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的碉堡在当时真的无解吗?

博览群书名字 2025-03-22 09:12:56



无解?那也要看让谁去打。用八旗精锐和索伦兵去打,效果立竿见影——比之前鏖战两三年败多胜少的绿营军强太多。

我们不妨引用《清高宗十全武功记》的原始史料来看这二者——清军精锐部队和地方绿营之间的巨大差距。

乾隆年间的第二次平定金川之役(1771-1776),前期大部分用绿营军去打,但效果不佳,甚至屡次损兵折将;

但等到乾隆三十八年六月,西路军总指挥温福遭遇木果木惨败之后,乾隆帝毅然决然调动索伦、关外满洲兵、新疆蒙古兵、健锐营、火器营以及西安、成都、荆州等地的驻防八旗军去攻打,并从陕甘等地调集精锐的陕甘绿营前往助战。

效果极为明显,以往屡攻不克、令清军损失惨重的金川战碉,被清军精锐迅速夺占。

虽然这其中也有加强炮兵力量的原因——比如调运“威远将军炮”这种欧式臼炮前往助战,并派葡萄牙传教士傅作霖亲往前线计算弹道。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人的因素——精锐部队和川军绿营之间的战斗力区别巨大。

所以,虽然大小金川战碉的坚固程度和密集程度在当时来讲,甚至可以说独步东亚,尤其是其中很多都建在海拔极高的雪山之巅,甚至是悬崖峭壁之上——清军仰攻极为艰难。其实在高海拔地区,不要说作战,就算日常的爬山都非常困难。

但在清军精锐舍生忘死的轮番攻击之下,以及在大将军阿桂督造的多口径重炮的连续轰击之下,坚固无比的小金川官寨美诺,几天时间即告陷落;

而比美诺官寨更加坚固十倍的大金川官寨勒乌围,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被清军夷为平地。

即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大金川官寨勒乌围(今四川阿坝自治州金川县)也是一座非常恐怖的坚固工事——它里面各种战碉林立,鳞次栉比、层层递进,最高大的战碉甚至高达24层,足足有50米以上!而且,在战碉和战碉之间还有数量庞大的转经楼、碉卡相连,密密麻麻、宛若繁星。

这是大金川土司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加固和修筑的成果。大批金川藏军隐身期间,居高临下的用火绳枪和火炮(劈山炮缴获自以前的清军)对攻城清军展开密集打击。

藏军的火力有多猛?战后,阿桂命人点数勒乌围官寨的弹药库——发现里面仍有炮弹一万一千多发,枪弹14万多发!

但是,就算藏军拥有无可比拟的地形优势和防御优势,但在阿桂、明亮、丰升额等主将的督率下,各路清军精锐,尤其是其中的索伦、满洲劲旅,拼死奋战,毫不畏惧。

在一次激战中,年仅20岁的福康安亲自指挥炮兵对勒乌围官寨的防御工事猛轰,而海兰察、乌什哈达等猛将也亲率索伦精兵、健锐营猛士越碉而入,猛打硬冲,硬生生拔除了几百座碉楼、石卡。

最终一鼓荡平!

乾隆四十年(1775)八月,清军攻克大金川官寨勒乌围,翌年,1771年二月初四,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投降。

金川之战结束。在川西高原屹立近千年的大小金川土司宣告覆灭。

清帝国的“改土归流”政策获得重大胜利——进藏咽喉从此牢牢握在中央手里。成都平原的心腹大患由是解除。

这一重大意义怎么讲都不过分。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