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出不了DeepSeek

博览群书名字 2025-03-29 10:48:52

我相信大家肯定注意到了AI时代的一件事:做为传统的科技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瑞典等,除了美国外,基本上没有出现AI上的创新。尤其是过去以科技创新闻名的日本,更是在AI时代默默无闻。就像那个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现代科技没有诞生在中国?

我也想试着思考一下:为什么日本出不了DeepSeek?

首先是日本泡沫时期的影响,日本在泡沫时间,由于资产的大量增值,好多大型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类似大家知道的索尼、东芝、松下、日立等公司,在这一段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在电子技术、半导体产业。但是当泡沫破裂后,这方面的投入变少了很多,研发只能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去做改良,你能看到的就是日本的创新已经停滞了,基本上没有更多有影响世界的东西出现。相反因为整个中国的崛起,对它们在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等日本传统优势产业,有了极大的压迫甚至完全取代了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另外就是少子化,由于整个日本社会的压力,导致了整个日本社会的少子化与年青人的躺平式工作与生活,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真正努力工作、努力创新的人已经在大幅减少!

而新的AI方向,其实是建立在过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科学上的创新。这方面,日本是很弱的,那怕是日本最好的东京大学,它的计算机类的全球排名都在20名以外,也就是全球最优秀的计算机类的人才根本不会留在日本!没了人,还谈什么创新?(给个参考,清北在全球的排名差不多比日本至少高10个以上的排名)。综合上来看,日本其实是一个既没有投入,又没有人材的世界。再看国内,我们正面临又一轮的新技术升级,DeepSeek这样开源的模型,它们正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中国企业和人才的格局。接下来会有更多企业去落地 AI+的功能和应用,落地过程就需要很多懂 AI 的人才,特别是这两三年,会是一场AI人才的抢夺战!那么这时候就有个问题:是哪些工作不容易被AI取代?需要什么样的 AI 人才?这点可以看招聘网站:Al数据分析,AI产品运营,AI自动化测试,AI全栈工程师,AI机器学习,Al大模型应用开发等等,其中以大模型应用开发最为高薪和热门。因为国内的那些大厂,中小企业都在部署和应用大模型,Google,微软,包括国内的百度,阿里都会有所行动,需要的就是懂 AI 大模型开发的人才,这几年 AI 产品研发和 AI 人才抢夺会是国内各大厂的重点。所以我一直强调,当下是开发者们入局 AI 大模型的最好时机,而入局最快的方式就是跟着靠谱的视频学,然后通过项目实践,这里推荐一个大模型应用开发公开课,圈内大佬带你从0到1了解它的底层原理以及实际应用,比如会从被DeepSeek的核心算法为切入点,解密DeepSeek的和底层原理,还可以学习到LLM大模型的训练方法、Prompt、Engineering+(交互工程)、利用LangChain*+Fine-tunet*大模型知识为我们工作和生活赋能,

很多人刚学习这个,就在换工作的时候就利用上这个优势,写到简历上就是一个亮点。

其实在放眼看全球,整个AI的竞争,也不仅是日本无力参与,欧洲现在也有巨大的问题,很难出现AI创新,欧洲在以《能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AI相关有200多个监管。这样的镣铐下,整个欧洲的AI是无法跳舞的! 那个Mistral真的是个异类,只是异类是不足以撑起整个产业的,而且Mistral的主要投资人应该也是来自美国,可以说欧洲本地没有啥用了!

所以,现在只剩下下最可能的中、美。

美国的焦虑是,全力冲刺下的大GPU集群,大手笔投入,是不是会带来真的AGI,是不是能让整个美国再来一次科技飞跃。好吧,如果这真的是AGI的路,那美国可能会长久甚至是永久的保持在人类社会的顶峰。这方面的典型利益代表就是OpenAI、xAI、Anthropic、Google、Meta。

而我们由于有了DeepSeek这一个奇迹(我真的觉得DeepSeek是一个特别棒的奇迹),变成了,怎么样在有限算力但是支援可能无限的情况下,追赶与超越美国在AI上的进度!

当然了,DeepSeek这次的压力给的有点儿大,已经让美国的一些政客与投机的经营者了有不要脸的行为:“禁止DeepSeek,同时加强对AI的芯片与AI模型的输出管控力度”。

用一位网友的话总结一下:“用封闭歧视的民主自由,对抗开放平等的专制独裁。”

一个不要脸的世界,怎么可能代表人类到达AGI的终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