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了,感觉这种比喻非常的贴切。文学是一颗种子,把它根植在孩子心中,有一天它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其实,在写作上,自己是走过不少弯路的。在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几本书。能够看到的书很少。第一次写作文,自己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形容机器的声音。然后去问姐姐。姐姐告诉了我一个词,轰隆隆。就是这个词,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原来文字的声音可以具有如此的美感和可视感。

文学是一颗种子,从小就要开始认真地浇灌。
没有书相伴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因为书里的那个广阔神奇世界永远的错失了。而从小能够接触到很多的书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因为书会给孩子打开一个无比神奇的世界。书里有现实中难以体验和经历的乐趣。它们带着幼小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如同身临其境。


每一本书赋予我们的启迪和智慧都是不一样的。给人的滋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教会我们善良,有的教会我们要富有同情心。有的是勇敢,有的是自信。通过读书,各种美好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在不同的故事和书里,孩子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感受力也会随着读书的数量水涨船高。
文学有赖于想象。文学是一门关于想象的学问。读书读得多了,想象力也在无声无息中逐步构建。读书多的孩子,想象力是无限拓展的。孩子的头脑里会有无数的奇思怪想。这些奇思怪想是他们对世界的思考,对世界的疑问。孩子的大脑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背后就是无穷的想象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和现象,在孩子眼睛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颗种子能有多大的力量?时间会告诉我们。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文学的种子来源于耳濡目染的那些故乡故事。文学的种子埋在幼小的心灵里,在心灵的土壤上一点点的生长,破土而出,沐浴阳光雨露,扎根土地。终有一天,它会长成一棵直插云霄的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