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是孤陋寡闻:
全国大概只有河北省,在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时,要用工龄系数对视同缴费指数表查出来的指数进行调节。
且从调节的实际效果看:违背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个人认为:河北省的这个方法用错了!请看我下面的详细分析:

一、河北省的工龄系数
1、河北省的工龄系数,视同缴费年限越长,系数值越大。见下表:

如工龄30年,系数是0.835;工龄40年,1.066。
这看起来像是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干几年,能争取个比较大的系数!
2、但使用这个系数的方法,却是工龄越长,计算后的视同缴费指数越低!因为它是作为除数使用的!是反比例的关系。见下图红框内:

这样使用工龄系数,显然40年工龄的人,在职务职级相同的情况下,不如30年工龄的人计算出来的视同缴费指数高。
假定(岗位工资指数+等级指数+补贴指数)均为2,40年工龄的视同缴费指数为
=2÷1.016-0.277
≈1.6915
30年工龄的视同缴费指数为
=2÷0.835-0.277
≈2.1182
难道这不是在奖懒罚勤吗?
难道这不是在鼓励人们尽量少工作几年吗?
这是否违背了长缴多得的原则?
这与当下国家鼓励人们延迟退休的方向是否一致?
二、实际应用案例
人们可能会问: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工龄长几个月、视同缴费指数被这个工龄系数弄低、养老金变少的情况发生?
答案是真的有!且普遍存在!所以作者在此写出来,希望能引起河北省相关部门的重视,修改这个指数的使用方法。
1、案例的基本情况
河北省本级的王先生1964年5月16日出生,刘先生1964年6月19日出生;
他俩同时于1986年7月本科毕业参加工作。
王先生2024年5月退休,视同缴费年限28年零3个月,即28.25年,累计缴费年限37年11个月,即37.92年;
刘先生2024年6月退休;视同缴费年限28年零3个月,即28.25年,累计缴费年限38年整;
经过多年努力,王先生和刘先生都是正处级实职公务员,级别档次都是十五级9档,在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有这样职级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
2、视同缴费指数
查河北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表可知:正处级实职0.821,十五级9档0.511,省本级退休补贴对应的指数0.939,合计为:0.821+0.511+0.939=2.271
王先生工龄37.92年,工龄系数0.991的视同缴费指数
=(岗位工资指数+等级指数+补贴指数)÷工龄系数
=(0.821+0.511+0.939)÷0.991-0.277
=2.271÷0.991-0.277
≈2.015
刘先生工龄38年,工龄系数1.016的视同缴费指数
=(岗位工资指数+等级指数+补贴指数)÷工龄系数
=(0.821+0.511+0.939)÷1.016-0.277
=2.271÷1.016-0.277
≈1.958
这里要特别注意:
他们的视同缴费年限是相同的,都是28.25年。
暂时黙认年度调节系数为1。且因他们同年退休,年度调节系数的改变同步影响他们的视同缴费指数大小。
3、过渡性养老金
王先生2024年5月份退休的过渡性养老金
=2024年的计发基数×王先生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265×2.015×28.25×1.3%
≈5376.16元
刘先生2024年6月退休的过渡性养老金
=2024年的计发基数×刘先生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265×1.958×28.25×1.3%
≈5224.08元
结论:刘先生晚退休1个月,多干了1个月的工作,过渡性养老金少了
=早退休的王先生过渡性养老金-多工作1个月刘先生的过渡性养老金
=5376.16-5224.08
=152.08元
三、建议改进措施
1、其实很简单,将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公式中的除号“÷”,修正为“×”,就可完美避免这个错误!
如上例:
王先生工龄37.92年,工龄系数0.991的视同缴费指数
=(岗位工资指数+等级指数+补贴指数)×工龄系数
=(0.821+0.511+0.939)×0.991-0.277
=2.271×0.991-0.277
≈1.973561
≈1.974
刘先生工龄38年,工龄系数1.016的视同缴费指数
=(岗位工资指数+等级指数+补贴指数) ×工龄系数
=(0.821+0.511+0.939)×1.016-0.277
=2.271×1.016-0.277
=2.030336
≈2.03
2、过渡性养老金
王先生2024年5月份退休的过渡性养老金
=2024年的计发基数×王先生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265×1.974×28.25×1.3%
≈5266.77元
刘先生2024年6月退休的过渡性养老金
=2024年的计发基数×刘先生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265×2.03×28.25×1.3%
≈5416.18元
如此:刘先生晚退休1个月,多干了1个月的工作,过渡性养老金增加了
=多工作1个月刘先生的过渡性养老金-早退休的王先生过渡性养老金
=5416.18-5266.77
=149.41元
这才是鼓励工作人员延迟退休的办法。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于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您是聪明人,您的看法如何,请您留言指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