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史上最大房企破产重整方案获批,涉及金额高达 623 亿。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对该企业自身命运走向意义重大,更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当前房地产行业困境与变革,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启示。
此次破产重整的主角重庆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曾在房地产市场风光无限。早年间,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精准的战略布局,迅速崛起为全国房企 50 强,与龙湖、金科等并称 “渝派三甲”。在商业地产领域,协信打造的多个项目如星光系列商场,成为城市商业地标,吸引大量消费者,为城市商业发展注入活力;住宅项目也凭借良好口碑赢得市场认可,在多地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但随着行业形势变化,一系列战略决策失误和外部环境冲击,使其陷入困境。一方面,在扩张高峰期,协信远创过度追求规模增长,大规模拿地、多元化布局,导致资金链紧张。另一方面,当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销售遇阻、融资渠道收窄,企业资金缺口不断扩大,最终难以支撑,出现债务违约,陷入破产重整边缘。
(一)资产剥离与投资人引入
三家投资人出资分拆资产包:
为解决债务问题,协信远创引入三家投资人:上海领域基业企业发展公司、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河南东龙控股集团。三家投资人将合计出资 5.85 亿元分拆资产包。
其中,河南国企东龙集团出资 3.96 亿元,取得协信远创持有的郑州金融岛发展建设集团 40% 的股权。这一交易不仅为协信远创带来资金流入,郑州金融岛项目也能在东龙集团资源支持下,更好地推进后续开发运营。
上海领域支付 1.87 亿元,取得远创商管 100% 的股权、重庆远泽持有的重庆置尚 70% 的股权、协信远创持有的南坪星光商场 1076 个车位以及重整主体对重庆置尚及重庆新置尚的全部债权。商业管理公司和优质车位资产的注入,有助于上海领域拓展业务版图,实现资源整合。
国民信托支付 200 万元,取得重庆远沛、重庆远轩等多家企业股权。不同类型投资人进入,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对协信远创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与盘活。
投资人优势互补:
产业投资人上海领域和东龙集团,在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和资源,可对取得资产进行专业运营管理,提升资产价值。财务投资人国民信托,能从金融专业角度,为重整后企业提供资金运作、资本结构优化等方面支持,助力企业重建健康财务体系。
(二)费用与权益调整
破产费用与管理人报酬:协信远创等三十家企业破产费用预计约为 1.3816 亿元,管理人报酬预计 3500 万元。合理费用支出是保障重整程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成本,确保专业机构和人员在重整过程中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重生保驾护航。
小额债权人权益优先保障:普通债权金额在3 万元以下(含本数)的部分,自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 6 个月内以现金全额清偿。这一举措充分考虑小额债权人利益,小额债权人数量众多,优先清偿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重整方案人性化和公平性。普通债权金额超过 3 万元以上的部分,通过领受重整服务信托的信托受益权份额进行清偿。
(三)剩余资产处理:装入服务信托偿债
除上述投资人取得的资产外,剩余资产和负债将纳入协信远创重整服务信托,信托期限为 5 年。协信远创重整服务信托出资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汉威公司持有的协信远创 80.0099% 股权、绿地集团持有的协信远创 19.9901% 股权,在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调整为 SPV 公司持有。
SPV 公司持有的协信远创 100% 股权以及随同转移的协信远创等三十家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外应收账款等未被投资人取得或者未在重整执行阶段处置的资产为信托财产。债权人将持有信托受益权份额,有权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获得信托利益分配,也可通过转让信托受益权份额的方式实现退出。这种创新方式为债权人提供多元化退出选择,信托机构专业资产管理能力,有望在 5 年内通过资产处置、运营等方式,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提升债权人受偿比例。
危机初现:早在几年前,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趋严,协信远创资金压力逐渐显现,销售回款放缓,融资难度加大,但企业仍在通过各种方式维持运营。
申请破产重整:2021 年 10 月 1 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债权人对协信远创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和重庆海川企业清算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债权申报与审查:截至 2023 年 8 月 16 日,共有 5115 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债权,申报金额合计 928.6 亿元,经管理人初步审查确认的债权合计约 623 亿元。由于部分诉讼未决等原因,暂时未审查确认的债权总额为 25.49 亿元。管理人报请人民法院裁定的无异议债权总额为 318.58 亿元。
重整方案公布与表决:2024 年 3 月,《重整计划(草案)》公布,详细披露投资方案和资产处置计划。2025 年 4 月 17 日,该公司及旗下 29 家关联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表决通过,以 “双过半”(债权人人数过半、债权金额超三分之二)表决通过。
法院裁定批准:2025 年 4 月 21 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告,裁定批准《重庆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十家企业重整计划(草案)》,并终止重整程序,重整方案进入执行阶段。
(一)合理的资产剥离与重组策略
将核心资产分拆给有实力投资人,实现资产与债务有效剥离。不同资产包与投资人优势匹配,如东龙集团对郑州金融岛项目的接手,契合其在区域开发运营方面的资源优势,能快速推动项目进展,为后续偿债提供现金流支持。通过服务信托整合剩余资产,实现专业化管理和处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保障债权人长远利益。
(二)投资人的积极参与
三家投资人在资金、资源、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投入,是重整成功关键。产业投资人带来行业经验、运营能力和市场渠道,助力资产价值提升;财务投资人提供资金和金融专业支持,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协信远创走出困境。
(三)债权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重整过程中,债权人对重整方案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双过半” 通过表决,体现债权人对方案认可。方案充分考虑不同债权人利益诉求,小额债权人优先现金清偿,大额债权人通过信托受益权获得潜在收益,平衡各方利益,为重整成功奠定群众基础。
(四)专业机构的协助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和重庆海川企业清算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在破产重整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从债权申报审查、方案制定到与各方沟通协调,专业机构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重整程序依法依规、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一)为困境房企提供重整范例
协信远创破产重整成功,为众多陷入困境的房企提供可借鉴范例。在资产处置、债务重组、投资人引入等方面的操作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实践参考。表明在合理方案设计和各方协同努力下,困境房企有望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避免直接破产清算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影响。
(二)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重整,协信远创资产流向更有能力运营的企业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企业整合不良资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和土地资源重新进入市场,在新主体运营下,释放更大价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各方风险意识
这一事件让房企深刻认识到盲目扩张、忽视财务风险的危害,促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更加注重稳健经营,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在开展业务时,也会更加谨慎评估企业风险,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贷后管理,避免类似风险事件发生。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不少企业面临债务困境,选择了不同的应对路径。协信远创与金科、华夏幸福、粤泰股份等房企一样,都踏上了重整之路,但在具体操作和成效上各有不同。
金科在重整过程中,侧重于优化债务结构,通过与债权人积极协商,推动债务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短期资金压力,稳定资金链。
华夏幸福则凭借产业新城运营的独特优势,在重整时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优质资产,同时对业务板块进行深度整合,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
粤泰股份主要围绕资产重组展开,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项目,试图改善企业资产质量,恢复市场信心。
协信远创的重整方案则在服务信托运用上展现出鲜明的创新性。与上述几家房企主要采用债务延期、债转股等传统手段不同,协信远创将剩余资产装入服务信托,为债权人开辟了全新的退出与受偿途径。这一创新举措,在当前房地产行业重整案例中独树一帜,为行业多元化重整方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在困境中寻找更有效的重生路径。
此次 623 亿房企破产重整方案获批,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它不仅关乎协信远创自身命运,更对整个行业发展方向、资源配置、风险防控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在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各方应从这一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对此你们怎么看?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欢迎文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