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和大家讲述这个悲伤的故事。
事情要从4月11日晚说起,小红书网友蟹某某发布一篇绝笔书,表达了想要随妻子离去的想法,随后失联。

网友们看到后很着急,纷纷留言让他别想不开,有人拨打了深圳的110报警去救他,大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要挽留他的生命。
一天之后,4月13日晚,蟹某某的绝笔信在其主页消失,就在大家以为他已经转危为安的时候,他的账号更新了。
内容是蟹某某弟弟发布的,蟹某某已去世。

蟹某妻子在去年12月离世,此后他一直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思念,从未断更。这位痴情的丈夫,最终选择以生命为代价延续爱情。
翻开蟹某的主页,点点滴滴,全是关于和妻子在一起的回忆。无论是生前,还是妻子离去之后,他执着地记录着,将爱融入所有日常。


因为妻子是佛教徒,他尊重并信仰着妻子的信仰,在出殡的那天,有一只飞蛾落在他身上,他深信那就是妻子的化身。
他记着妻子所有的喜好,爱吃的外卖,爱喝的奶茶,喜欢的口味,中意的颜色…
字里行间,满是遗憾和心酸。

妻子离去后,他在他们的房间里仔细搜索着关于妻子留在世间的所有痕迹,梳子上的头发,指甲钳里的指甲,一起去旅行的票根…
她走了,但是他们的记忆依然鲜活,霸占着未亡人活在人世间的每一分,每一秒。

他执着于记着妻子在世时所有的细节。
其实从很多动态都能够看出来,他可能已经陷入深深的抑郁中,但他无法自救。

妻子离去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期待仿佛也一同离去了。
思念没有尽头,一切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他唯有盼望着梦里能够与她相遇。

每一篇笔记都是关于回忆,让人不忍卒读。
笔记下面,留言最多的是同样失去亲人的那些人。有的像他一样失去伴侣,有的是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有的刚刚没了父亲或母亲,大家相互倾诉,也一起打气,希望能够共同度过这“艰难的人生”。
在知道他最后一条动态下面的评论中,有遗憾惋惜,有难过悲伤,也有人理解并懂得他的悲伤,尊重他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显示,丧偶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严重心理创伤之一,其痛苦程度甚至超过离婚或失业。
妻子的突然离去,蟹某某仿佛生命的一部分已经被抽离,从他的动态可以看出,他的PTSD已经很严重了。
《自然・人类行为》2025 年最新数据表明,丧偶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比已婚者高出 64%,且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这种创伤不仅是情感的断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彻底解构。
蟹某某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现象。妻子离世后他的生活瞬间失去支点,他高强度地去追忆和痛苦,本质上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殉情做心理准备。这种「幸存者内疚」引发的躯体化反应,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本质上是心理创伤的外在显现。
更值得警惕的是,丧偶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往往处于崩溃边缘。
蟹某某的堂哥在他弟弟发布的那条讣告下留言,很遗憾没能早点察觉。其实像蟹某某这种情况,独居,且没有向外界求助的明显意愿,家人如果不知道他社交平台账号发布的内容,或许是很难察觉的。
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仅有 9.5% 的抑郁障碍患者接受过专业治疗,而丧偶群体的求助率更低。他们往往因「生死大事,别人无法理解」的观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种社会认知的盲区,使得许多丧偶者在痛苦中独自挣扎。
有的会像蟹某某一样,殉情离世。
站在2025的春天目睹这场爱情神话,我不想把它简单归类为“悲剧”。总有大师告诉我们,要将爱情视为生命的锦上添花而非生存必需,但永远会有人为爱赴死。
从另一层面来看,蟹某某的离去,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会唤起一部分人对生命认知的觉醒。
我们建立起更完善的心理支持网络,或许能避免更多为爱殉情式的悲剧。爱是美好的,不应以死亡延续爱情,让爱成为照亮余生的光,也是一种选择。
这些对蟹某某来讲都不重要了。希望他能安息!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愿卿贪恋彼岸花,黄泉重逢永不离
不要发这个
戏里看过“负心汉”,世间更有“痴心男”。
你说你爱她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我哭了很难过。如果有来生,愿你们再重逢。
爱她有很多种方式,却选择了最蠢的方式。自己可以一了了之,但自己的父母呢?要是他们受不打击,也没几个年头了。好好的活着,孝敬她父母才是对她最好的爱
完全是中了伪佛教的毒!
这是他的全部
前些天不是还报道有个女的殉情吗????
你的心里难道除了你爱人,就什么都没有吗?你父母怎么办?如果你爱人还活着,她肯定也希望你把孩子带大,帮忙照顾好她父母
尊重你的选择
这个应该不算殉情吧,抑郁症吧
信佛,不自杀。
如果都像他这样一生这么不顺利,走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让爸母怎么接受?
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人生世事无常
男人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