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所以怎么将AI应用到自己所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打工人在焦虑,企业同样也不能免俗。无论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先把AI用起来就成为了相当多企业的共识,比如扎根于游戏设备领域的雷蛇(Razer)就是一个典型。
日前雷蛇方面宣布推出AI驱动的游戏开发平台WYVRN,其核心卖点是向开发者提供了基于AI的 QA(质量保证)测试工具AI QA Copilot。据悉,AI QA Copilot可自动检测游戏错误、崩溃,也能跟踪帧率、加载时长、内存使用情况等基本性能指标,并会自动生成详细的报告,让测试人员更专注于玩法优化与人工复核。
WYVRN还提供了定制化的测试脚本模板,可显著提升错误识别效率、缩短测试周期,加速游戏的上市速度。根据雷蛇方面的说法,与手动测试相比,AI QA Copilot可以多识别出20%到25%以上的错误,这将让QA时间缩短50%,并节省高达40%的成本。
以往做鼠标、键盘、耳机的雷蛇,现在出了个由AI驱动的游戏QA测试平台,从面向C端的消费者到面向B端的开发者,这步子跨似乎得有点大。
事实上,雷蛇这次推出的WYVRN确实找准了当下游戏行业的痛点,毕竟在游戏这样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的赛道,QA测试偏偏是一个被相当多开发者忽视的环节。
QA测试作为检验游戏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目的就是确保整个游戏研发生命周期的过程符合既定规范,让游戏免受任何可能对玩家体验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么理论上相当重要的QA测试,为什么大多数游戏厂商却不太受重视呢?
其实,这是因为要建设完善的QA体系需要花费不小的成本。由于游戏是一个强调互动性、且非标准化的内容产品,所以不同的玩家体验游戏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这就导致游戏厂商必须雇佣专门的QA测试人员来手工测试游戏的质量,而且测试人员还需要懂游戏。比如,QA测试不仅仅只是玩游戏,还需要剖析游戏的系统,了解各系统的关系及优缺点,并跟踪分析相关数据。
建设一支QA测试队伍不仅有人力成本,还有培训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只有腾讯、网易这种游戏大厂,才会专门组建用于QA的游戏评测中心。再说了,在此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游戏市场的整体情况是供给充沛,但发行平台有限,每年因为找不到发行而“凉凉”的游戏更是不计其数,所以许多游戏厂商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打磨游戏。
当然,让QA被冷落的核心原因是“热更新”(Hot Update)技术的成熟,这一技术通过动态下发代码,可以使得开发者在不发布新版本的情况下,就修复BUG和带来新功能,从而实现不用重新获得应用商店审核情况下的更新。有了热更新,即使游戏出现了BUG,游戏厂商也能即时更新补丁。
大家熟悉的“不停机更新”,就是热更新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它的存在使得游戏厂商不再对BUG束手无策。如此一来,游戏厂商漠视QA、而为产品埋下的雷,也就有了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然而热更新终究还是会影响到游玩体验,频繁使用也是有代价的。
雷蛇此次推出的AI QA Copilot主打用AI来代替人工,思路就是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降低QA的成本。AI QA Copilot就是借助AI大模型,训练出一个测试Agent来模拟真实玩家的行为,包括操作、交互和决策等,同时Agent也能自主执行测试任务,包括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脚本等。
那么一个原先专注游戏设备的硬件厂商,为何会主动介入软件领域呢?这是因为鼠标、键盘等游戏设备,已经处于衰退状态很久了。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ircana此前在3月中旬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美国市场电子游戏游戏配件的总支出下降了8%,已降至2.2亿美元。
键鼠、耳机等配件销量下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PC市场本身也在衰退。据IDC的《全球季度个人计算设备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传统PC出货量同比下降2.4%、达到6880万台,并且大部分需求仍集中在入门级产品。
随着此前疫情时期的红利消退,而且大量更新电脑的消费者往往购买的还是入门级产品,并非专门为游戏打造的高性能PC,就直接导致了游戏PC市场需求的下滑。与此同时,电竞行业近年来整体也在走下坡路,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时游戏配件的销售情况自然就好不了,所以雷蛇需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事实上,软件业务一直是雷蛇方面想要叩开的市场,他们此前就尝试过做数字游戏分发的雷蛇游戏商店,以及试水游戏支付业务Razer Pay服务,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此AI就是雷蛇盯上的新赛道,但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