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手机咋传讯?探秘烽火台的“信号密码”

以丹聊历史 2025-01-14 02:33:27

报告老板,您敢信吗?

对面商家居然使出 “开水浇发财树” 这招,真可谓是一场毫无 “技术含量”、朴实无华的商战。

在现代社会,遇上这类突发情况,咱得益于手机强大的拍照与通讯功能,既可以走 “文” 路,迅速拍下对面的 “罪证” 留存,也能走 “武” 道,麻溜掏出手机摇人帮忙。

可要是时光倒流回古代,在没有这些高科技的情况下,遇到突发状况又该如何传递信息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古代边防发挥关键作用的烽火台,一起瞧瞧它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烽火信号的等级规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琢磨过,在古代边境地区遭遇敌情时,难道不管敌人数量多寡、局势缓急,一律都用火光示警吗?

实则不然,古人智慧非凡,早早便立下详细规定,要依据事态紧急程度不同,发出相应等级的讯号。

据《塞上烽火品约》记载,烽火信号一共划分为5个等级。

当烽火台的守卫发现10人以下的零散敌人,此为一品,情况相对不太紧急;敌军人数在10人以上至 500 人以下,便升至二品,形势稍显急迫;一旦敌人达到千人以上且侵入边塞,列为三品,情况已较为危急;倘若敌人千人以上还攻打重要关塞要塞,那就到了四品、五品,局势万分紧急。

与这些敌情品相适配,烽火信号还可细分为五级,借助烽、表、烟、鼓、苣火、积薪6种物品发出警戒信号。

就拿汉代来说,烽并非我们常规认知里的烟火,而是类似灯笼的半圆或框架型物体,以木为框架,外面用布、草蒙皮,且色彩鲜艳夺目。

使用时,将烽高高悬挂于风杆之上,每座烽火台至少设有两座高约7至10米的风杆,每根风杆最多能挂3个烽。

《塞上烽火品约》

昼夜传讯的不同方式

转入夜间,相邻烽火台之间光线昏暗,难以看清对面悬挂的标识物,这时候就得启用苣火,也就是燃烧的草把来接力传递信号。

通常做法是把点燃的火炬插在固定位置,最多同时点燃3把。

在烽火台周边,还有一种被称为积薪的柴草堆。

以敦煌西部一处烽火台所建积薪为例,积薪底长1.9×2.5米,高1.3米,由长苣把交互累砌成正方体,共计16层。

白天,点燃积薪使其冒出滚滚浓烟;夜晚,则利用它燃烧发出的强光传递信息。

一般由人工直接点燃积薪,实在没办法时,也可从烽火台上射出火箭引燃。

敦煌西部 积薪

烽火警报的精准传递

当边境突发状况,便会严格按照相应等级启用这些传讯物品。

一级警报时,无需点燃积薪,白天只需挂一个烽,晚上点一支苣火即可;二级警报,就得点燃一堆积薪,白天挂2个烽或晚上点2支苣火;三级警报,要点燃两堆积薪,白天挂3个烽或者晚上点 3 支苣火;四级警报,则需点燃三堆积薪,白天挂3个烽或晚上点3只苣火。

要是烽火台不幸被敌人重重包围,没办法派人到周边点燃积薪,就使用烽火苣火作出特殊信号,类似旗语的 “骤举亭上烽,夜举离合炬火”。

除了运用烽、苣火、积薪来表明预警等级,古人还巧用类似于信号旗的表、烽火台上面的烟囱、鼓等物品,通过不同组合,形成类似密码的信息传递系统,精准告知敌人来自何方等关键情报。

烽火制度的现实局限

汉代的烽火台之间相距500-2000 米,按照规定,标准的信息传递速度能达到每昼夜665公里。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烽火制度并非完美无缺。

遇上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对面的烽火瞭望塔视线受阻,难以看清信号;又或是被敌人团团围困,导致无法顺利传递消息。

更棘手的是,匈奴人作战风格狡黠多变,常常声东击西,可烽火信号一经发出便难以更改,面对多批敌人接连侵扰,很难及时灵活作出调整,给边防带来诸多挑战。

【文本来源@沧浪知舟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