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弟:26岁相遇,他用一块手绢和霞帔,让张爱玲姑姑苦等55年

斜烟风起 2025-02-08 11:37:34

1924年,波涛汹涌的海上,有一艘从上海开往英国的轮船。船上有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甲板上呕吐不止。

此时狼狈又无助的她,突然看到一只白皙的手从身后伸出,手上拿着一只手绢。她转身一看,一位翩翩风度的男子正担忧地向她表达关心。

殊不知,这一眼,就是一生。那块手绢,将这位女子的心,紧紧地套牢了,让她此后的一生,都在无尽的期盼中度过。

这位女子便是张爱玲的亲姑姑——张茂渊,而这位男子,就是在80岁的高龄之际,才真正成为了张爱玲姑父的李开弟。

年轻时候的张茂渊

说起张茂渊和李开弟的故事,虽以甲板上的甜蜜相遇为起始,但似乎,从张茂渊的外祖父艰难签订《那关条约》的那一刻开始,两个人的缘分就注定了将是坎坷。

没错,张茂渊的外祖父就是在近代被称为“卖国贼”的晚清名臣李鸿章。

张茂渊出身名门,除了其外祖父是朝廷高官重臣之外,他的父亲也是名噪一时的晚清名臣——张佩纶。

世人皆知张佩纶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但却极少人知道他也是个有血性的爱国之士。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张佩纶担忧国势,急火攻心,卧病在床。1903年,李鸿章逝世一年后,张佩纶也含憾而逝,此时张茂渊只有两岁。

李鸿章照片

家世显赫的张茂渊,在母亲的照拂下,早早地上了学堂,从小便受得很多良好的教育,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

那时正值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的先进之风早已吹开了东方的大门,深入内部,很多富家子弟都在父母的安排下,纷纷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知识。

张茂渊也不例外。1924年,张茂渊与她的嫂子,即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踏上了开往英国的轮船。

彼时途径马六甲海峡的邮轮,遭遇大风袭击,风急浪高,使得整个轮船颠簸不止。从小锦衣玉食的大家闺秀哪受过大风大浪的冲击,不久便晕船晕得厉害。

甲板上的张茂渊和黄逸梵狼狈不堪。张茂渊几乎将胃里的酸水都吐尽了,而一边的黄逸梵也是头晕难耐,自顾不暇。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

正当二人无助之时,26岁仪表堂堂的李开弟就这样默默地出现在了张茂渊的身后。

他没有像船上的其他乘客那样,闻到那恶心的味道避而远之,而是逆行而上,彬彬有礼地给张茂渊递来了手绢和热水。

回身看到李开弟的那一刻,张茂渊有一瞬间的恍惚和惊讶。或是被李开弟那温润儒雅的气质所吸引住了,亦或是对李开弟不嫌弃的暖心行为所感动。总之,那一刹,她入迷了。

温柔细心的李开弟还在之后为她们送去了晕船药,并告诉她们自己的房间,好让她们遇到困难之后可以找他帮忙。

张茂渊照片

如果仅仅是这一面之缘就让一个秀外慧中的大家小姐倾心一生的话,那似乎显得张茂渊太单纯天真。

真正能够让她这般心甘情愿等待一生的,除了张茂渊对李开弟才貌的欣赏和二人有共鸣的思想之外,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李开弟在她黑暗的生活中,照进了一束光。

李开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此时正公费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读硕士。他家虽不如张茂渊的家室那般显赫,但也是上海名声颇盛的大户人家。

李开弟同张茂渊一样,都是从小便受过很多教育的先进青年。他虽一直在中国生活,但英语却是极好,且常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诗集。

年龄相差不大的二人,自这次相遇之后,便经常在海上谈论诗词歌赋和人生理想。李开弟用流利的英文,颇具风情地为张茂渊朗诵拜伦的诗歌。

那一个个冰冷的字母,却将张茂渊沉寂了多年的心一点一点地融化了。

张茂渊与李开弟

李开弟曾在邮轮上送给张茂渊一块霞帔。夕阳下独坐的张茂渊,又一次感受到从身后传来的温暖。李开弟轻轻地将一块红色的披风搭在张茂渊的肩头,从那以后,张茂渊就再也没在心头放下过。

对此,张爱玲在《姑姑语录》中有写道:

“她手里卖掉过许多珠宝,只有一块淡红的帔霞,还留到现在……每隔些时,她总把它拿出来看看,这里比比,那里比比,总想把它派点用场,结果又还是收了起来……”

张爱玲照片

“对于一些人来说,某人存在于这世上,本身就是希望。”很显然,李开弟之于张茂渊便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如春风般温柔的李开弟,对于一个幼年丧父、兄长纨绔赖皮的女孩来说,这无疑是星辰般闪耀,在她的生命里熠熠生辉。

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她的眼中自此后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所以她给自己下了个此生非他不嫁的终生誓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本是罗曼蒂克的一段相遇,也是看起来门当户对的姻缘。但造化弄人,学成归国后的李开弟,给张茂渊发来了一纸结婚请帖。

请柬上面的新娘名字并非是张茂渊,而是一位名叫夏毓智的富家女子。自己心爱的人要娶别的女人为妻了,想必那轻薄的请柬,彼时在张茂渊的手上好似千斤重。

张茂渊照片

婚礼上出席的张茂渊,优雅端庄,她还凭借着自己优异的英语水准,在李开弟和夏毓智的婚礼上担任了女傧相,不见丝毫悲痛。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握着别人的手,无能为力。

张茂渊那一天的落落大方不知是她花了多少个日夜艰难塑造而来的。

很多人都说张茂渊痴傻,但情这种东西,只有落到自己头上才能体会那种深切的感受,生死相许也不为过。

但为何李开弟抛弃了张茂渊,转而去娶了另一位大家闺秀;又是为何,张茂渊可以这般心甘情愿守护李开弟和其一家这么多年,毫无怨言和恨意。

或许这可以从夏毓智临终前对张茂渊说的那番话语中推断一二。

张茂渊照片

52年后,李开弟妻子患病严重,已是日暮西山之状。临终前,她拉着张茂渊的手,字字真心地说道:

“当初李开弟对你的出身抱有偏见,对你的个性也不甚了解,他是一个粗人,就断然拒绝了你的初恋,贸然和我恋爱并结婚了。等李开弟了解你的为人个性,了解你的坚忍不拔的恋情之后,我已经怀孕,和李开弟再也分不开了。李开弟苦恼过,悔恨过,内责过,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晚了。”

原来,终究是李开弟放弃了张茂渊。

轮船上的相遇,只是让李开弟觉得张茂渊是位才情过人的女子,说爱,肯定是有的,但是比起张茂渊对李开弟的那种一生只认准他一人,非他不嫁的决心,李开弟对张茂渊的爱就显得浅薄多了。

后来,张茂渊发觉李开弟对自己渐渐疏远。再后来,李开弟以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将张茂渊拒绝。

张茂渊照片

面对李开弟问她为何不找人出嫁的时候,她对李开弟说:“我不知道当初你为何不选我,但是如今我希望你家庭幸福,我也会一直等你,等到下辈子还会等。”

许是她早就知晓了李开弟离开自己的真正原因,她当时的话或许也只是亲口听到李开弟的一句解释罢了。

但与其说是她看透且冷漠,倒不如说是她理性而又真正地理解心爱之人的心。

因为她在听得夏毓智那些话之后,没有一丝震惊,且她自己本身选择出国留学和做尽各种独立之事,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脱离原生家庭带给她的负担而已。

当时她的外祖父李鸿章因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已是人人喊打的“卖国贼”形象,而父亲张佩纶这边也在“马江之战”中失利,被人称为懦夫。

哥哥是扶不起的阿斗,仗着祖辈努力得来的优渥家产,整日挥霍,抽大烟逛窑子,做尽不成器的丢脸之事。

张茂渊父亲——张佩纶

聪明如她,肯定能够深谙爱人的内心想法。

李开弟作为新时期的进步青年,自然是为家国命运所担忧。他担心张茂渊只是表面这样空有一身才华,以后也会像自己的父辈祖辈那样背弃家国,成为懦弱之人。

但事实证明,李开弟的想法错了。他错在以偏概全地将张茂渊自然而然归为“其他人”,错在他对张茂渊的不够了解和不信任,以致于他错过了大半生那个最爱自己的人。

当李开弟在日后真正了解张茂渊的性格和品行后,早已为时已晚。他不能背信弃义抛妻弃子,只能继续愧对他的初恋张茂渊了。

但张茂渊并无一丝一毫的恨意,而是对李开弟一如既往地深爱着。都说患难见真情,张茂渊算是将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左一为张茂渊

李开弟中年之时,遇到时局动乱,他被派去弄堂里扫垃圾。李开弟衣衫褴褛,住在恶劣的四壁中,手拿一把扫帚,一把簸箕,来回打扫污秽杂物便是他的日常。

从小娇生惯养的张茂渊,捋起自己的衣袖,露出自己那双白嫩的双手。她拿过李开弟手中散发着臭味的工具,就像当年李开弟不嫌弃呕吐的张茂渊那样。

“对我来说,风光无限的是你,跌落尘埃的也是你。重点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

张茂渊对李开弟便是如此,她从始至终爱的只是他。她只希望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让他少受些苦累,从不会顾及其他。

哪怕她自己当时也已是钱财散尽之状,也仍然挤出自己的财、物给李开弟一些用。

张茂渊(右二)与李开弟(左二)

看到这里,总会觉得张茂渊只是一个为爱独守一生,颇为感性的人。但是你要了解过她的其他事迹,便会发现,李开弟是她一生所有理性中的偏爱。

张茂渊对其他人和事,可以说是理性到无情。这可以从张爱玲在《姑姑日记》对张茂渊的记录中窥探,也可以从她的工作历程中得知。

张爱玲和张茂渊的关系极好,胜过母女,有一段生活在一起的时光。有一次张爱玲在阳台上撞破了腿,年纪不大的张爱玲跑去告诉了姑姑。

按理来说,姑姑看见自己侄女手上应该是紧张不已并给予安抚才是,谁知张茂渊听后急忙去关心玻璃的状况。

此外,张茂渊对于不喜欢的人,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的。比如,张茂渊甚是讨厌张爱玲的弟弟,吃饭时也不会留下他,而是下逐客令,将他赶走。

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

张爱玲笔下的姑姑,是极其冷漠的一位女子,或许也是这份独立的冷静,使她在被所爱之人抛弃后,并没有一蹶不振的痛哭流涕,而是在事业上风生水起。

张茂渊曾这样形容过自己:“我是文武双全,文能写信,武能够纳鞋底。”这不是不自知的自我夸耀,而是实际的真切描述。

张茂渊并非一生都衣食无忧,当她从国外留学回来时,张家已经落没,母亲留给她的财产也被哥哥抢走。

但张茂渊作为新时期的独立女性,并不会被这些生活困难所打倒。她开始西装革履,纵横职场。意料之中,这位聪慧的女子在她的每一份事业中都很成功。

张茂渊曾在无线电台上报告新闻,诵读社论,拿着几万块钱的薪资。但她跟张爱玲说,她每天都在说废话,即使薪资颇丰,她自己却觉得无聊至极。

于是,向往自由,随心所欲的张茂渊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转而去为国外影片做起了现场翻译,并且凭借着过人的才华被总经理升任秘书,干了十年之久。

右一为张茂渊

这样一位才学出众又极具工作能力的独立女性,她自身定是不缺追求者的,也不愁物质上的吃穿用度,且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一种毫不在乎的漠然。

但李开弟偏偏成了这个坚强女子的软肋和例外。因为李开弟,她有了顾及,她会在意那些和李开弟有关的人们。

李开弟结婚后,张茂渊并未从此便和他断了联系,而是成为了他们家的常客。

她将李开弟和夏毓智的孩子视为己出,经常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坦荡如她,从不谈感情之事,也未曾插足过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后来,她竟然和夏毓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夏毓智病时,张茂渊经常去探望,也会在病房里为她忙前忙后,没有一丝冷漠无情的样子。爱屋及乌说得便是如此了。

张茂渊与李开弟一家

张茂渊对李开弟的这份真情,已然将李开弟的原配妻子所打动,奄奄一息之时,夏毓智请求张茂渊答应自己死前的一个愿望,与李开弟结婚。

张茂渊听后震惊、心痛又感动。她痛心自己的昔日好友将去,且甘愿成全自己和其丈夫的爱情;又为自己将近一生的等待所迎来的曙光所动容。

1979年,张茂渊给李开弟写了一封信,短短一句话,将张茂渊此生的艰难和愿望都道出了,她说:“不是我不愿再等,我怕时间不再等我。”

李开弟看后,心疼与悔恨交杂,他深知张茂渊对她的爱和付出,也遗憾自己这五十多年来对她的抛弃。

于是,得到夏毓智首肯的二人,在一一问过家人的意见后,最终如愿拿到了婚姻的通行证。

这一年,张茂渊78岁,李开弟80岁。

晚年张茂渊

两位白发老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张茂渊这次终于如愿,嫁给了人生中第一次在困难中给她递手帕的那位翩翩公子,实现了她一生的梦。

结婚几年后,张茂渊得了乳腺癌。李开弟深知张茂渊对这份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所以他与全家人都瞒着张茂渊,不让她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

年迈的李开弟一边照顾患病的张茂渊,一边为她寻求治病的良医和药方,并亲自为她煎制中药。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茂渊的生命在李开弟的悉心照顾下,又延长了两年之久。1991年6月,90岁的张茂渊含笑离开了他的爱人李开弟。

尽管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只有12年,但张茂渊是非常满足的,还有什么比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美好呢。

张茂渊与李开弟

当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时间长短、外物浮华、病痛磨难都再渺小不过,只要与他真正地在一起过,便是永远的幸事。

张茂渊对李开弟这份横跨世纪的爱恋,如泉水般涓涓细流,流进了李开弟和他妻儿家人的心里,也流进了千万人的心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