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叶帅离世,6位遗孀要求参加追悼会,聂荣臻:都不许来!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26 09:54:03

1986年,89岁的叶剑英元帅逝世,传奇一生落幕。党中央随后决定,为这位共和国缔造者及80年代初政坛领袖之一,举办盛大追悼会。

消息发布后,引发了一系列麻烦。

叶帅的六位遗孀得知此事后,均主动请求参加追悼会,希望与叶帅做最后的告别。

这几位夫人虽与叶帅分离经年,爱意丝毫不减。面对离奇请求,中央众人一时手足无措,难以定夺处理方式。

聂帅挺身而出,为众人做主,严拒遗孀吊唁要求,将夫人拦于追悼会外。此举未遭质疑,反获众人事后称赞,认为其处理高明。

聂帅阻止遗孀吊唁,原因未明。但众人称赞其手段高明,推测此举或有深意。具体缘由虽不详,聂帅的决策仍获广泛认可。

我们,共探聂帅劝阻遗孀参加吊唁的往事,深入了解其背后故事。

【阻止吊唁】

1986年10月下旬,89岁的叶剑英元帅在北京逝世。作为新中国十大元帅及二代领导成员,他备受尊敬。逝世后,全国媒体头版报道此事,群众也自发组织悼念活动,缅怀这位共产主义战士。

党中央高度重视叶帅离世,决定举办盛大追悼会。但拟定参会名单时遇难题,因叶帅朋友战友众多,尽管人数庞大,妥善安排参会仍是挑战。

关于叶帅家属是否参加追悼会的问题,众人面临处理难题,意见不一,尚未达成共识。

叶帅有6位妻子及6子女。若全数邀请遗孀与子女参加追悼会,将对组织工作造成极大困扰。

叶帅子女可按年龄排序,但遗孀不适用此法。六位夫人无论何种排序,均可能引起不满,干扰追悼会。然而,她们身为叶帅遗孀,众人皆不敢怠慢。

工作人员对处理事宜束手无策时,聂荣臻元帅主动前来相助。他本非主理叶剑英元帅追悼会之人,但闻困境后,毅然决定出手解决。

聂帅深思熟虑后决定:不邀请所有遗孀参会,仅允许叶帅子嗣出席追悼会。

外界对此决定始终不解,但党中央领导却高度满意,称赞聂帅手段高明。

聂帅此举获党中央领导满意,因解决了遗孀见面尴尬。同为叶帅妻,抵触难免。追悼会庄严,矛盾即羞辱。且禁遗孀参加,免位次纷争,防生嫌隙。

所有人均被禁止参会,享受同等待遇,因此6位遗孀均未感到不公。

聂帅运用“以退为进”策略,成功解决了叶帅追悼会的难题,确保了计划的顺利实施。

叶帅追悼会时,六遗孀未现身,但四夫人之子嗣均至,六孩子立于灵前,为共和国功勋送终,目送其离去。

叶帅作为广东将领,火化后未葬于八宝山公墓,而是运回广东,安葬于红花岗烈士陵园,与当年共赴革命的战友们一同长眠。

叶剑英元帅是著名开国将帅,革命工作中成就显著,同时,他的感情经历也相当丰富。

叶剑英元帅与六位夫人之间的感人故事究竟如何?

【叶帅与夫人】

叶帅一生致力于革命,在革命历程中与多位夫人相遇。他与夫人们的相识及结合过程,充满了怎样的故事,引人探究。

叶帅是十大元帅中的帅哥,常被称“风流”。然其感情真挚,虽结缘女子众多,但对待每段感情都真诚热切。

叶帅首位妻子由父母包办,这在开国将领中常见。多数革命青年对此有成见,叶帅亦然。这位夫人未为叶帅留下子嗣,也无相关记载,二人有名无实。

叶帅真正意义上的夫人是1924年完婚的医疗工作者冯华。当时他正值壮年,随孙中山北伐。在国民党内官职高,受孙中山和蒋介石信重,并在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受学生爱戴。

叶帅因革命信仰分歧,渐识蒋介石真面目。蒋政变后,叶决裂并任第四军参谋长,利用职务助我党南昌起义,随后与党组织共赴艰苦革命征程。

情势突变,叶帅无暇联系妻子冯华。动乱中,两人失去联络。

1927年,叶帅入党后回广州发动广州起义,期间结识18岁革命者曾宪植。曾乃曾国藩后人,出身地主家庭,却觉悟高,年幼入党。两人在广州起义中相遇。

两人情投意合,完婚后遇革命初期,局势动荡,国民党威胁重重。因时事纷扰,二人难得相聚。叶帅赴苏留学后,见面寥寥,期间曾宪植两度入狱,幸得同志营救,终与叶帅重聚。

1931年,叶帅与曾宪植重逢并受命赴苏区,但因故未能久留。红军长征后,两人再度分离。历经数年,他们最终决定终止婚姻关系。

抗战开始后,40岁的叶帅遇新伴侣危拱之,她出身书香世家。两人因文学见解相同而结缘,虽1937年才熟识,但危拱之早在10年前的广州起义中已与叶帅相识。

婚后,二人因革命任务分离。危拱之不畏艰难,为革命奔波。长期无法相聚,两人最终决定终止关系。

1939年,叶帅任中共南方局常委,主管要务。机要员吴博倾慕其风采,成为其妻。在南方局,两人生活愉快,虽需警惕敌侦,但二人世界的甜蜜也让革命生涯中不乏美好时光。

叶帅昔日曾亲自烹饪,与妻共度简朴美好时光。期间,他们育有一女,命名为叶向真。

但美好生活转瞬即逝,情势再变,两人情感亦起波澜。

【寂寥人生】

叶帅与吴博分离原因不详,抗战结束后,国内情势剧变。叶帅作为高级干部赴解放战场,妻子吴博未随行。战事所需,两人联系渐少。

随着分离日子增长,两人感情羁绊日减。终在激烈的解放战争中,情感联系被彻底斩断。至此,叶帅的第五段感情宣告结束。

1948年底,傅作义在战役威慑和我党劝说下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叶帅接管北平后,在军大结识进修学员李刚。51岁的叶帅与李刚结缘,完成第六次婚姻,并育有一儿一女。

中年时期这段感情未伴叶剑英至终。1955年,他被授开国元帅衔,成军中焦点。事业成功未带来情场顺遂,同年,李刚与叶剑英产生矛盾,决定离婚。

离婚后,叶帅余生未再娶妻。三十余年间,他独自度过无数寒冬。直至生命终点,他依然孑然一身。

叶帅可能在多次婚姻中领悟了情感真谛,不愿再面对无美好结局的情感。因此,在六段婚姻后,他毅然决定独自度过余生。

叶帅一生六段婚姻,多因革命需要和局势混乱。每位夫人对他都至关重要,且多数感情真挚,未因时空而淡。虽无奈分手,但情谊长存,故叶帅离世后,夫人们都愿参加追悼会吊唁。

叶帅感情经历虽丰富,但非风流之人。他对感情真挚,相较他人,并无丝毫逊色。

革命途中,叶帅结识多位夫人及众多革命英雄,包括聂帅,后者最终决定阻止遗孀们参会。

同为广州起义战友,两人满怀报国志,迅速成为挚友。起义失败后,他们各自逃亡,却意外在香港重逢。自此,两人友谊深厚,共同致力于革命事业。

苏区成立后,聂帅与归国的叶帅相遇,共译红军条令。长征路上,两人并肩前行,最终一同到达延安。

解放战争中,两地分隔的两人常相念。叶帅助聂帅寻回失散三十年女儿,终使聂帅家庭重聚。

建国后,两人友情持续未断。

叶帅逝世后,聂荣臻元帅毅然出面,为已故的叶帅作出决定。

叶帅毕生致力于革命,献身祖国。逝世后,其子女亦不负众望,长子自工人起步,终任广东省长,致力于促进人民福祉。

次子投身军旅,因革命失去一臂,终成独臂少将。其余子女亦在各领域有所建树,共同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叶剑英才高八斗,一身正气受人称颂。他一生践行共产主义理念,为人民建立不朽功勋,是后人应永远铭记的杰出领袖。

1 阅读: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