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自我,清醒快乐的地活

鹰哥爱写文 2024-04-29 09:49:39

​《清醒地活》作者:迈克·辛格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清醒地活》,它的副标题叫作“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突然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被卡住了,总是过不去那道坎儿,就像一张坏唱片,总是在某个点上循环,原本优美的乐曲变成了无法入耳的噪声,而我们则深陷其中,痛苦、烦恼、悲伤,却无法动弹。

这种被卡住的感觉的确很痛苦,但在智者看来却并非坏事。国际著名的瑜伽和冥想大师迈克·辛格曾说过,被卡住可以促使我们展开怀疑、反思,并有机会迎来自己的觉醒时刻。唯有觉醒之后,我们才能摆脱浑浑噩噩的轮回之苦,才能清醒、自由而丰盛地活下去。

迈克·辛格自己就是一个觉醒者。那是在1971年,他还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突然某一天他内心深处的“自我”觉醒了,这场顿悟给他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后来辛格创建了一家瑜伽和冥想中心,用自己的智慧帮人们觉醒,并体验觉醒后自由而丰盛的人生状态。

为了帮到更多的人,迈克·辛格还撰写了《臣服实验》《不羁的灵魂》《清醒地活》等多部作品,来分享自己的感悟。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清醒地活》这部作品,来察觉并摆脱那些束缚我们心灵自由的障碍,充分释放内心深处那磅礴无尽的自我力量。

是痛苦的纠结者,还是理性的观察者

辛格认为,束缚我们心灵自由的最大障碍就是精神内耗。举例来说,有一天你正在开车,突然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天呐,我不是该给老板打个电话吗?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他一定气死了!快停车!”可另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不行,你现在得赶去客户那儿,不能停车……”

等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晚上临睡时,第一个声音再次在脑海中响起:“你现在可不能睡,赶紧给老板打个电话!白天开车时你没打,现在该补上了吧!”可几乎同时,另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现在这么晚了,打扰老板不太合适吧!还是明天再说吧!”

不过,因为心里装着这件事,你怎么也睡不着了。你辗转反侧、疲惫不堪,可脑海里的两个小人还在吵,一个指责道:“就一个电话的事儿,你就非得往后拖吗?这拖延症真是不可救药!”另一个则反唇相讥道:“你真啰嗦,我现在一点睡意也没了。明天还有个重要的会呢!”

这就是常见的“精神内耗”状态,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这样的体会。对此,著名作家余华说得很生动,他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心里的戏太多。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那么,面对这种精神内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脑海中那两个吵架小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又是谁听到了两个小人的吵架声呢?如果说吵架的那个是“我”,听的人也是“我”,那这场自问自答,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而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认真思考,就意味着我们逐步走向觉醒。

在书中,辛格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他认为,那些喋喋不休的小人不是“我”,而是我们大脑幻想出的很多假象。真正的“我”只是那个坐在旁边,能听到小人吵架的那个人。

平日里,我们大脑幻想出的很多假象是负面的。它们总会忧心忡忡地说这不行那不行,揪着我们过往的错误不放,对未来也不太乐观。因此,我们大脑中的那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内在能量也被大量消耗,整个人疲惫不堪,灰心丧气。辛格认为,这就是我们觉醒前被卡住的模样。

那么,我们该怎么从这种精神内耗的状态中醒过来呢?答案就是在两个小人吵架时不要陷进去,而是做一个客观理性的观察者。具体来说,我们要意识到不管小人讲什么都是幻象,都是“真正的自我”正在听的一场戏而已。对听众来说,再热闹的戏,曲终人散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再举一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现在你抬头看,能看到书桌上摆着盆栽、照片和书。如果有人指着它们问:“你是其中哪一个呢?”你肯定回答:“哪个都不是,我是看着它们的人!”同样,我们脑海中的声音就像盆栽、照片和书一样的客体,而我们则是能够感知到它们的主体。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能够做到“听而不闻”,也就是说尽管能听到这些声音在脑海里响起,但不要去辨别它们再说什么,也不要去评判是非对错,不要让它们扰动内心的安宁。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声音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只会让我们心烦意乱。

不过,讲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这些声音没什么意义,那它们为什么要存在呢?对此,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声音只是我们释放情绪能量时的副产品,就像水烧开时水壶会发出尖锐的哨声。所以当我们紧张、害怕或生气时,大脑里的小人就变得格外活跃和话痨。

除此之外,脑海里的这些声音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外部世界,进而获得更多的虚幻的安全感。比如冬天外出时,脑海里的小人会自言自语道:“这天可真冷啊!”但接着它又会说:“别怕,再过一会儿就能到家了!”

这就是内在声音能提供的慰藉。虽然它无法让外边的气温变得温暖宜人,但它能把力量灌注到我们的内心世界,推动我们加快脚步赶回家中。所以,辛格说,人类擅长通过内在言语,在内心“重塑”外部世界,进而制造一个能掌控全局的假象,让自己安心地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总而言之,大脑之所以不停地说话,其实是要制造一些幻象,在我们脆弱的心灵与残酷的现实之间构建一道缓冲。但幻象的力量终究有限,所以,与其假装岁月静好地沉睡其中,我们不如睁开睡眼认清现实,激发内心深处那强大的潜在力量。

勇敢拔除内心的荆刺

前面,我们提到,当人体的情绪能量充沛时,这股能量就会像水烧开时,水壶吹哨那样,也会在我们脑海深处爆发争吵。

那么,这种能量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有时我们能感受到这些能量的存在,有时却觉得自己被掏空、被耗尽,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呢?

辛格认为,我们人体的情绪能量是一个无形的循环系统,在古老的中医里叫作“气”,在瑜伽中被称为“沙克蒂”,在西方被称为“精神”。它不会被耗尽,也不会被掏空,但在流动中会被堵塞、卡住,而堵塞这股能量循环的罪魁祸首就是“心结”。

那为什么心结会堵塞能量的流动呢?这就要讲到大脑的认知原理了。我们的眼耳口鼻等感官会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然后将其转化为情绪能量信号,并通过神经电脉冲传输,在脑海中呈现出种种印象。

换句话说,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其实就是一个能量进入人体的过程。

这个过程原本是很流畅的,人们回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但如果它们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尤其是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我们的身体就会开始抗拒,不允许它们通过。此时,这些能量就会受阻打结,如同小溪中被投入很多大石头,人体的能量循环就被这些心结堵塞了。

如此一来,这些心结就变成了扎在内心的荆刺,时不时就会被触发,引发疼痛。在书中,辛格还举例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如果你的前女友曾开过一辆蓝色福特,多年后,你突然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同款车。尽管它只是一闪而过,但它会引发你对旧日场景的回忆。这时,那根“荆刺”就被激活了,你嘴里发苦,心痛得缩成了一团。

事实上,这种心头扎刺的痛苦比手臂上扎刺要严重得多。我们的手臂上扎了根刺,哪怕轻轻一碰都会痛得钻心。那么,此时我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保护好手臂,不要碰到那根刺;二是忍痛把这根刺拔出来,永绝后患。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方式会大不相同。

如果选择第一种方式,那么我们的生活重心就会发生改变,变成了保护这根刺不会被碰到。于是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外面散步,必须戴上特殊装置,睡觉时才能翻身,或者和亲人拥抱。为了让特殊装置正常运作,我们又不得不改造自己的床,甚至家和办公室的其它设施。

表面看,一切似乎都奏效了,这根刺被保护得很好,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事实上它却主宰了我们的一生。它影响了我们的很多决策,要去哪里,和谁在一起,做什么工作,住什么房子,睡什么床等等。总而言之,我们的人生被这根荆刺所绑架,它成了我们存在的重要意义。

同样,心头的刺也会“重塑”我们的人生,比如说孤独感。因为不想触碰“孤独感”这根荆刺,我们就得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不去那些情侣们喜欢约会的地方,不去热闹的餐厅等等,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更多交朋友的机会,更没办法突破孤独感的束缚。

而且,在“保护”孤独不被触碰的状态中,即便我们能有幸遇到个知心朋友,那结局同样不容乐观。因为孤独的人更渴望友情和爱情,更容易对朋友产生依赖,所以会时刻注意对方的反应甚至刻意讨好,因为对方的一举一动而焦虑失眠。于是更多的问题开始涌现,事情变得日益复杂。

这就是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与其让这些荆刺绑架我们的生活,不如干脆把它拔出来,以彻底解决问题。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荆刺的存在,认识到它们只是我们“脑海里的吵架小人”,是外来的客体,而作为主体的我们是可以把它们拔除的。

我们还以那辆蓝色福特为例,看看如何清醒过来拔刺的。在路上正常驾驶时,你看到了一辆蓝色福特。你想起了前女友还有那些伤心往事,心情立刻低落了下来。你以为以前的事都被忘掉了,但事实上它们变成了扎在心底的荆刺,现在被狠狠地触碰、激活。

这样的经历固然令人痛苦,但也意味着你注意到了这个荆刺。你会意识到,就在一分钟前你还在哼着小曲儿开车,为什么一分钟后就如此痛苦了呢?是现实中发生了什么让你不快的事情了吗?事实上并没有,所有的痛苦都是源于对过去的回忆,只是脑海中上演的一出大戏。那么,到这里,这场戏也该到了散场的时刻。

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意味着你已经从脑海里的那场戏中超脱出来,变成了一个理性冷静的旁观者。就在这样的旁观中,心结会慢慢打开,荆刺也会慢慢被剥离,被阻塞的情绪能量重新开始潺潺流淌。这也是佛家秉承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该放下时就放下,活在当下,圆满无碍。

超越封闭,享受快乐

我们常说,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结。有人给它们套上防护罩以免受到刺激,以封闭的姿态把自己的未来也“装在了套子里”,如死水无波;有人却勇于打破心结的束缚,以更自由开放的姿态直面当下和未来,如清泉四溢。想来,我们都更喜欢后者的生命状态。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选择的却是前一种模式——不断给自我设限,封闭自己。认知心理学认为,这非常合乎人类的思维特点。遇到一个复杂事物,我们会习惯于先把它拆解为多个独立的思维对象,分别研究,再把各个零星的研究结果以特定的关系组合起来,进而理解世界。

这就相当于我们把一个盘子先打个粉碎,然后再选取其中一小部分碎片,在内心世界里重新拼凑在一起,想象那个盘子的形状。显然,这个拼凑的世界只是我们以为“看到”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以及他人“看到”的可能会大不一样,此时我们的认知就会受到外在的冲击。

比如,“五一”快要到了,我们可能会这样安排:“天气预报说‘五一’期间天气不错,孩子们早就嚷嚷着想去西安,那不如就去西安玩个痛快。而且自己还可以多请几天假,因为同事们可以顶替自己的工作,毕竟以前自己也帮过他们……”

这个计划看似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但在具体操作中,这个计划却可能会受到很多冲击。比如,孩子的爸爸只想宅在家里睡懒觉,对你的出游计划很不配合;兴趣班的老师在“五一”中途竟然安排了课;你和同事们商量请他们顶班,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冷空气突然南下,持续多日的阴冷天气让你的安排彻底泡汤……

这些冲击会让我们沮丧、愤怒,严重时甚至让自己“怀疑人生”。那么,此时我们同样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是躲回自己的舒适区,比如以后再也不安排家庭旅游了,再也不帮那些“白眼狼”换班了,等等。其二是以变应变,既然原来的计划既然行不通了,那就临时改个新计划。

这样的选择次数多了,意味着会分岔成不同的活法。前者会固守于自己的认知世界中,无法接受失控,也无法看到更多的世界碎片;后者则会不断地超越既有的认知,去触摸更宽更广的世界,并在与不确定的共舞中,争取甚至创造更多的自由。

那么,关于自由,动物园笼子中的动物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对比参考,它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却只能在方寸之间活动。与此相似,认知模式的舒适区也是一个笼子,尽管它限制的不是我们的躯体,而是我们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这个认知牢笼是有弹性的。一旦我们把它当作庇护所,它便会一步步蚕食我们的空间,让我们的认知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相反,如果我们不断地想要突破,它就会不停地被扩大,直到轻松地容纳我们想要的自由。所以辛格提出,“超越”才是心灵成长的真正方向。

超越封闭,保持开放,能让我们在收获自由的同时,也能看到世界的多元性,进而摆脱世俗标准的束缚,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哲学家告诉我们,快乐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心态。只要你“想要得到快乐”,你就能得到快乐,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

比如,颜回的快乐就很简单,有碗饭吃,有瓢水喝,有座简陋的房子栖身,就可以了。还有作家史铁生,虽然身体瘫痪、饱受病痛折磨,但他在人生下半程也活得很开心。他曾说:“把疾病交给医生,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给快乐强加很多前置条件,比如,得考上名校,得拿到多少的年薪,得买到一线城市哪个商圈的房子,得买什么配置的车,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快乐。但问题是即便这些目标实现了,人们又会制定更高的目标,快乐依然虚无缥缈。

因此,我们不妨想一想人生是多么的奇妙。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旋转,我们飘浮于永无止境的太空之中,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单纯活着,就足以成为快乐的源头。

哲学家尼采曾赞颂道:“如果在某一瞬间,我们的灵魂因生的快乐像绳索一样颤动、嗡鸣,那么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付出所有的永恒也在所不惜!”

清醒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天赋

好了,讲到这里,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介绍得差不多了。

最后,我们不妨来思考几个问题,这本书的名字叫《清醒地活》,那么,到底怎样活才算是人间清醒呢?如果真地得到了清醒的机会,真地能看到世界的真相,你觉得自己会更欢喜,还是会更担忧,是庆幸于获得新生,还是后悔于幻梦破灭呢?

多年前的电影《黑客帝国》,或许能体现出人类面对世界真相的一种心态。主角尼奥面前摆着一红一蓝两颗药丸,一颗指向的是在“舒适区”里做梦,一颗指向的是在“未知区”里清醒。尼奥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记得法国作家加缪说:“我现在要的不是幸福,而是觉醒。”

作为万物之灵长,清醒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尽管它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诸多不如意,但却无法剥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选择快乐的权利。

0 阅读:1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