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正在加速消失?

观察楼市的熊大 2024-02-13 10:23:12

转自大胡子说房

谁懂?这才年初二,我就已经在焦虑候补不上年后回程的车票了!

说来惭愧,因为对今年的抢票格外不上心,

年前那会儿,一直在候补却从未成功过的我收到了我妈的“关爱”信息:

——要实在抢不到的话就换妈买票上去陪你过年。

我心想不至于不至于!手指却诚实地点开软件一顿划拉,目之所及处连来的票都没剩下几张了。

我还不死心,才去扒拉了下今年“反向春运”的数据,好吧,是比想象中的要猛:

光是广东地区的各大火车站,在春运的前五天(1.26-1.30)到达旅客就累计达到了438万人次,同比增长8成以上;

且这些到达客流以旅游流、探亲流为主,主要流向广州、深圳地区。

而据交通运输部预测,2024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90亿!难怪老早就看到有人在开聊“返乡置业”和“春运浪潮”这两个每逢佳节必重提的老话题了。

那么值此佳节,我也浅跟下风,不过会把这两个话题作为引子,再去跟大家探讨“反向春运”这一现象背后的趋势:

假设,我们现在就身处2040年的年关,而最早的80后也即将迈入“6字头”的年龄大关;

那么你认为,同样作为最早一批进城打工的这部分群体,他们还需要再提前返乡过年吗?

或者说到那会儿,他们还有乡可返吗?

春运,又是否真的会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加速,而彻底消失?

那就先来看看大家今年对于“返乡置业”的普遍意向。

前几天,58同城、安居客刚发布了《2024春节置业意向报告》,我大概捋了捋,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可以买,但不会回家买。

数据显示,有46%的受访者选择想在工作城市买房。

你可能会说,那还有54%呢?

不好意思,这54%里头,有一部分也是想买在老家的省会城市或者周边城市,而剩下的那14%才是真正选择了要返乡置业的。

至于选择的原因,这14%的人里,“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家人”这一条的占比就高达68.8%。

像我哥前两年不就是,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三世同堂合家欢,在房价最高点的时候抱着捡便宜的心理在老家买了第一套房。

然而风水轮流转,时间线拉回今年,他偷偷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已经变成了“早知道就不买了”。

想当初信誓旦旦签下的那一纸合同,现在不仅首付都跌没了,连居住属性都名存实亡。

没办法,是我哥太低估了我二伯父和二伯母“愿意留守家乡”的耐受力,更高估了自己跟我嫂子在工作之余还能分散到孩子身上的精力。

犹豫良久,还是选择在上海又租了个大一点的房子,把老两口接过来,既排解了远在异乡的思念,又能有空帮忙照看小孩。

看上去挺两全其美的,然而我请问老家的房子呢?

事出绝非偶然,我哥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

前几天跟我们公司的主播还在聊,他说他的粉丝群体现在就普遍在焦虑着同一件事情

——就是“养儿防老”这件事在未来似乎越来越难实现了。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因为子女无可避免地向往到大城市里去打拼而变成“留守父母”,可能也就一年一度的春节和国庆还能盼来团聚;

其他时间里,多的是分离带来的代际隔阂和孤独感。

所以自然也就出现了更多像我二伯父二伯母这样所谓的“老漂一族”。

早在前两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就有显示,我国的随迁老人近1800万,这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这类“老漂族”的比例只会更高。

让我想起还在当中介那会儿,在深圳的某公务员小区里等客户看房时瞎逛,看见清一色的老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在楼下晒衣服聊天,还纳闷他们咋能做到毫无语言沟通障碍的,再定睛一看才发现其实是在跟不远处玩闹的孙儿孙女说话。

好家伙,没能在家乡本土传承文化,在异乡也一定要传承下去是吧?

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说为什么“反向春运”在未来可能会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且被广泛接受。

而随着老一辈们也在迭代,可能真到最早进城打工的那一批80后,他们也开始晋升成为爷爷奶奶辈那会儿

——“乡愁”这个独属于大城市的奢侈品,就只会永久留存在一代人的记忆里、以及余光中先生的诗里了。

不说别的,你就猜为什么从去年开始,上面有大的救市动作也都是一直围绕着超大、特大城市这两个名词在转?

你再猜为什么我妈会自己主动提出来我工作的城市过年?顺便透个题,我妈她可是典型的潮汕人。

怎么说?就是外地人刻板认知中的像“封建传统”这一类的修饰词都可以用到她身上的那种典型。

——逢年过节不着家?哦,那约等于上学时逃课去网吧,斩!

现在,别说我妈了,去年拜年路过我哥家的时候就吃了个闭门羹,后面打电话才知道是举家都留在上海过大年呢。

所以,这就是答案——“反向春运”的趋势下,未来城镇化的速度也一定是越来越快的。

而到城镇化率越趋于往发达国家80%这个基准线移动的时候,春运这个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消失掉。

也算是把“春运”这二字背后的经济本质彻底暴露出来了:发展不平衡嘛。

且这种不平衡,未来只会更夸张,毕竟以前咱聊的可能还只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而现在我们在讲的却是——城市竞争。

其实早就开始了,你看早些年我们看的是“抢人才”大战,而现在是“抢人口”大战,

相当于谁能抢到人,谁的未来就还有大发展;

包括去年火起来的淄博和哈尔滨不就是,其实依然是文旅方面的抢人,虽然人家抢的是流动性人口。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正式到来,未来大城之间的竞争也一定是趋于白热化的。

而每一个站在关口选择的人,等于都在押宝未来的发展。

有人还说,今年这场提前返乡的浪潮,是经济的晴雨表。

没毛病,毕竟现在很多人是找不到工作,大街上随机抓几个应届生问还都是难言的“毕业即失业”的心酸,那确实是只能先回家躺会儿,年后再作打算。

然而就像经济不可能会一蹶不振,我们城市化的进度即使在未来有放缓的迹象,也绝不会斩断“优胜劣汰”的这个趋势。

像2008年广州火车站那种壮观但残忍的春运大潮,不仅很难再重现,还会走向消失。

也可以说,“反向春运”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竞争的终局。

也会有更多的人在春节期间滞留在大城市里,但这不是出于被迫,而是自愿。

这一点从更多的农村人口逃离乡村,选择来到城市过年开始就可见一斑。

记得19年还没开始疫情那会儿,有部很火的叫《啥是佩奇》的网络短片不就刻画了这种现象

——主角的老爷子被儿子叫进城里过年,儿子开了辆大中华去接他。

虽然没人家开宝马奔驰的耀眼吧,但也可以看出在城里算混得不错的。

所以这背后还指向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你在大城市有没有房?那没有房的话又有没有车?

我当然不是说一定要有,只是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你上有老下有小还想要实现反向春运的现实:

要么支付往返的机票,要么有车去接送,要么有房给人住;

可以说,这哪一项放到普通农民工或才初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身上,都不会是一件轻松事。

所以我也看到有人在说,为什么明明城镇化越来越好了,可更多的年轻人却越不想生孩子了呢?

因为这个年代,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养儿防老”,然而现实却是,年轻人大部分都自顾不暇;

就算把双方父母接到自己可能不到100m²的房子里住,大部分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照顾他们。

更别说像我哥一样,还需要仰仗下我二伯父他们带孩子的,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自己的父母基本别想指望自己防老了;

好,那么直接进一步推论自己生娃更防不了;

甚至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失业的失业负债的负债,有的还要倚仗父母的钱才能够生存,指望他们能不啃老都算谢天谢地了!

但无可否认的是,“反向春运”还是说明了城镇化是在进步的;

只是要到发达国家的程度,我们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你问我何为城市竞争的真相?我认为,先天的优势有时候要远远大于后天。

简单来说,就是拼产业拼人口都不如先拼区位。

像那些地理学得好或者每天开车绕城市三周跑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座城市的价值能不能脱颖而出。

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前段时间得空跟朋友一起去听了场脱口秀,刚好有个脱口秀演员讲到这一年来的经济形势,说下晚班回家碰到的滴滴司机都开始各种感慨冷暖自知,但其实中心思想就一个:

我要去大城市拉客赚钱!

这个感慨出自于他在三四线小城开了快半辈子的计程车到头来却发现冥冥中不知被吞吃了多少汽油费。

直到偶然的一天去到大城市做代驾,才知道还是太高估了小城的人和路,好不容易接到一单,结果开车去接客上车这一趟的距离都要比送乘客到目的地一趟的距离来得远。

按司机的话来说,不仅赚得少,这汽油费还奢侈地花了这么久,实在不值。

反观一二线城市,可能只要稍微往高铁站和机场附近转转,单就该来了。

这就是城市分化的终局,是城市竞争的结果。

好了,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我想跟大家去展望到2040年我们的城市化进展?

是因为到那时,可能乡愁真的就不会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了,我们跟母亲也不会再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而如果这种现象将会成为未来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今年还听见越多的人在说,怎么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

可不嘛,都快忘了多少年没认真地守着电视机看春晚了。

关键好笑的是,好像春晚就是从大家一致决定不看的那年开始变得难看的。

当然这也只是整个过年链条中的一部分,还有穿新衣、放鞭炮、吃席、串亲戚和收红包......

这一切在很多人小时候都喜闻乐见的东西,却似乎也都在随着“长大成人”这个逃不过的魔咒而变得寡淡无味起来。

我想了想缘由,大概是因为回家过年对我来说也开始祛魅了。

这几年的城镇发展确乎有点超乎想象地快,我待的这十八线小城都难得的迎来了打卡地,到处都是从小红书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以至于我每次回去路过那建筑物时,都想不起来当初五岁见到它时该是什么模样。

哎,太念旧的人就这点不好,当然我也无可否认城市更新的魅力。

好了,其他话不多说了,年初二,大家应该现在都还在拜年的路上吧,还是今年也跟上了“反向春运”的潮流,留在大城市里过年呢?

不过不管有没有回家过年,也都别忘记给家里人发个大红包~祝他们也祝自己一句:心想事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