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星晖
编 | 园长
四周很暗,我走在长长的队伍里,与其他观众一同追随黑衣人的脚步。
很快,人群在指引下四散开,流入一个个幽秘的隔间,从不同方向包围住面前的屋子。我凑近所处隔间里的窗口,向屋内试探着望去,却发现四面墙壁上的每一扇窗后,都正映照出一张如我一般惊讶的脸庞。
斜对角的女生瞪大双眼,趴在窗前从左往右扫视,“窥探”对面格子里的陌生面孔。但视觉死角使她偏偏看不见身侧,所以她不会知道有一个男孩正在离自己一墙之隔的地方无措发愣。与之对比鲜明的,则是另一边那位很快进入状态、亢奋着环顾四周的青年——他下意识地想要透过窗户拍下人们彼此对望的奇景,却忽然 想起手机在进入剧场时已被“封印”……
影影绰绰的灯光之下,无数生动画面就这样映入我的眼帘,但直到此刻,真正的演出尚未拉开帷幕。
这是1月初的一个夜晚,坐标魔都,上海大剧院,5层。我此行的目标,是新近开演的沉浸式悬念剧场《9 号秘事》。而这座被几十名观众包围打量的“9号惊奇屋”,正是其中标志性的一部分。
作为由大麦“当然有戏”与上海大剧院、浙江大丰文化联袂打造的戏剧新作,《9号秘事》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要知道,它既是BBC王牌英剧IP《9号秘事》的全球首个线下演出版本,也是新锐厂牌“当然有戏”自制的首部驻场沉浸式戏剧作品。首演之后,其大麦开分高达9.6,豆瓣评分亦破9分大关,开票场次更是一票难求……
流传在外的种种盛名,让我对这部作品越来越好奇。于是,在一个冬夜,我走进月色下的上海大剧院,试图从亲身体验中寻觅答案。
“就像参与一集《9号秘事》的拍摄”从英格兰的荧幕到东八区的剧场,《9号秘事》还能维系曾经的神作头衔吗?
走入前厅“9号街区”时,这是盘踞在我心间的最大疑问。
毕竟,对于英剧迷而言,《9号秘事》是一个太过如雷贯耳的名字。自从2014年首季开播起,《9号秘事》就在两位主创里斯·谢尔史密斯(Reece Shearsmith)与史蒂夫·佩姆伯顿(Steve Pemberton)的带领下斩获无数好评,并逐步成长为英国BBC的王牌剧集IP之一。
十年来,凭借脑洞大开的反转故事和独特的英式黑色幽默风格,《9号秘事》于全球范围吸引了海量粉丝,在中国也积累了大量忠实观众,已播8季的季均豆瓣评分将近9分……可想而知,要重新演绎成绩如此傲人的经典之作,对任何创作者来说都绝非易事。
怀着这样的念头,我来到了这一IP的全球首个线下演出现场。
在等候表演开始的前厅内,人们的窃窃私语声从未停息。从只言片语的对话中,我捕捉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席间的《9号秘事》粉丝并不在少数,带着“挑剔”眼光而来的恐怕也不只我一人。
然而很快,我就短暂地忘记了事先的担忧。因为四周的布景与摆饰实在颇具英伦味道,让我恍惚感觉自己走进了《9号秘事》某一集的拍摄现场。所以,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前,我忍不住想好好看一看身边的一切。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份打断预设的惊喜感将在这一晚不断上演,贯穿始终。
没过多久,前厅里的低语声静下来了,只见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到众人身边,像一名普通观众一样在人群中发出邀请。在我反应过来之前,第四堵墙就这样被猝然打破了。
跟随西装旅客,我们踱步走向了第一站:“9号月台”。这一场景是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打造的3个独立观演区域之一,承载着一个发生在火车卧铺里的单元故事。
进入月台时我注意到,场景本身并不算大,就像一节老式火车车厢一般排布紧凑。而在观众面前的,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车厢布景。当睡在上铺的演员勉强起身时,床板与天花板之间的逼仄感显得格外熟悉。
“哗——”
呼啸而过的风声随着车窗开合起灭,诸如此类的细节让我渐渐沉浸在这个黑色幽默故事中,仿佛真的成为了车上的乘客之一。
比如,当演员们随着情节推进而“下车”时,他们会提着行李从观众席前悠然走过,并对在场的所有人热情道别。那一刻你很难说清,这到底是演员谢幕离开舞台,还是车厢乘客在月台互相送行。
这种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设计,似乎正是《9号秘事》作为沉浸式悬念剧场的核心特征。
从“9号月台”下车后,第二个单元故事发生在“9号惊奇屋”,也就是那间被无数窗口窥探的奇妙小屋。对于熟悉《9号秘事》原作的观众而言,状若“窥探”的讲述路径并不陌生。在英剧中,镜头视角常常表现得宛如家具那样,从角落处无声见证诸多隐秘而曲折的故事。
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9号惊奇屋”,仿佛参与现场拍摄的代入感更强烈了。演员在房间各处走动,观众只与他们隔着一扇窗。目光从四面八方落在演员身上,有些是远远的窥视,有些是近在迟尺的端详,彼此不断游移转化。
而当“9号惊奇屋”剧情发展到紧张之处时,我下意识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紧贴着窗户想要看清更多细节。说来有趣,隔窗的、受限的视角,竟给这个故事增添了难以言说的在场感。
如果说,“9号惊奇屋”是让观众“四周看”,那么最后一个场景“9号公寓”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看四周”。
关于这一点,最直观的对比在于观众席的座椅,“9号惊奇屋”的座椅固定在窗前,“9号公寓”则配备了灵活的转动椅。因此,当演员从门厅穿梭到厨房时,我和身边的观众便能随之转动180度视角,当演员从一楼的客厅走上二楼的卧室时,我们又都齐刷刷仰起了脑袋。
这种仿若家具的、置身其中的视角,让包括我在内的每个观众不费力地入戏。尤其是当演员由于剧情“时光倒流”而奔跑到十分钟前的位置时,现场表演的张力达到了极点,有时他们甚至会直接从观众之间穿行而过,就如同你我在家里走路时绕过沙发与茶几……
3个故事落幕后,如果要概括这一晚的体验, 最贴切的形容大概是“就像参与一集《9号秘事》的拍 摄”。在演出中被还原的,不只是英伦风的环境和重反转的故事,而是一种零距离的 “9号气质” ——甚至连原作中主创二人组的常驻设定,都在这场线下演出中精确复现。
从“9号月台”到“9号惊奇屋”,再到“9号公寓”,两位男主演不断变换身份,把诡谲多变的故事串联起来。直到第三次在故事里认出他们的面容,我才终于确定,这是一次对英剧灵魂人物的隔空致敬,每个发现这一细节的《9号秘事》粉丝恐怕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众多散落在演出里的、留待观众咀嚼的细节,让《9号秘事》宛如原作那般后劲十足。
在演出结束后走向出口“9吧”的路上,一个邻近的观众开口询问我,有没有接到“9号惊奇屋”的电话,那是一处被她错过的支线彩蛋。在得知一个粗略的答案后,她轻轻叹息道:“好想听听究竟讲了什么”,语气中透着几分懊悔,以及深深的意犹未尽。
就在我们讨论“电话”的时候,身边的另一伙观众则在离场前将剧情逻辑复盘到了最后一刻。他们七嘴八舌互助补充,终于将倒叙的时间恢复完整,然后笑着与身边的陌生人达成共识:“数字6,数字9,看到就应该警惕起来……”
“我们给自己出了好多难题”对戏剧而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演出细节就像冰山一角,更多未被看见的考量往往潜藏在水面之下,《9号秘事》亦是如此。
导演赵淼记得,“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李婧与制作人黄芸第一次带着《9号秘事》项目和他见面,是在2022年的夏天。那时天气很热,但并不影响他们兴奋的心情,因为不论制作人黄芸还是导演赵淼,都是从2014 年起就追更英剧《9号秘事》的资深铁粉。
双方就此一拍即合,赵淼与“三拓旗剧团”应“当然有戏”之邀,开启了《9号秘事》项目的创作之路。与之相应的,重重挑战也很快接踵而至。
“难点太多了,你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困难,第二步也是困难。”赵淼感慨道。
首先,《9号秘事》这一项目选择了上海大剧院的特定区域,这意味着空间上存在一些客观限制。在制作人黄芸看来,这就像是“一篇实验性很强的命题作文”。
考虑到墙体结构、消防要求等制约,三拓旗团队前后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一步步摸索空间和技术的可行性边界。“我们其实把这个空间能使用的功能都穷尽了,才选择出最合适的空间设计。”
在经过了将近半年的讨论之后,团队终于明确了初步的改造方案,并因地制宜想出了许多灵动的应对之道。比如,“不能往宽处延展的话,我们就往高处生长;不能往外生长的话,我们就往中心看。”
这些另辟蹊径的空间改造思路,最终催生了观众今天所见的“9号公寓”和“9号惊奇屋”,并直接影响了创作团队对故事内容的取舍。
在利用好空间的前提下 ,三拓旗团队从观众体验的角度出发,选定了“惊恐”“愉悦”“反转”这几个能代表《9号秘事》IP特色的关键词,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反复验证方案,一次次筛选故事、推倒重来,直到 找到最优解。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依据空间选定故事后,改编创作本身也极不容易。
一方面,试错不可避免。“我们没有太多参照的案例,都要从零开始。”根据赵淼回忆,在积累经验的漫长创排过程中,“忍痛割爱”成了一件常事,“观众现在看到的是3个故事,实际上我们有6个故事都排完了,但在不断联排中抛弃掉了。”
另一方面,想要让《9号秘事》能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剧本的在地化改编无疑是必须的。为此 ,三拓旗团队一边对剧本进行各个维度的精简,一边对英语俚语等原作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以此适应中国观众的观演需求。
“能换成中国的梗就替换,换不了的情况我们会剖析表达目的,然后根据动因进行调整。”比如在“9号公寓”的故事中,“老爷子”这一角色的自我臆想对象就从原作中的音乐剧作曲家劳埃德·韦伯(Lloyd Webber),改为了中国观众更为熟悉的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相关台词中还融入了不少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电影。
除了创作端的诸多难题,演出人才的召集与磨合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周期。
以演员为例,赵淼记得,因为格外看重演员的身体语汇,故而《9号秘事》的演员面试和平常很不同。“比如我们在上海大剧院面试时,有一个单人表演的命题,每一个人进来可能不到三分钟,不需要说什么,表演就可以了。”
出于多方面的复杂考虑,《9号秘事》先后经历了数轮演员招募,横跨从2022年末到2023年末近一整年的时间,并动用了北京、上海多地资源和各方面技术支持。最后,团队从参与面试的一千多人中,选定了目前的十几位演员,组建起一个北京、上海两套班底相融的演出团体。
团队成型也并非终点,在实际创排中,演员们还面临着不小的难题。
比如像“9号惊奇屋”这样的故事,演员处在一个被全方位观察的状态,其表演相较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而言,势必要发生巨大改变。再加上英国戏剧演员和中国戏剧演员本就存在表演质感和节奏上的差异,所以团队创排时需要深入剖析角色表演的内在动因,据此重新调整中国演员的节奏,而非一味模仿外国演员。
总而言之,《9号秘事》的落地过程可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回头来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三拓旗剧团”与“当然有戏”团队倾注的宝贵心血,也离不开合作方们的积极协作。
比如,为了呈现沉浸式的观演体验,上海大剧院协助项目方将五楼NewBox小剧场进行了一番彻底改造,前后耗时3个月之久。在此过程中,双方配合行动,将功能区、接待区都纳入统一的设计理念,连电梯都被装修成了契合《9号秘事》调性的英伦风。
此外,BBC也对《9号秘事》高度重视,并以多种方式全程参与了项目的推进执行。除了两位监督剧本的原作主创,英剧方还派出专人来到上海参与内测。
制作人黄芸表示,“BBC很关注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线下戏剧项目,从内容到安全保障各方面都非常重视。”据她透露,BBC人员在参与内测后给出了颇为满意的评价,“没想到《9号秘事》的全球第一个线下演出版本是被中国戏剧人先做出来了。”
来自《9号秘事》原作主创的认可在各方的期待与支持之下,《9号秘事》终于在年岁更替时与观众江湖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剧目已经彻底定型。
赵淼导演告诉我,其实《9号秘事》在首演前经历了不止一次延后,开幕时间实际推迟了两周多,原因则是“我们觉得还可以再磨一磨,用两周时间去做观众的内测”。
剧目正式开演后,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并未消退。甚至直到今天,《9号秘事》依旧处在高频迭代之中。从演员调度的策略,到观众入场的接待词,每个环节都还在不断进行优化。“演出开始的每一天、每一周,我们都会有演出日志报告。”
回首《9号秘事》的打磨历程,赵淼曾自嘲道:“我们给自己出了好多难题,每天都在调整和改变。”
行业里的潜行者开演以来,作为世界IP的创新演绎版本,《9号秘事》已经在戏剧观众中收获了不俗的反响。而倘若将之置于更宏观的坐标系中,我们会发现这部作品取得的成功,事实上也映照着引进剧目在中国戏剧市场所面临的变化趋势。
很多从业者都曾发现,在前些年《妈妈咪呀!》《剧院魅影》等国外原版戏剧刚进入国内市场时,国内观众的观演热情十分高涨,但近几年随着本土戏剧内容制作的发展,出现了众多品质颇优的全球经典戏剧IP的中文版,乃至类似《9号秘事》这样创新译制的沉浸式戏剧作品。与之相应的,国内观众对于以往饱有很高观演热情的海外原版音乐剧似乎亦在回归理性。
据“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李婧观察,近年来观众对引进剧目的态度的确正在发生转变。
如果以疫情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相较中国本土的原创内容,原版引进剧目通常被认为是品质更高的存在。“但在过去三年中,我们看到新的一波观众起来,这些年轻人是非常有民族自豪感的一代人,他们并不觉得国内的东西一定比国外差,不会戴有色眼镜。同时,从行业角度,经典IP中文版的创制和沉浸式戏剧等基于新业态的内容开发,对于本土内容制作水准的提升、戏剧人才的培养,包括市场的培育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9号秘事》的观众反馈为例,李婧注意到,其实很多观众并不偏爱所谓的“译制腔”,也不需要中国人去刻意扮演外国人,而是喜爱更自然、更本土化的的表演状态。
再结合戏剧行业长期深化国际合作的大背景,种种迹象似乎都揭示了一个逐渐显露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去连接到一些国际上比较知名的IP,用中国团队的方式把它做出来。”
如果要寻求参照对象,韩国戏剧市场其实是一个相当有借鉴价值的案例。
据李婧介绍,“韩国可能比我们早10年开始做韩文版剧目,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韩文版比原版巡演卖得更好的阶段,更多剧场的档期也留给了韩文版的演出,制作能力、人才培养以及市场认知都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对照来看,中国戏剧市场其实和韩国有着不少相似性,双方都采用了先引进原版剧目、再进行本土版改造、然后发力原创的发展路径。因此在未来,中国戏剧市场很可能出现与韩国相似的消费趋势,这无疑将为本土戏剧势力带来可喜的机遇。
那么长远来看,中国戏剧产业应当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在这个话题上,《9号秘事》与其背后的“当然有戏”,其实已经用实践为行业打了个样。作为大麦旗下的戏剧厂牌,“当然有戏”以“新经典+当下生活”为内容创作主题,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当下情感”、“年轻态度”、“惊喜体验”的戏剧内容和创意生活方式。
纵观“当然有戏”的内容序列,经典IP的中文版创制在其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地位,如音乐剧《摇滚浮士德》、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音乐剧《道林格雷的画像》、《9号秘事》等等。从这些作品身上,我们能够一窥“当然有戏”的IP本土化之道。
就拿最近引发关注的《9号秘事》来说,其诞生历程便集中反映了“当然有戏”重塑国际IP的两大实践思路。
其一,是与本土创作团队紧密合作,用开放和服务的心态链接优质创作者,共创追求极致的好内容。
用赵淼的话来说,无论是从创作还是运营角度,“当然有戏”都是非常踏实的,“我们管这叫‘潜行者’,潜到水底慢慢走,然后再出来,保持耐心慢慢耕耘,我觉得这个还是挺重要的。包括合作的过程中,大家虽然分工明确,但并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彼此协助,是“嵌入式”的。你说一我说二,互相激励,生发更多。”
在李婧眼中,《9号秘事》同样是一个能够体现匠人精神的项目,这也是“当然有戏”一直以来认可和追求的内容特质。
在李婧的印象里,光是“9号惊奇屋”的灯光,团队就调整了上百次之多。从观众进场到演出开演,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氛围要求,每一个场景都对应着精细的灯光标准,需要一遍又一遍耐心调优。
她相信:“市场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有好内容。我们在所有的项目上,其实都应该有这样的匠人精神,你的诚意和用心观众是会感受到的。”
其二,则是在于发扬“当然有戏”自身的互联网属性,通过互联网产品思维提升商业戏剧的服务质量。
李婧承认,主流戏剧至今仍在采用相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导致戏剧长期难以快速高效地收集观众的实时反馈。问题在于,“是不是一定要等到首演那天才能得到反馈?”
为了将反馈前置,“当然有戏”在项目前期与后期分头行动。开始推进前,“当然有戏”先依托背靠的大麦平台,通过用户购票行为等数据预先把握行业大趋势。临近开演时,“当然有戏”再通过超前内测等成熟形式,帮助团队完善运营流程、收集观众反馈。
比如《9号秘事》在首演前就一口气做了6场内测,回收了多达数百份问卷,问卷结果随后形成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给创作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指引。
说到底,“所谓‘互联网基因’,就是指‘当然有戏’比较看重观众的反馈,并根据观众反馈反哺到内容上。就像互联网产品会不断升级迭代,戏剧产品也可以一直精进服务和体验。”李婧解释道。
概括而言, 《9号秘事》收获的成绩是创作者匠心与互联网属性相辅相成的结果,为未来更多国际IP的本土化探索提供了借鉴。
但若是回溯故事的开端,仔细想来,对这样一部作品大胆投入其实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气的事。
一方面,《9号秘事》的商业逻辑存在着不小的颠覆性。在小剧场观众人数有限的天然限制下,谁都能看出其中风险。作为厂牌主理人,李婧自己也很清楚:“我们用非常高的制作成本去给观众打造非常极致的体验,对于内容创作来说一定是值得的,但这在商业模式上是一件蛮冒险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谈及本土沉浸式戏剧的发展现状时,赵淼坦言道:“沉浸式的创新要付出巨大代价,在创作《9号秘事》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论财力、人力还是各种资源,它的代价都是挺大的。”这种巨大的代价,如果无法转化为足够的市场反响,就注定难以为继。
当然,从今天的结果来看,《9号秘事》不仅用优异的市场反馈证明了小剧场走“高风险高回报”商业路线的可行性,同时也为本土沉浸式业态贡献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样本。
但我还是感到好奇,在成功尚不可预知的时候,为什么人们愿意押注这场冒险?
就创作本身而言,赵淼告诉我,尽管没有参照,尽管从零开始,但团队从没有动摇过雕琢作品的决心,“我们在创作初期就明确告诉自己,我们就是要做独一无二的东西,哪怕它有缺点,哪怕它还有不断升级的空间,但是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李婧的答案则关乎“当然有戏”厂牌的未来,以及整个中国戏剧行业的大势所趋。她说:“我们相信, 行业的增量就来自于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可能把更多的观众带进这个行业,才可能逼我们自己一把,真正跑出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
或许正如《9号秘事》总在讲述的反转故事——在这个冬天,一群中国戏剧人的冒险终于迎来了盛放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