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欣主演电影《画魂》原型人物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绘画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8-04 08:07:01

李嘉欣主演电影《画魂》原型人物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五十四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近现代绘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近现代绘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多的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基层,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新中国的变化历程,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人民群众新生活和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的新的美术作品,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满足了人民大众审美需求,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事情。在这些画作当中,不仅展现了新中国的辉煌篇章,而且也将中国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美好记忆,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如今回望这些艺术作品,同样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观赏了近现代著名画家潘玉良的画作有了震撼和亲切感,所以就有了寻找整理和大家分享的冲动。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近现代著名画家潘玉良绘画作品。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出生于江苏扬州,安徽桐城人,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字世秀,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

近现代画家潘玉良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我的家庭》《潘玉良自画像》《菊花》《素描瓶画》《酒仙图》《自画像》《自画像》《执扇自画像》《戴花执扇女子像》《窗前女郎》《女青年》《戴花巾的女子》《穿红衣的老人》《厨师》《牵小狗的女郎》《三人扇舞》《坐姿双女人像》《照镜双女人像》《执扇女人像》《渡口》《湖州碧浪湖》《河上泛舟》《巴黎街头》《乡村小景》《海滨》《牧场》《双猫》

《洋娃娃》《生蚝与酒》《花瓶与水果》《苹果与花》《花瓶与烟斗》《花瓶与头巾》《靓丽女孩》《自画像》《月季与扑克》《芍药与面具》《山村小姑娘》《企鹅》《白熊》《法国小院》《家乡小院》《思念乡情》《海边》《蜗居一隅》《小镇一角》《游戏》《少女与鲜花》《花卉》《南京夫子庙》《歌舞艳声》《双人袖舞》《瓶花》《月夜琴声》等。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我的家庭》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我的家庭》油画(潘玉良背后戴眼镜站立者为其夫潘赞化)1931年作。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女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在男性西画家中,也属上乘水准。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潘玉良自画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潘玉良自画像》在这幅画里,潘玉良酒酣耳热,敞衣袒胸,醉意淋漓,形象正如人们描述的那样:喜好喝酒,不拘细节,气势不让须眉,颇有男子气度。显示了其希望突破世俗封建束缚的愿望。潘玉良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菊花》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菊花》潘玉良用笔干脆利落,用色主观大胆,但又非常漂亮。面对她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素描瓶画》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素描瓶画》潘玉良与别的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现。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酒仙图》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酒仙图》1927年作。潘玉良作于罗马潘玉良的作品《酒仙》(又名《老人》)先是入选意大利国家展览会,回国后又参加了个人展览会和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成为她的代表作。

《酒仙》“一九二七年,绘于罗马。此老善笑,体格亦雄伟。作者对于其面部及身体筋骨之表现,颇尽其写实之能事。曾出品罗马画展,为观众所称赏。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潘玉良自画像,版画作为民国时期中国女性自我认知、情感表达、独立自主、个性张扬的极佳范例,潘玉良自画像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显现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人们品读增添了有关艺术家气质层面的趣味性诠释。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油画,1949年作,1949年的《自画像》抛离了阴影的层次、形体的凹凸,进一步格式化了画家的精神形象,面目五官趋向于几何形的直白,直接展示了作者对平涂技法和二维空间的迷恋。

此时,潘玉良更像是在熟练地描绘艺术家的思想与观念,跃然于面前的是自我意识镜像中记忆的、或者说是希望成为的自己。她身穿这件黑色旗袍创作了《黑衣自画像》,成为其自画像中最为经典的一幅。这里,她表达了对自己作为东方传统女性的期许,即富有才华诗意、拥有贵族气质、代表着东方审美情趣的女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执扇自画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执扇自画像》油画,1939年作。此画着色单纯凝练,于东方审美格调中透露出表现主义直白而又含蓄的况味。与其他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她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等无所不精,并试图将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戴花执扇女子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戴花执扇女子像》油画,潘玉良天生具有对绘画的良好感觉,也拥有敏感的诗情,在对西洋绘画的学习中,不断更新、改组认知结构,从而完成了对油画的吸收过程。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窗前女郎》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窗前女郎》油画。潘玉良以女性的细腻体察和生活感悟,描绘了众多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或临摹,或写生,或创作,汲取印象派、野兽派元素,强调对主观感受的突显和守护。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女青年》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女青年》油画,此画面经由唯美化、抒情化处理,介乎写实与表现之间,自成独一无二的“一种类型”。她的人物肖像,无论油画还是彩墨,既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风格,又融入中国线描的手法,往往构图大胆,造型奔放,色彩绚烂,一方面丰富了西画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蕴藉中国艺术的韵律和诗意。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戴花巾的女子》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戴花巾的女子》油画,1945作。潘玉良毫无柔弱娇媚女性画家,在追求艺术创作上的泼辣酣畅。早期油画已受到西方印象派之后的绘画影响,虽不追求变形、抽象,却也新颖生动,始终保持不似学院派式的写实主义。她的画既不像徐悲鸿对形象作酷肖的摹写,也不像庞薰琴对形象作变形、抽象处理。从选材到图式,她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她画中的人物,无论女性或男性,均不涉及纷繁的社会现实。她关注人物微妙的身体感和情态感,追求画面的唯美效果,作品都贯穿着她的生命体验和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穿红衣的老人》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穿红衣的老人》油画,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女性画家限于客观条件,要成功往往比男性困难,必须付出许多牺牲,才能成就事业,潘玉良即是这样的例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厨师》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厨师》彩墨画,潘玉良的作品合中西画之长,又赋予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这是潘夫人独创的风格。她的油画含有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调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体互相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气韵生动…她用中国书法的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已作出丰富的贡献。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牵小狗的女郎》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牵小狗的女郎》彩墨画,1964作。潘玉良的彩墨人物充分发挥了西画背景烘染和后印象派的点彩手法,又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质朴沉静的气韵,将中国的笔墨精神和西画的实体质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既秀美灵逸又坚实饱满的独特审美情趣。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三人扇舞》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三人扇舞》彩墨画,1957作。1957年,纵29厘米横40厘米,纸本彩墨,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生前收藏了大量年画,其作品常借鉴中国民间艺术精髓。民间乐舞是她非常喜爱的创作题材。

该作品吸收了民间艺术的活泼之气,线条更加随意,画法更加洒脱、自由,画面气氛欢快、愉悦。画中人物不再追求造型准确,而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将音律视觉化的方式,通过对姿态的夸张变形,体现舞蹈的动感,并构建人物之间的律动关系,让画面呈现出音乐感。

女性与人体在潘玉良的创作题材中,女性人体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从素描到版画,从油画、色粉画到水墨画,从学院派古典写实手法一直到“结合中西于一冶”的融合求变,女性人体绘画贯穿于潘玉良一生的艺术之路,且在各时期迸发出截然不同的光彩,一直被视为中西融合的最佳典范。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坐姿双女人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坐姿双女人像》(局部),油画。潘玉良的人体绘画,彰显自然本真,充分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认知。她善于将艺术形象中的女性角色感知带入自我观照之中,使之成为最能体现创作个性与艺术思想的绘画表达方式。在不同的画种之间,潘玉良自由切换,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呈现出浓重的表现主义风韵。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照镜双女人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照镜双女人像》(局部),油画。女性是潘玉良画作中经常表现的一面,这主要显示其一心向往自由创作,力争女性自主意识。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画作中看到其女性独有的细腻柔美。在“肖像与人物”这个单元,潘玉良在白描、彩墨人体画中,多选用毛笔和宣纸,是潘玉良后期“中西变法”“引西润中”创新性的应运产物。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执扇女人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执扇女人像》(局部),油画。潘玉良以传统书画笔法描绘女性人体时生动传神,书写描摹中刚柔并济,既表现物象的客观与真实,又反映自己对于生活的现实思考,从而塑造出独有的绘画标签。这里,疏密有致的线条,曲折舒缓,又不失果敢凝练,刻画中虽暂缓对体积的塑造,却又是一种变相的进阶与扬弃。粗细穿插间饱含遒劲的力量,入木三分,又有龙蛇飞动的淋漓气势,极富古典的东方神韵。

她的一系列中国题材作品,几乎是传统民间年画的场景。这里,潘玉良以一个画家的执着实践,在流派纷呈、交替更迭的西方现代画坛中坚守阵地,始终没有丢弃写实主义的画风,践行着中西融合的理想。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渡口》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渡口》油画。无论中国河山还是欧陆风情,无论名胜古迹还是田园风光,潘玉良多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与女性特有的感官视角相融合来表现创作主题。她的作品十分强调环境对光线的影响,也注重画面色彩呈现与所见自然对象之间的协调关系,普遍带有人间烟火味的温暖情怀。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湖州碧浪湖》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湖州碧浪湖》油画。风景与静物在现代绘画向平面和立体颠覆、反转的时代潮流中,潘玉良也无例外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熏陶。她向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常以真情实感倾注于笔尖,将印象派的色彩气息与中国的情趣意味相结合,用绘画来记录体验的美好,强调情感的永恒。于是,能展露创作者内心世界的风景与静物画,成了她风格转型、艺术腔调平稳过渡的重要题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河上泛舟》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河上泛舟》油画。年代不详,纵46厘米横54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的作品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法国赛努希博物馆、巴黎现代美术博物馆、法国国立教育学院、台北市立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这位真正具现了最能吃苦、有恒心和不示弱的艺术家,其惊人的毅力及勤奋的治学精神,实足成为了后人的典范。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巴黎街头》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巴黎街头》油画。年代不详,纵24厘米横33厘米,木板油画,安徽博物院藏。写生是西方美术中搜集素材和锻炼技法的重要方式。潘玉良喜爱到处游历写生,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等法国地标,乃至街头的一景一物都是她的创作源泉。

该作不局限于对景物的写实描绘,画中汽车、树木等元素,都采用了简洁明快的抽象处理方式。

潘玉良出生于江苏扬州,8岁时成了孤儿,在舅舅家生活6年后被卖到芜湖的妓院怡春院。

17岁时被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纳为妾,改姓为潘,居住在上海乍浦路。在潘赞化的帮助下,潘玉良考进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乡村小景》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乡村小景》油画。对于风景画,潘玉良认为,画家首先需要有最基础的色彩理论知识,了解最基本的色彩搭配与色调、色相构成方法,进而才可以创新求变,充分调动视觉元素对画面中千变万化的颜色进行调配;要借助光感的效果来合理打造艺术氛围,不能过于盲从,亦不能过于主观。这里,潘玉良从内心出发,期望将情感和智慧有机结合,更为丰富而立体地表现感官世界。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海滨》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海滨》油画。年代不详,纵24厘米横33厘米,木板油画,安徽博物院藏。1936年6月20日,法国《带薪假期法》正式颁布。野餐和日光浴成为受欢迎的休闲活动,潘玉良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海滩这一题材。

在法国留学照片

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牧场》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牧场》油画。在探索多种表现形式以及结合中国艺术韵味创作之时,潘玉良开始在油画静物中运用线条塑造法、在彩墨静物画中运用油画技法,创作了具有中、西结合风格的静物画,其一是塞尚式的色彩体块塑造,其二是梵·高式的色彩线条塑造。她善于利用典型的表现主义主观性色彩来粉饰客观对象,而使并不十分搭调的物品统一于一个和谐的氛围与色彩关系之中,色调支配上完整规范。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双猫》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双猫》油画。潘玉良静物画物体在结构组织、分割布局上虽有规则,但在色相和明度对比上,则彰显视觉冲击力。大面积的纯色平涂、反复堆积,摒弃一些最基本的色彩原理。置于背景中的修饰型图案多隐于互补色调的交界处,以代替简单的几何图形。大量的抽象图形与古朴的装饰性纹样叠加于一起,放大了每一件物体的概念性认知,更有超出一般感性认识的矛盾冲突之感。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洋娃娃》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洋娃娃》油画。画面中三个物体基本并列排置,前后略有错位。主体是洋娃娃,其服装、鞋子是典型的中式风格,旁边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罐子插满了用来画西洋画的油画笔,整体格局比较拥挤,几乎将东西方文化中的造型语言杂糅在一起。略显违和之时,却流露出一种带有戏剧矛盾冲突般的张力与美感。可以说,这是潘玉良在静物创作领域尝试中西融合的最初始阶段。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蚝与酒》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蚝与酒》油画。表现静物时,潘玉良的颜色运用特别大胆,她不追求灰色调的高级与优雅,而将热烈、充沛、激昂的情绪表现于整体画面中。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水果》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水果》油画。1944年,纵73厘米横57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此画展现出了张玉良的油画功底。图中瓶中插的几束花在色彩搭配上很融合,白色与红色和紫色相互衬托,各种颜色都不突兀,融合在整个景致里。花瓶旁几个水果摆放不一,也是表现出了张玉良的随性之感。桌布的褶皱也在画中很形象的展现,显得整体更有生活之感。潘玉良在创作彩墨静物画时,充分运用西洋画中的色彩表现技法与体积塑造、背景烘染、质感描绘等手段。同时,她也擅长中国画的线条表现,用笔自由流畅,往往具有一种跃动的感觉。笔力虽不深厚,但画面颜色丰富,色彩明度高、纯度低,搭配和谐,背景的烘托使静物具有一定的空间感。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苹果与花》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苹果与花》彩墨画。潘玉良的一生见证了以“革故鼎新”为主题的大时代的风云流转,交织着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艺术、女性精神、社会言论、家庭伦理等领域内诸多观念的碰撞和变迁。潘玉良正是藉此从寒微的低点出发,历经辗转,抵达现实世界、艺术世界乃至精神世界中的彼岸。她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其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猫观麻雀》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猫观麻雀》静物主体仍是黄金比率的三角构图,但布纹桌面和背景的切割上却具有野兽派激情块然的影子,然而在色彩上却又回归印象派较为柔和沉淀的暖色基调,而八分折扇的视觉效果显着地提点出潘玉良深植内心的中国情思与文化血缘。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烟斗》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烟斗》1942年,纵44厘米横54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画面主题为瓶中菊花,右侧放着中式线装书和烟斗。潘玉良和其夫潘赞化早年寓居上海时即喜种植白菊花,白菊花对客居欧洲的潘玉良更有一份特殊的意义,而画中的烟斗或许寄托着潘玉良对丈夫的思念。无论在上海生活期间,还是客居异国的四十载,她都常以故乡的风物为创作对象,藉景抒怀,以示对亲人、对祖国的眷恋。

1929年归国,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头巾》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瓶与头巾》潘玉良的绘画风格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俐落,用色主观大胆,亮丽非凡。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靓丽女孩》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靓丽女孩》潘玉良其作品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她与别的西洋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静物、人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现代画派及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表现出色。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自画像》此幅作品是张玉良绘制了自己拿书时的景象。这是一幅布面油画。从图中看,她眉毛高挑,眼睛大而长,嘴唇饱满,体态丰满,任人看来都觉得出生名门且知书达理的。而真实的她却和自画像相差甚多,体态偏向男性,且喜喝酒划拳。皮肤也甚粗糙且衣着头发都邋遢不爱打理自己。亦不是知书达理的形象。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月季与扑克》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月季与扑克》这幅作品里,展现了张玉良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花开花落之间,生命就此开始和结束。图中花瓶里的月季,已经开始垂下头,花瓣虽仍未褪去,但生命似乎已经到了尽头。扑克牌本是不应该出现在此处的,张玉良选择加入画中,是因为在西方扑克牌有测命之意,更加突出了她想要强调的生命消逝。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芍药与面具》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芍药与面具》这幅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肯定是醒目的面具,张玉良绘的是面具,却又感觉就是一个人的脸部,似笑非笑。面具摆放在芍药花瓶的下方,此时花的娇艳都抵不过面具带来的直观感受。面具上的嘴是咧开的,眼神却是十分呆滞,细看又是无尽的空洞。这幅作品的色彩对比也很明显,静态的画纸,展现的却是动态的生命。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山村小姑娘》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山村小姑娘》潘玉良成功地将中国的笔墨精神和西画的实体质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既秀美灵逸又坚实饱满的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愧是一代画魂,被称为中国的“女梵高”!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企鹅》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企鹅》潘玉良可谓是学贯中西,她虽然在欧洲学习西方绘画,但她在绘画的时候,又加入了中国绘画的元素,所以她的作品可谓是中西合璧。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白熊》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白熊》第二次出国原因是与夫人不和睦,潘玉良在国外居住了四十年,期间她以卖画为生,当时她的经济条件虽然并不富裕,但她为人豪爽,乐于助人。重要的是,她还把自己卖画的钱,捐给国内,去支持国家抗战。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法国小院》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法国小院》1945年,中国军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潘赞化的原配夫人已经离开人世,潘赞化则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师,从事教育工作。

身在国外的潘玉良得知潘赞化一个人孤苦伶仃后,就决定回国和潘赞化团聚。

但事与愿违,还没等潘玉良回国,内战又爆发了,使得潘玉良和潘赞化再次失去了联系。她也只得暂时放弃回国和丈夫团聚的想法。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家乡小院》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家乡小院》解放战争胜利后,潘玉良和潘赞化终于又取得了联系,然而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又爆发了。由于当时法国也派军队了,所以潘玉良又未能回国。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思念乡情》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思念乡情》到了1959年,潘赞化在老家因病去世,在她去世时,也未能见到潘玉良,而他们自从分别,已经很多年未见了。而他去世的消息,直到1964年,潘玉良才知道。

潘赞化去世后,潘玉良在国内就再没有亲人了,所以她就彻底的放弃了回国的想法。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海边》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海边》不过,潘玉良虽然长期在国外居住,到她有三个原则,并自称“三不女人”,一,不谈恋爱。二,不依附画廊拍卖自己的作品。三,不加入外国国籍。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蜗居一隅》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蜗居一隅》1977年,潘玉良在法国病重。在病重之时,她从怀中取出一块怀表,从脖子上取下镶嵌着她和潘赞化合影的项链,她把这两件物品交给身边的人说:“现在我快不行了,我这两样东西,请你带回祖国,转交给潘赞化的儿孙们,还有一张我的自画像,也带回祖国,就算我回到祖国了。”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小镇一角》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小镇一角》也就是在1977年这一年,潘玉良离开了人世。她在去世之前,希望能在死后,为她换上一套旗袍,希望能以一个中国女性的身份下葬。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游戏》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游戏》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却遇到了人生的挚爱和贵人——潘赞化,所以她的一生也是幸运的。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少女与鲜花》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少女与鲜花》1953年,纵54厘米横38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因为有了潘赞化,让她脱离青楼苦海。因为有了潘赞化,让她有了家的温暖。因为有了潘赞化,让她得以接受文化教育。因为有了潘赞化,让她得以学习绘画,并得以出国留学。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卉》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花卉》可惜的是,在潘玉良第二次出国后,从此她和潘赞化天各一方。在她四十年的国外旅居生涯中。她也曾几次要回国和潘赞化团聚,但每次都未能成行,以至于她和潘赞化至死而未能再次相见,不免让人叹息。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南京夫子庙》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南京夫子庙》1937年,纵55厘米横72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该作品创作于潘玉良二次赴法前。

1937年6月,潘玉良在南京举行了生前在国内的最后一次个展。展览之后,潘玉良带着该作出走法国。1931年,潘玉良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并在此生活,她视南京为第二故乡。潘玉良到达法国不久后,南京夫子庙在侵华日军的换蹄下毁于一旦。1945年,潘玉良与同仁公开致电“国民政府”,强烈要求收回和赔偿被日寇在侵华期间抢劫和破坏的中国艺术品。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歌舞艳声》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歌舞艳声》年代不详,纵15厘米横77厘米,纸本彩墨,安徽博物院藏。

“霓裳三叠载歌舞,壮士散骑惊艳声。寮东阁主人题。”

该题跋由王济远题于潘玉良作品之上。王济远曾是潘玉良初到上海美专时的老师,学贯东西的他对潘玉良的绘画生涯影响颇大。王济远题名自己的画室为寮东阁,自称寮东阁主人。

该题跋引用《国史补》对唐代诗人王维的描述:“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盛赞王维精通乐理。题跋中的“散骑”是一个官名,指汉代皇帝的侍从。题跋贴切地描述了画作内容,也是用文学的方式对潘玉良进行赞扬,显示了王济远深厚的文化功底。

《歌舞艳声》是潘玉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人物多达15位,主体画面中,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女性,手执舞扇,徜徉林间。画面中最为精绝的是那一名欧洲人打扮的“壮士”,暗喻了中西合璧。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双人袖舞》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双人袖舞》1955年,纵54厘米横73厘米,布面油画,安徽博物院藏。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瓶花》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瓶花》油画,纵78厘米横 110厘米。1975年作。款识:玉良,振华同志雅正。此作品下笔有情,幽婉动人,而《瓶花》立于艺术家刻意安排的中国瓷器花盆中,绚烂宁静寄爱国情怀。伴随着朦胧交迭的笔触,却也营造出一种抽离时空的梦境感。用画笔将情思与乡愁化为永恒,当中饱含的生命韵律与诗情,使得此作格外动人。此晚年精品巨作《瓶花》在此无疑跳脱了单纯的静物写生,饱含艺术家多重的情思寓意,不啻为一上乘之作。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月夜琴声》赏析

近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月夜琴声》纵73厘米横54.5厘米,1950年作。最早为法国藏家直接得自潘玉良晚年好友王守义,画中女子斜抱琵琶,温婉秀雅,具东方古典之美,让人联想到潘赞化、潘玉良初次相见之意境,深思画中之浓情,令人唏嘘动容。

潘玉良是我国最著名的女画家之一,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第一女性画家,其作品先后被巴黎市政府、法国教育部、国立现代美术馆、塞鲁希博物馆等收藏。

此次作品内涵婉约、浪漫,长沙发上一位女子慵懒地躺着,杏绿色的沙发与其上红褐色花卉枝叶的图案相互呼应,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透露出潘玉良对当时整个艺术环境与艺术品位所具备的独到理解与深刻体会。当时,法国是世界艺术的中心,艺术风格糅合了18到19世纪的印象派和几何学以及装饰艺术,其对色彩的追求是建立在一种风格平淡、不具张力的冷调上。

在潘玉良的这幅画中,既有着暧昧、犹豫,也有不少的疑心,她的许多作品对纵情声色这样的趣味总含着这样那样的暗示,始终有所保留,然而从来不曾明言禁止过,所以总是不经意地撩拨着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的心境。可以说,这幅表现了在西方绘画复杂性里的一个东方综合体,是潘玉良这位中国女画家在面对世界和她自己时,所展示的一次自由的行动。

潘玉良一生作油画、水黑画、版画、雕塑、素描、速写多达四千多件,巴黎市政府收藏有她的作品,其中数件经常陈列于塞努希博物馆。心系祖国的潘玉良于1977年客死异乡。在中国艺坛屡遭排挤,却在异国穷四十年之力而大放光芒,为穷人争气,为祖国争光。其学生王守意遵其遗嘱,将她作品和遗物运回大陆。着旗袍入殓。

潘玉良是我国第一位考进罗马皇家画院的画家,虽人在海外学习绘画,却从不为海外的任何一个画廊作画。从她的很多油画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她在外地时的思乡情怀。

从一个风尘女子,变成一代绘画大师。从当时的时代来说,这是近乎奇迹的蜕变,她确实做到了。有人说她的画风太过注重大女子主义,这可能与她之前的生存环境有关,又或许是她的性格使然。

中国美术包括山水画创作不可能不有所变化。虽然就总体而言,山水画界在民国时期尚未天翻地覆,旧传统还勉强维持其在画界的主流地位,但着眼于长远,当年少数派的努力正勾勒出山水画的发展前景。

0 阅读:45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