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抗美援朝?

博览群书名字 2025-04-01 08:28:48



因为立国的仗还没打完。

建国前,我们打的是蒋介石,所以叫解放战争,建国后,我们打的是美国人和联合国,所以叫抗美援朝,但在绝大多数国家,这两场仗是合在一起打的,叫独立战争。

一个殖民地国家如果想彻彻底底的独立,仅仅是自己人内战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与自己的宗主国甚至是想来殖民自己的潜在宗主国打一仗,只有赶走了他们,一个国家才算是获得了完整的,不被人觊觎的独立。

从1840年开始,中国历经清政府、北洋政府、中华民国、蒋伪政权统治,得益于以上统治者的诸多拟人表现,几乎只要是西方有点名号的国家都在中国有着各式各样的利益,都在从中国大地上吸血。只是因为体量的缘故,哪怕是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也无法完全独占这些利益罢了。

换句话说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宗主国”实际是包括美苏在内的当时整个“国际社会”。

所以在我们看来,解放战争尤其是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为代表的大决战时期固然波澜壮阔,但外国人看来,不过是因为美苏两个带头大哥因为柏林城内的“亿点点冲突”无暇东顾,导致原来养在东方的狗被你中共打爆了头而已。

毕竟从1911年开始,除了二战那几年外关于中国内战的新闻就仿佛没有中断,所谓的解放战争,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烈度更高了些而已,就如同现在的我们去看非洲某些国家的内战一般:大约是几只菜鸡互啄罢了。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出访苏联试图收回苏联在华的特殊权益时才会如此困难,斯大林在政治上吃了个闷亏后才敢鼓动金日成南下,美国人才敢派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派飞机越境轰炸东北。

不客气的说,在抗美援朝之前,中国人的独立自主不过是自娱自乐。

因为在此之前,为中国独立流的血都是你中国人自己的,没有一滴是外国人的。如果新中国政府只满足于取代蒋介石当一个买办政权,做到这些是完全足够的,但若是想独立自主“开宗立派”,还需要国际社会来看看你解放军的成色如何。

而外国人对中国军队外战的最后最深刻的印象,恐怕还是蒋伪中央军在1944年对阵半截入土的日本陆军,打出的那场“伟大”的豫桂湘战役。

至于中国的立国之战下半场为何选在朝鲜打,这一点只能钦佩毛主席那宛如开挂般的远见卓识了。

三大战役抓住了美苏柏林危机的风口完成了国家统一,抗美援朝则是抓住了美苏各自的小心思,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解放军/志愿军发挥战斗力的战场。

一来朝鲜多山,大量反斜面不利于美军发挥自己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二来半岛地形狭窄,美军机械化部队难以发挥机动优势迂回包抄;三来东北在当时还是苏联密切关注的利益范围,可以薅到羊毛借助苏联空军掩护大后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次的战线终于不在国内了,抗美援朝无论输赢,国内都能获得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如果赢了,就如伟人预料的那般:“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劳永逸打出几十年整体和平,哪怕是输了,国内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下一场战争。

换句话说如果不在朝鲜打一仗或者抗美援朝输了,那么美国人把战线推到鸭绿江后,会不会重新武装蒋介石再打一场淞沪会战?苏联趁机驻军东北会不会搞一场远东版“布拉格之春”甚至干脆是“九一八”事变?法国人搞定了胡志明武元甲他们,会不会跨过镇南关把手伸向南宁?英国那只落魄的舰队难道不能再一次开进广州湾?

当然,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间线中,英勇的志愿军以强悍的战斗力震慑了整个联合国,甚至包括苏联,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以他们的军事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持对中国的武力征服,被迫放弃干涉政策,尊重新中国本身的权益。也只有这样,新中国才有资格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这才是立国之战的根本含义,用美国人和联合国军的血,来威慑未来所有的潜在敌人,一举奠定数十年的整体和平。让新中国有足够时间休养生息进行内部社会改革,最终才有了几十年后改革开放的资本,才有机会跟如今的美帝一较高下。

只能说当年的伟人强的可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