是个武学末世,此时代最顶尖的高手是谁?除了神龙教的洪教主外,那神拳无敌归辛树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绝世高手了,甭说归辛树在《碧血剑》中是啥级别,就谈他在《鹿鼎记》中被一帮大内侍卫杀死就足见此时代武林整体水平凋零得厉害,试问百十个大内侍卫岂能拿下萧峰、郭靖?

而原著中对于澄观的武功的描述却是:“他不知澄观八岁便在少林寺出家,七十余年中潜心武学,从未出过寺门一步,博览武学典籍,所知极为广博。少林寺达摩院专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却专门精研天下各家各派武功。般若堂中数十位高僧,每一位都精通一派至数派功夫……澄观潜心武学,于世事一窍不通,为人有些痴痴呆呆,但于各家各派的武功却分辨精到。文人读书多而不化,成了‘书呆子’,这澄观禅师则是学武成了‘武呆子’。他生平除了同门拆招之外,从未与外人动过一招半式,可是于武学所知之博,寺中群僧推为当世第一。”

(游坦之剧照)

甚至在澄观询问韦小宝的武功时还提到了要传他《易筋经》,原著道:“澄观道:‘原来师叔没练过《易筋经》内功,要练这门内劲,须得先练般若掌。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师叔掌力深浅,再传授《易筋经》。’”且不论他将这《易筋经》练到何种程度,至少他也是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天龙八部》中游坦之不过学了一段时间就跻身顶尖高手。

(澄观剧照)

可惜他生在了一个武学末世,就连就难都能够一掌击败他,原著道:“那白衣僧一呆。澄观叫道:‘不可伤我师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白衣僧抛去断剑,反掌挡架。澄观只觉胸口热血翻涌,眼前金星乱冒。”很难想象,通晓天下武学以及学会《易筋经》的澄观居然被人打得眼冒金星,这康熙年间的武林水平只能用崩塌来形容,澄观若生在《天龙》时代,在那种武学氛围中,只怕造诣要更高,即便不是绝世高手,至少也能算是一流水准了。

0 阅读:140

只想静静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