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传》作者:贝恩德·勒克
上一节,我们讲述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创作过程和精妙之处,从作品中感受到了达·芬奇的精益求精和善于创新。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从天而降的天才,所有“信手拈来”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和努力。对于达·芬奇而言,也是如此。那么,在这一节中,就让我们来看看达·芬奇是如何炼成的?
时势造英雄
不可否认,达·芬奇是个天才式的人物。但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就了达·芬奇的璀璨一生呢?
首先,达·芬奇的成功当然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达·芬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个时代。当时的佛罗伦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金钱和财产统治了这座城市,各行各业的人被吸引到这里,各式各样的思想在这里交汇贯通,权力者出于炫耀更是慷慨地定制艺术品、资助文学、诗歌和哲学。对于他们而言,艺术作品、建筑和节日场景,是他们社会地位、权力和荣耀的直接体现,这可以让他们和普通民众区分开来。
幸运的是,这些金主们花钱虽然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和权力,但却无意间开启了文艺复兴的浪潮,带来了艺术、诗歌和学术蓬勃发展。比如,当时的佛罗伦萨,拥有108座教堂、23个宫殿、50个广场、270个羊毛工作坊、44个金匠和银匠工作坊、83个丝织工作坊、33家银行。
每年,这里还会举行数不胜数的大型节日庆典。可以说,没有哪个地方能像十五世纪的佛罗伦萨一样,为创造力提供如此肥沃的土壤。
这就是达·芬奇生活的时代,对于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而言,这样的时代,可谓是生逢其时,而达·芬奇的成功,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每个成就,都与艺术密不可分
其次,我们来讲讲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通才。
在面的内容中,我们曾细数过达·芬奇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罗列下来,我们对他只剩下膜拜和敬畏。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做出贡献已实属不易,能跨界在两三个领域做出成绩更是凤毛麟角,而达·芬奇,却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如此多有创建性的贡献,简直是不可思议!
可是细究之下,我们发现,没有无缘无故的通才。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和学科,背后的终极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完成手中的艺术品。
比如,为了将人物表情画得更传神,达·芬奇开始涉足光学,研究光线如何在人眼形成反光,并影响瞳孔的收缩;为了让人物动作更加贴近实际,他开始细致的解剖学研究,观察人的肌肉纹理和骨骼结构;为了让画中的风景和动物更加逼真,他花大量时间研究地质学、生物学、植物学、天文学以及气象学。
可以说,达·芬奇的每一项成就都不是孤立的,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都是艺术;落脚点,也仍是艺术。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中,我们看到形神兼备的十二门徒、看到光与影的绝妙组合;在《蒙娜丽莎》中,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蒙娜丽莎,感受到她的似笑非笑、似动非动。那些细致的科学研究,让达·芬奇笔下的画笔,拥有了“点石成金”的神奇魅力,我们也有幸,在他的笔下,看到艺术与科学最精妙的融汇。
研究工程器械,让舞台成为动态的绘画
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及一下工程学,很多人会好奇,达·芬奇为什么对于工程学如此热衷,手稿中会设计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工程装置,这看起来和他画家的身份并不相符。其实,达·芬奇当时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绘画,筹划并设计庆典活动,也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
前面我们提到,佛罗伦萨的庆典文化非常兴盛,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供人们消遣。对于达·芬奇来说,这是一个施展创意的绝佳场景。
达·芬奇非常擅长制造富有想象力的舞台效果,他花大量的时间设计演出服装、剧场布景、舞台机械、演出特效、飞行特技、横幅旗帜,以及各种娱乐项目,以营造出最好的舞台效果,让静止的舞台成为动态的绘画。可惜当年没有摄像机,我们没有办法看到舞台演出的实际效果,但达·芬奇笔下的那些草图,却给了我们想象的可能。
比如,他的笔记中大量出现的齿轮、曲柄和机械装置,也许就是他为舞台设计的机械装置,它们可以帮助更换布景,推动让人眼花缭乱的道具,还可以让舞台变成活动的绘画。在同时代人的笔记中,就有人用文字描述了节庆庆典的演出场景。文章写道:“基督从一座木刻的山上升起,然后被一团满载天使的云彩带到了天堂”。
很难想象,在十五世纪的佛罗伦萨,艺术家就可以进行如此精妙绝伦的演出,甚至还有“飞天”这样高难度的表演。这背后,没有工程学和机械装置的辅助,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我们也可以推测,达·芬奇笔记中的里的飞行装置,设计的初衷,很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舞台上的“飞行”需要,进而娱乐观众,只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将目光投向了星辰大海,希望能够通过飞行器,实现载人飞行。
在这个过程中,达·芬奇感受着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他沉浸其中,感受着无穷的乐趣,以至于在米兰的时光,他一度将兴趣转移到了对这些事物的研究之中。
所以说,我们不必惊叹达·芬奇为何如此伟大,为何能在这么多领域取得成就。其实,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给了达·芬奇施展才华的空间。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让达·芬奇走向了对知识的无穷探索。
天才的背后是好奇、勤奋和探索
不过,相比于时代,真正成就达·芬奇的,还是他自己。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问题:达·芬奇是如何成为通才的?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他那充沛的好奇心、孜孜不倦的努力、精益求精的态度,无疑是成就“通才”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来说说好奇心。提到这个词,我们通常会想到小孩子,却很少会想到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对世界是习以为常的。然而,达·芬奇却不一样,他好奇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好奇鸟儿为什么能飞翔?好奇为什么水里的鱼比空中的鸟儿动作要敏捷?好奇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子的?他对万事万物永远充满惊叹,也在这些惊叹和好奇之下,发现了世界的种种真相。
所以,天才之路虽然无法复制,但我们或许可以学习他的赤子之心,永远好奇,永远求知,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与热爱。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达·芬奇孜孜不倦的努力。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大概就是天才的勤奋。而达·芬奇的一生,简直就是加倍的勤奋。
他在早年笔记中写道:一日充实,一夜安眠;在晚年笔记中他又写到:一生充实,含笑安息。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翻阅达·芬奇的笔记本,会发现里面最常见的一句话是:“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达·芬奇是个非常忙碌的人,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当当。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要阅读的书籍、要学习的事物、要研究的课题、要深究的真相、要进行的试验,等等。
因此,达·芬奇密密麻麻写了3万多张手稿笔记,哪怕岁月流转,遗失大半,我们今天依旧收集到了七千多张手稿,里面写满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好奇。
可以说,达·芬奇的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知识,每天沉浸在知识的汪洋大海里,无法自拔。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达·芬奇精益求精的态度。前面我们一再提到,达芬奇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个经常的失败者。他几乎从来没有完成他开始的任何工作,因为在他看来,那些事物总还是不够完美。他很少把作品交给客户,很多作品都是带在身边,画了又画。
比如,《荒野中的圣杰罗姆》这幅画三十年后他还在进行修改,因为对解剖学的了解,让他对人体肌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蒙娜丽莎》更是画了十几年,直到去世也没有最终完成。他的画作目前只留下十几幅,可即便是这些作品,很多也只是半成品。有人戏称他为“重度拖延症”患者,可拖延的背后,是他对作品的无限热爱。
他对绘画技法的不断创新、对线条结构的大胆求索、对透视效果的细心钻研、对人物形态的极致追求、对画面色彩的各种尝试,不仅成就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传世之作,更大大推动了绘画艺术的进步。
普通人可以学习什么
好,那讲到这里,关于《达·芬奇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介绍地差不多了。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达·芬奇对我们普通人的价值。
说起来,我们生活的时代,和达芬奇有很多相通之处。达·芬奇所生活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科学与艺术相互交融,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探索未知,挑战既定权威,倡导人文主义思想,重新发掘古典文化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许多新的领域。
而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同样是一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跨界融合频繁发生的时代,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当珍视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同时庆幸有机会遇到达·芬奇,因为在达·芬奇身上,有很多的智慧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点:要拥有跨学科思维。达芬奇是一位典型的跨界学者,他的兴趣和才华横跨多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多元视角和综合手段。
第二: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达·芬奇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贡献,他的笔记揭示出他对知识无尽的渴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这也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求知欲和敢于创新的心态。
第三,保持观察与实践。达·芬奇非常注重实际观察与实验,他的解剖研究、飞行器设计以及透视法的运用都体现了这一点,这种实证科学精神在现代社会尤其值得推崇。
第四,精益求精与完美主义。无论是绘画还是其它领域的创作,达·芬奇都追求极致,这种工作态度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品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