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事: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封顶

桥梁杂志 2024-05-29 11:01:34

01

世界级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鄂州侧主塔封顶

5月26日11点28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到位,湖北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率先封顶,为主桥猫道架设、主缆牵引奠定了基础。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位于襄樊-广济地质断裂带边缘,其中8根桩基穿越断裂带。地质断裂岩石带具有软硬不均的特点,其中上部地层为糜棱岩、软烂多空洞;而下部地层由于受板块挤压影响,岩石强度随着深度从30兆帕飙升至120兆帕,相当于在地底“切钢片”。为攻克这种特殊地层桩基成孔难题,建设团队使用了国内最大的SWDM1200型旋挖钻,并研发出“混凝土回填造壁+超级旋挖钻+特殊改制钻头”的分级钻进工艺,为大桥夯实了“底盘”。

大桥主塔采用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它就像一个空中的“竖向移动工厂”,具有钢筋部品辅助调位、多泵管集成自动布料、全封闭智能养护等功能,能实现大桥主塔的“流水线”生产,大幅提升桥塔的建造品质。所研发的自动布料机,通过两条可以旋转伸缩的“机械臂”进行混凝土浇筑,不仅大幅节省了塔顶空间,也让混凝土浇筑更便捷,保障了施工的流畅度和安全性。项目团队在湖北省首次使用钢筋部品工艺,并研制出的专属胎架,不仅能大幅提高安装效率及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还能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降低安全施工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大桥主塔塔壁超厚等结构特点,对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提出了超高要求,项目团队应用了国内首个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系统——“混凝土云工厂”,可以实时监控原材料的入场进仓情况,从源头保障了混凝土的生产品质,还能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性能指标参数,随时为混凝土“把诊问脉”,守护大桥的健康基础。同时,施工人员还在大桥内部铺设了总长度达42公里的冷却水管,并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入模到浇筑的温度,做到全过程防裂管控,实现了主塔混凝土“0”开裂,确保了大桥的施工品质。(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02

“牵手”成功!乌蒙山大桥双幅主拱圈顺利合龙

5月27日,随着最后一个节段安全平稳吊装至左幅主拱圈预定位置,纳晴12标乌蒙山大桥左幅主拱圈顺利完成吊装,随后经过数小时的背扣索张拉、线形调整、合龙段安装焊接等工序,合龙段与两岸已安装节段焊接连成整体,至此,乌蒙山大桥双幅主拱圈顺利合龙。

乌蒙山大桥共有62个拱肋节段,其中最长节段为24.34米,最重节段达282吨;此次左幅主拱圈吊装节段长19.89米,宽3.78米,重240吨。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乌蒙山大桥主拱圈吊装任务,建设团队实施科学统筹,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强化吊装过程监测,对施工过程中吊具、跑车、塔偏、索力、卷扬机电机工作健康状态等关键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测和超值预警,实现施工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和云平台展示,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

建设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与时间赛跑,利用白天塔吊+工作天线配合转运材料,有效避开夜间混凝土浇筑时在狭窄施工区域交叉作业;通过设备的调配使用,建设团队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所有节段的预制,并顺利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右幅主拱圈中箱顶底板施工。

伴随着双幅主拱圈合龙,大桥总体施工进度达到74.59%。接下来,大桥建设将由拱圈吊装施工完全转入拱圈中箱现浇施工及T梁预制、拱上立柱、系梁、盖梁等施工,开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建设团队将持续加强施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全力保障乌蒙山大桥建设有序推进。(来源:贵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03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南副桥桥面板架设全部完成

5月25日,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南副桥3736块预制桥面板架设全部完成,标志着南副桥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即将进入护栏安装、机电交安等附属工程施工。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规划的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之一,全长21.655公里,其中黄河特大桥作为本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总长15.223公里,为目前黄河上在建最长的公路桥梁。2024年2月29日,项目顺利完成全国最长连续顶推——3400米的钢梁顶推施工。

黄河特大桥建成后将安罗高速等项目连为一体,形成一条北接河北雄安、南连湖北武汉的重要通道,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04

咸九高速十八潭大桥左幅中跨顺利完成合龙

5月2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咸九高速十八潭大桥左幅中跨顺利完成合龙。这座连续刚构桥的如期合龙,宣告咸九高速全线全面贯通,为该路2024年底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十八潭大桥位于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内,连接着九宫山1号隧道与九宫山2号隧道,为分离式布置。大桥全长537米,桥址横跨景区内十八潭景点,地形陡峭、竹林密布。进场之初,大桥原设计全部采用30米预制T梁架设,经项目现场调查并综合景区内环保要求高的特点,经与设计院等多方单位沟通,将横跨景点部分优化为45+80+45米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降低了施工对景区的影响。

作为全线唯一一座悬臂施工桥梁,十八潭大桥地处景区林海。该桥开工建设以来,建设公司坚持从多个方面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他们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派驻安全人员对现场施工全程盯控、跟班作业,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创品质工程为基础,强化细节管控,严格落实养护措施,全面争创精品工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咸九高速绿色工程、“口袋公园”、智能建造等受到“一带一路”国家关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有关人员先后组团到咸九项目学习观摩。

咸九高速建成通车后,从湖北咸宁通山县到江西九江武宁县的通行时间将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一个多小时左右,对改善鄂赣革命老区交通出行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05

漳汕高铁东山跨海特大桥全线首个桥梁桩基开钻

5月24日,漳汕高铁福建段东山跨海特大桥全线首个桥梁桩基动工开钻。

当天中午,经过一个小时的施工,桩孔直径1米、桩基深度40米的首钻顺利达标完成,标志着9.52公里的东山段二台四线的高速铁路建设施工拉开帷幕。

漳汕高铁福建段东山跨海特大桥全长20.262公里,此次开工的东山段需要钻2623根桩基,施工地质复杂,桩基大部分在海上。据介绍,东山跨海特大桥穿越八尺门海域,包括养殖区、地下孤石、滩涂区等,地质条件复杂,从钻孔到灌注大概需要8个小时,建设团队采用旋挖钻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据了解,漳汕高铁为国家规划的沿海高铁通道宁波至广州高速铁路的重要一段,全长176公里。其中,福建段长127.2公里,广东段长48.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漳州、东山岛汕头等7座车站,建设工期4.5年,预计2028年下半年建成通车。漳汕高铁建成后,将打通东南沿海高速铁路客运通道的关键节点,成为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交流的主通道。(来源:福建日报)

0 阅读:42

桥梁杂志

简介:促进科技发展,传承桥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