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我妈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她常感慨说:你们这一代人真是太幸福了!
我们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馒头和鸡蛋,穿上新衣服。
和我们一比,你们现在每一天都是生活在蜜罐里啊!
我妈说的是客观事实,如今物资不仅极为丰富且触手可及,而且可选择的娱乐活动也多彩多样。
按理说,我们的幸福感应该很高。但实际上呢?
放眼望去,每个人脸上似乎隐隐只写着两个字:焦虑。
即将大学毕业的表妹告诉我,她打算去拉个双眼皮,听说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面试通过率;
同事张姐最近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也愁的焦头烂额,夫妻俩决定买套学区房,可资金缺口还差不少;
闺蜜沐沐近来频繁向我抱怨:眼看着三十了,还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知道某某吗?现在混得可好了......
如果仔细观察和感受,就会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焦虑:
容貌焦虑、年龄焦虑、身材焦虑、中年焦虑、健康焦虑。
从物质层面来说,我们确实很幸福,但内心深处,却被种种烦恼和困惑重重包围身心疲惫。
那么,走在人生的路上,究竟是什么阻挡了我们拥有和感受幸福呢?
01.幸福需要支点
幸福是什么?
它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定义虽然不同,即不论追求物质层面的幸福,还是精神层面的幸福,但不变的是:幸福需要支点。
比如说事业心强的人,往往事业取得成绩才能感受到幸福;
家庭观念强的人,往往家庭温馨美满才能感受到幸福。
然而支点能给人带来幸福,同时也能阻碍我们感受幸福,这还从人类的发展史说起。
人是群居动物,在群体中生活,从漫长的人类历史来看,一直遵循着优胜劣汰原则。
这意味着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只有具备优势的人才能生存下来,才能分配到更多的资源,活得更好。
但是所谓优势,是相对而言的,是在竞争中才能看到和感受到。
比如说,一个部落的首领,往往通过力量的较量而产生。
而一旦有了竞争,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较或对比就在所难免,在生存压力下更是如此。
所以,比较的基因深入骨髓,几乎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是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
有了人类文明,生存的压力有所减少后,人们可竞争可比较的方面就更多了。
比如金钱、地位、财富、美貌、学历等等。
能拿得出手的越多,人们心中的天然优越感就越强,越是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调配更多的资源。
这个时期,社会进程加快,人类的社会属性远远大于动物属性。
人类在主观上,意识到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诸多好处之后,比较就逐渐衍生出了攀比和炫耀。
实际上,现代很多人内心感受不到幸福,也是拜盲目攀比所赐。
这时,自我价值感低或不稳定的人在盲目攀比下,就会成为幸福的奴隶。
对此有个段子:老张辛苦干了一年年终奖发了2万,激动地计划着如何花用这笔钱。
这时,刷到同学李明的朋友圈:年终奖发了8万,可以换车了。
看到这,老张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内心的幸福感也消失了,再也高兴不起来。
正好老王这会打过来了电话,感慨单位今年效益不好,年终奖一分钱也没有。
老张听后忙安慰起了老王,内心却再次窃喜起来:和老王比起来,我幸福多了。
老张的幸福感,就像过山车般忽高忽低不稳定,是什么造成的呢?
从心理学来看,自我价值感取决于外界的人,比如拥有优越感或得到别人的认可,幸福感通常会飘忽不定,既不稳定也很难持续。
老张就是这样,他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比较,即外界,所以幸福感波动很大。
而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即一个人活着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而有价值的。
那么,他的幸福感比较稳定而持续,因为这种幸福感来源于源源不断地自我肯定。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机遇和机遇各不相同,合理的比较能让人认清自己的位置。
但盲目的比较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所以攀比是幸福路上的第一大敌人。
02.幸福需要多个支点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多。
我们的人生也被切割成了多面,比如家庭、事业、财富、兴趣、健康等等。
上面说到幸福需要支点去支撑,但如果仅仅靠一个支点,往往也是不够的。
首先,在追求单一支点的过程中,很长时间内假如处于没有优势或支点破灭的情况下。
我们就会难以感受到自我价值,内心容易崩溃和痛苦。
比如,把爱情当成人生全部的人,一旦失恋常常会痛苦到怀疑人生,甚至寻死觅活;
把工作当成生活全部的人,一旦遭遇职场变故,比如大批裁员,同样会痛不欲生。
还记得2018年,万达44岁女高管徐毓跳楼身亡的新闻吗?
她生前是南京万达茂项目的总经理,工作极拼命,常加班到夜里一两点,大年三十也只回家待了一个多小时。
当时有业内人士说,南京万达茂地处城郊,招商难度很大,“徐毓能圆满完成招商,确实很让人佩服”。
然而,公司会议上以业绩未达标为由,公开批评了徐毓,甚至有领导表露了撤换徐毓总经理职务的意思。
而后,就传来了她不幸身亡的消息。
不知道她内心究竟经历了怎么的绝望和挣扎,才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但一定和所有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却被全盘否定有关。
其次,即便在单一支点上达到了想要的高度,取得了绝对优势,人往往会陷入另一个痛苦的泥潭——空虚。
因为失去目标,自我价值感从巅峰跌入低谷,所以百无聊赖,幸福感就会呈现断崖式下降。
比如娱乐圈中明星频频被爆出吸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空虚无聊。
他们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财富、地位、名气已全部拥有,已找不到新的目标,或者说生活失去了动力。
实际上,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自然重心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这本无可厚非。
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想要同时把多个社会角色都扮演好,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单一方面的成就能大大提高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来源,但总体的幸福感却来自各个方面的平衡。
这就好比高考成绩,某一门单科成绩再好,即便是考到了满分,但只有别的科目整体不差,才能保证总分不低。
否则,只要有一门成绩低于及格线总拖后腿,总分也无法保证,还是会让人头疼不已。
所以,想要提高幸福感,就要增加生活的支点,不要把某一支点当成人生的全部。
比如,除了家庭和工作之外,挖掘一下自己的兴趣或潜力,增加人生体验。
03.幸福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人生的本质是“变化无常”,幸福也不会静止不动。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在经历过一场疫情后,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吧?
据美媒报道,这次疫情以来,美国中产阶级已受到重创,导致800万人返贫。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贫困率已经上升了2.4个百分点。
几乎达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贫困率最高年度增幅的两倍。
而日本的情况也没好不到哪去,不少年收入700万左右日元(约45万人民币)的家庭,收入降到了500万左右(32万人民币)。
想要保持原有光鲜亮丽的体面生活,已经变得不太可能。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产阶级尚且如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情况更糟。
近几年信用卡的普及各种分期消费的流行,让很多人极为享受提前消费带来的快感。
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月光族”,储蓄的习惯被弱化和漠视。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或收入锐减,而房贷车贷学费等生活支出却没有因此减少。
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一下子迎面扑来,打的人措手不及,用“压力山大”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
其实,即使没有这场疫情,谁又能保证我们在各自的人生主场顺风顺水,碰不到一丁点意外和变化呢?
所以,幸福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想要把幸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就需要我们做到一点:主动去活。
“主动去活”是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不卑不亢,主动去思考和追求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被事情推着走,逆来顺受、身心分离。
与“主动去活”相对应的是“被动活着”:他们相信命运在冥冥中已被注定,与其主动追求不如被动等待幸福。
如果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能在前者身上感到勃勃生机,而后者仿佛行尸走肉。
《秘密》一书中,认为你想要什么,吸引什么就会最终过什么样的生活。
因为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并把这一法则称为吸引力法则,认为它和万有引力一样,都是一种自然规律。
我们都喜欢李子柒的视频,那里面的生活就好像世外桃源一般让人神清气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在她的作品里,同样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情和生机。
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李子柒身世坎坷,从小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14岁那年,爷爷去世,她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
为了生活,她睡过公园长椅,啃过两个月的馒头,做过饭店服务员,还当过夜场DJ。
而后接触短视频,也是为了给自己开的淘宝店,做宣传增加销量。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没有得到过命运的眷顾,但是她却选择了主动去活。
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可能性,让自己的生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让视频拍出更好的效果,一次采访中李子柒说:
“最多的时候一个东西,我可能看过不下一百个关于它的资料,我有三个笔记本,里面全部都是记得这些笔记。”
从当初无人问津到如今被人追捧,她从不卖惨,也不轻易向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但却积极寻找出路,用努力和坚持,让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近,我想很大程度上和她“主动去活”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
你渴望拥有幸福吗?
如果想要拥有持续而稳定的幸福,那么就别寄希望于幸福从天而降,而是从抛去幸福的三大幻象开始吧!
相信幸福终会如期而至,不会遗漏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