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孩为自己办葬礼请朋友吃席?如此治愈心病,真还是非常罕见

姬鹏 2023-10-29 20:37:19

一条“25岁女孩为自己办葬礼请朋友吃席”的视频新闻引发热议。新闻的来龙去脉也不复杂,就是四川成都25岁的小汪(当事女生)为自己办了一场葬礼,还请了朋友吃席。小汪之所以这么做,就在于一方面她从小是留守儿童,不受家人关心,一直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也就是本来“很缺爱”,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半年前和恋爱3年的男友谈婚论嫁时,因距离太远,遭到父母反对而“断崖式分手”。

就此我们也能猜得出来,小汪大概是觉得自己活着很麻烦,想用一种方式跟过去告别。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当然小汪也说了,这场葬礼能顺利举办,主要也是因为朋友们很个性,同时也很理解她,所以才会顺利办完葬礼。

实际上,与其说小汪是给自己办了场葬礼,不如说她和她的朋友们共同营造出了一堂死亡哲学课。也就是说,比起她怎么平躺,仪式如何操弄,更为重要的是她的朋友们分享了各自想对她说的“真心话”。比如如何看待死亡,又如怎样面对烦恼。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话不办葬礼就说不成吗?理论上讲,肯定是说成的,但是对于陷入精神内耗中的人来讲,仪式感比讲道理更管用。当然,事实上真还是如此。正如小汪所说,仪式结束后,她觉得能把属于自己的席吃完,人生没什么遗憾了,也可以继续向前生活了。

这是个什么逻辑呢?有网友就比较直白地点明了其中的道理,意思“办完葬礼后的每天都是白赚的”。换成比较哲思的话就是“从今往后,要感谢生命的馈赠”。只是不管行为的内涵和行为指向如何积极,小汪为自己办葬礼请朋友吃席这件事情本身,还是比较超前的,甚至大多数人还是难以理解的。

不夸张地说,因为距离远她的父母都能拆散她的恋情,那么这样的事情传到她父母耳朵里,估计更会瞬间原地“爆炸”。但是这些重要吗?可以说也重要,也不重要。重要在于她终将也要跟自己的父母和解,不重要在于她现在主要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病,而不是在乎别人怎么想。说到底,先关照好自己,才有可能关照好别人。

所以顺着这个理路讲,她都可以暂时不理会父母怎么想了,还用得着管外人怎么想吗?就此而言,就算舆论层面很多人看不惯她,觉得很奇葩、很异类。但是只要她和她的朋友觉得很好,那就是很好。

首先,事情本身呈现出氛围是积极的、友爱的,甚至结果也是好的。其次、虽然说是葬礼,可更多是精神的葬礼,而不是实体的告别。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小汪的心病被治好了,这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是不是每个人遇到无法解脱的精神内耗,都要学小汪给自己办场葬礼呢?这个显然不是,因为人跟人就是不一样的,有人失恋了,吃顿大餐可能就缓解很多,但是有人失恋了,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像小汪这样的情况,总的来讲,还算比较好的结果。

因为关于人的精神内部纠缠,实在是太复杂了。就比如,网上有人整理出“如何停止精神内耗”的九大法宝(当然也有十大法宝、十二大法宝,总归讲得都差不多。):01停止后悔、02停止苛求自己完美、03停止思虑过度、04停止活在别人眼里、05停止反复犹豫、06停止陷入消极、07停止对自己设限、08停止自我攻击、09停止拖延。

具体单条法宝讲的是什么,其实字面意思已经表达了八九成,剩下的一两成想清楚想不清楚也没关系。因为停止精神内耗的重点是少想多做。因为人一旦陷入各种思绪,很容易陷入虚无,搞不好就会虚无变空虚,最后就是消极上头,干啥都觉得没意思,就连活着都是负累。

换句话说,小汪在给自己办葬礼前,可能就是觉得自己的过去很不幸,以至于都想否定未来。但是毕竟她才25岁,所以要想扭转消极的情绪,把过去的25年彻底“打包埋葬”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在掩耳盗铃,意思人怎么能彻底忘掉过去呢?除非脑子失忆了。

硬掰扯道理,肯定会觉得小汪和她的朋友们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有些道理总是要看结果的,尤其是一件事情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只要当事人觉得没什么问题,并且趋向是积极的、不违背当前公序良俗的,那么作为社会层面就要给予一定空间和包容。

因为只有社会层面给予了包容,“小汪们”才可能有机会重生。否则到处是挤压,那么最终的结果便是要真正面对他(她)们的葬礼,而不是摆个道场、分享想法、吃个假席那么简单。所以就算如此治愈心病非常罕见,但是也请收起你们的惊诧,默默地祝福小汪:活出想要的人生。

0 阅读:224

姬鹏

简介:书生之见,看事件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