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诛杀安德海,为什么慈禧没保护他?狂妄至此,已有取死之道

梦回桃花源记 2024-12-12 19:16:08

〖~~~《·引言·》~~~〗

清朝同治年间的一个春节,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终于和同治帝求来一个“福”字。

这也算一个传统,每到春节,皇帝会给朝廷重臣亲笔题写福字,以彰显恩宠。

但安德海只是个太监,按照规矩,他是不配的。

同治帝本来就恨安德海,但是迫于他是老娘身边的红人,不得不给。

不过,同治帝在“福”字旁边写了句“某年月日御笔,书赐小女子。”

安德海也没在意,还到处显摆。

结果有个太监看了后,一语道破天机:“别人都叫你‘小安子’,这‘女’字不就是个没有头的‘安’字嘛。”

恃宠而骄,目无君上

话说咸丰帝一走,小皇帝就落到了八大臣手里,肃顺带头。

安德海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关键时刻出了大力。

他悄悄帮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搭上线,两人一拍即合,发动政变,把肃顺给收拾了。

从此,慈禧太后开始了长达46年的垂帘听政。

安德海是河北南皮县人。

这个人聪明是聪明,但心眼多,又贪又滑,说话办事儿不靠谱,是典型的墙头草。

在宫里头,他就知道拍慈禧太后的马屁,对别人,哪怕是皇帝载淳,也是想欺负就欺负。

同治帝和他妈慈禧太后的关系一直挺紧张的,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安德海在背后使坏。

同治帝小时候,日子可不好过,老是被他娘慈禧太后教训。

安德海这家伙,就在旁边煽风点火,让同治帝的日子更难过。

他还偷偷盯着同治帝,一有风吹草动就向慈禧太后打小报告。

比如说,同治帝常去看望慈安太后,安德海就告状说同治帝不安分。

结果呢,同治帝就经常挨骂。

民间有传言,说同治帝在宫里拿刀砍小泥人,边砍还边喊“杀小安子”。

这事儿虽然是传说,但也反映出安德海那时候太嚣张了,简直就是在欺负主子。

慈禧太后对安德海那叫一个宠爱,都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小安子”这昵称,就是太后给他的。

太后爱看戏,这安德海就投其所好,在西苑给她盖了一座豪华大戏楼。

这座戏楼精巧奢华,太后一年得有五个月都泡在这儿看戏。

安德海还专门挑了一班顶级的梨园子弟,排练各种戏剧,就为了让太后开心。

这服务水平,简直比现在的五星酒店还到位。

安德海这么会来事儿,也难怪太后那么喜欢他。

安德海这家伙,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那真是无法无天,连宫里的规矩都不放在眼里。

他第一个想打破的规矩就是“宦官级不过四品”。

同治帝生日那天,安德海忙前忙后,就想着能从慈禧太后那儿讨个红顶带,混个二品官当当。

同治帝看穿了安德海的小心思,就打算给他点颜色看看。

生日那天,同治帝果真给了安德海一个新顶戴,但这个顶戴可不是安德海想要的那个。

这个顶戴是用绿翡翠做的,绿油油的,让安德海在众人面前出了大洋相。

小皇帝这一招,可把安德海羞辱得够呛。

宫里有这么个传统,每年春节,皇帝得给大臣们赐个“福”字,表示皇上的恩宠。

安德海也眼巴巴地想得到这个“福”字。

同治帝本来不乐意给他,但又怕惹慈禧太后不高兴,只好答应了。

不过,同治帝在“福”字旁边写了句“某年月日御笔,书赐小女子。”

安德海以为这是皇帝和他开的玩笑,就高兴地收下了。

按照规矩,只有那些翰林、师傅、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还有个别二品以上的大官儿才有资格拿到皇帝的“福”字。

安德海得了这个“福”字,就到处显摆。

结果有个太监看了后,一语道破天机:“别人都叫你‘小安子’,这‘女’字不就是个没有头的‘安’字嘛。”

安德海本想打破“宦官级不过四品”的规矩,没想到却被同治帝摆了一道。

没过多久,他的四品官帽也给降成了六品,但他还是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照样胡来

出京得瑟,正中下怀

同治八年,同治帝14岁了,两宫太后正忙着给他选皇后,准备大婚典礼。

这时候,安德海这家伙在北京呆腻了,想着出去溜达溜达,顺便捞点油水。

更重要的是,他想去打破宦官不许擅自离京的规矩,显摆一下自己在宫里的特殊地位。

安德海就找了个机会,跟慈禧太后说他要出宫去江南,监制龙衣。

慈禧太后平时就爱打扮,一听安德海要帮她置办漂亮衣服,心里自然高兴。

加上安德海又是个会拍马屁的,太后一高兴,就同意了。

于是,安德海就打着置办龙衣的旗号,大摇大摆地出了京城。

清朝对太监的管理相当严格,毕竟明代的宦官专权给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

顺治帝入关后,就下了谕旨,说宦官这职位虽然自古就有,但要是用得不好,那可是会惹出大乱子的。

所以,顺治帝就定了严格的规矩,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和活动。

他规定宦官的级别最高只能是四品,而且除非有差事,否则不许随便出皇城,谁要是敢违反,那就是死路一条。

为了确保大家记住这些规矩,还特意立了铁牌,把旨意刻在上面,放在内务府的院、司公署和内宫的交泰殿里。

这铁牌就像现在的标语一样,提醒着所有人,别想越界。

慈禧太后虽然答应了安德海出宫的请求,但按照规矩,还得同治帝点头才行。

慈禧太后就对同治帝说:“皇帝大婚的日子快到了,让小安子去广东给你置办些龙衣吧。”

同治帝表面上一口答应,心里却想:“好,机会终于来了!”

同治帝立刻找慈安太后商量,两人都觉得山东巡抚丁宝桢是个靠谱的人。

丁宝桢这人,以严勇有威著称,深得山东巡抚阎敬铭的器重,后来还接替了阎敬铭的位置。

同治帝就秘密下了谕旨给丁宝桢,让他拘捕安德海。

三方博弈

同治帝想要除掉安德海,为什么要和慈安太后密谋呢?

这其实是场权力的较量。

杀安德海,是同治帝亲政前对慈禧太后揽权的反抗。

同治帝大婚之后就要亲政了,这让慈禧太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慈禧太后虽然生了同治帝,但觉得儿子和慈安太后更亲近。

安德海的事情,就像是慈安、慈禧和同治帝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慈安太后,历史上给人的印象是木讷寡言、宽厚待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权力没有野心。

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用权力上的利害关系说服慈安太后一起搞政变。

慈安太后之所以能被说服,关键就在于她也渴望权力。

《热河密札》和《慈禧外纪》中都有记载,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在权力和礼仪上发生过争执,这说明慈安太后不仅在乎权力,还特别在意她作为“母后皇太后”的地位。

慈安太后善于利用奕訴和同治帝的地位来限制慈禧太后的权力。

《清代野记》中有个故事,说慈禧太后想在西苑搞建设,慈安太后就在一旁说没钱,实际上是在和慈禧太后唱反调。

安德海私自出宫,慈安太后立刻站在同治帝和奕訴这一边,坚决主张处决安德海,给慈禧太后一个下马威。

大红人的末路

安德海在同治八年六月出京,那排场可大了去了。

他坐了两艘太平船,自称是奉旨出差,去织办龙衣。

船上挂着大旗,旗上画着太阳,太阳中间还有只三足鸟,两边插着龙凤旗帜,风一吹,哗啦啦的,特别显眼。

船里头男男女女的一大帮,前面有娈童,后面有女乐,弹琴唱歌的,好不热闹。

两岸的人都争着看。

这“三足鸟”,出自《史记 · 司马相如传》,说的是青鸟,专为西王母取食。

安德海在船上挂这个“三足鸟旗”,明摆着就是告诉大伙儿,他是替慈禧太后出来捞好处的。

丁宝桢接到同治帝的密旨后,气得炸了,直说:“非杀了他不可。”

安德海在经过顺天府衙门、直隶总督衙门时,那些总督都忍着不敢动。

丁宝桢在济南听到消息,立刻悄悄吩咐德州知州赵新:“听说安德海要过山东,如果发现他有违法行为,就立刻抓起来,然后报告给我。”

赵知州是个官场老油条,他特意用夹单的方式向丁宝桢汇报:“如果丁大人不打算上报,那这个夹单就不是正式文件,不会存档;如果丁大人要上报,那您的祸福就自己承担了。”

这赵知州,做事真是既谨慎又圆滑。

丁宝桢这边一边上奏朝廷,一边派人去追安德海。

在泰安,他们把安德海抓住了,然后直接送到济南。

安德海被带到山东巡抚衙门的时候,那神态,好像在说“抓我容易,放我可就难了”。

见到丁宝桢,他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话特别嚣张。

丁宝桢的手下,那些幕友、文案们,都知道安德海在慈禧太后那儿特别受宠,他们都担心丁宝桢一时冲动,为了个太监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所以都劝他三思。

但丁宝桢态度坚决,他说:“安德海休想从我手上逃掉。”

别的官员可能不敢动安德海,但丁宝桢不一样,他果断得很,心想朝廷的旨意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先杀了再说!

泰安知县何毓福一看这架势,知道事情闹大了,他哭着跪在地上,拼命劝谏,请求等朝廷的旨意下来了再处理安德海。

但丁宝桢一点都没有动摇,他严肃地说:“太监私自出宫,这可不符合祖制。而且我们这些大臣也没接到什么命令,这肯定是安德海在搞鬼!”

当天晚上,丁宝桢就下了命令,把安德海给杀了,跟着安德海一起的20多个人也都被处决了。

各方反应

丁宝桢这一杀,可把很多官员都给吓坏了。

丁宝桢处理完安德海之后,就把他的奏章送到了京城。

慈禧太后看到安德海被杀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一脸阴沉。

她立刻和慈安太后一起,把恭亲王、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都叫来,商量怎么办。

这些大臣们口径一致,都说太监出都门违反祖制,犯了死罪,应该就地正法。

两天后,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

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

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七月间,有安姓太监,乘坐太平船二只, 声势炫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船上有日形三足乌旗一面,船旁 有龙凤旗帜。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两岸观者如堵。

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 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

著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无庸审 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 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

事实上,安德海在朝廷的旨意到达前五天就已经被处决了。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丁宝桢还特别把安德海的尸体公开示众,挂在那儿三天,让大伙儿都看看。

安德海被杀后,民间各种传说都出来了。

有人说,皇上是金口玉言,因为同治帝小时候说过“杀小安子”的话,所以安德海最后还是逃不掉一死。

同治帝杀安德海这件事,办得挺轻松的。

按理说,安德海可是慈禧太后跟前的大红人,慈禧太后怎么就连自己喜欢的人也保护不了呢?

别忘了,慈禧太后清楚得很,清朝的祖规是不能乱的,历代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也是大清能一直延续下去的原因。

以慈禧太后的精明,她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但她为什么还让安德海违反祖规出宫呢?

慈禧的心思

安德海这家伙,是导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母子关系紧张的一个关键人物。

慈禧太后虽然喜欢安德海,但心里对他让母子关系变差这事,多少是有点介意的。

而且,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支持,在宫里宫外的势力越来越大,这让慈禧太后感到了压力。

为了避免安德海以后对自己构成威胁,慈禧太后可能就慢慢产生了除掉安德海的想法。

不过,安德海毕竟是帮她发动宫廷政变、成功垂帘听政的功臣,自己动手杀他,未免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

所以,当安德海提出要出宫的时候,慈禧太后就爽快地答应了。

她可能早就料到,安德海一出宫,就会被杀。

这样,她既能除掉心患,又不用自己动手。

果然,丁宝桢的奏折一到,慈禧太后正好“生病”,奏折就到了同治帝手里。

同治帝请示了慈安太后,就下旨把安德海给就地正法了。

这一招,显示了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有多高明,该装傻的时候,她就能装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