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人想炸中国核设施,毛主席出手无声,吓得苏联人不敢妄动

云平文史 2025-02-13 16:50:58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两国关系到了空前紧张的局面。

苏联人骄横狂妄,在远东地区布下重兵,调动了大量的坦克、战斗机与军舰,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等地边境不断挑衅制造事端。

1969年8月13日,数百名苏军又在我国新疆裕民县的铁列克提偷袭我军边防巡逻分队,致使我方28人阵亡,12人负伤。

此时,我国北方边境战云密布。苏联人甚至将成建制的作战部队开进了蒙古,兴建了军事基地与导弹基地,距离我国首都北京仅有数百公里的距离。

同年8月27日,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突然向少数美国记者透露:苏联代表曾向东欧的盟国透露出可能会向中国的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计划……

面对苏联人的战争威胁,毛主席从容不迫地进行应对

面对苏联人的战争威胁,毛主席与中国政府沉着应对:

1969年3月15日,毛主席果断提出了“要准备打仗”的明确指示,号召全国人民准备战争。

同年3月27日,在中共九大的预备会议上,毛主席再次强调了提前战备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九大的任务重心就是要总结经验、落实政策,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好一切准备。

九大过后,周总理指导成立了由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等四位开国元帅组成的国际问题研究小组,主要分析并预测中美苏三国当下及未来的战略关系动向。

7月11日,陈毅元帅亲自起草《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报告分析,尽管中美之间与中苏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但美苏之间的矛盾对立更尖锐、更严重,这在无形之中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了潜在的可操作空间。

8月27日美国方面极其隐晦地向中方释放出来的消息,一度引发了中央高层的紧张讨论。

时近1969年二十周年国庆,有些人甚至建议取消庆典活动,集中一切精力全力应对苏联人的威胁。

毛主席镇定自若,笑着对周总理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可不可以搞两颗原子弹来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也紧张一下?”

周总理回应道:“放完后,我们再给他们来个秘而不宣。”

说罢,两人会意地哈哈大笑。

几天过后的9月23日,中国西北戈壁滩上成功地发射了一枚对地核弹。

苏联人与美国人的监测系统都检测出了来自世界东方的沉声怒吼,他们断定这是中国人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与高爆核试验。

这次,中国政府一改往常,并没有对这两次核试验进行任何的官方报道。

毛主席不动声色地无声出手,令美苏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蛮横的苏联人,这次为什么会怕了?

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军事家,能够在任何一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都能敏锐洞察出问题的关键点与核心矛盾点。

他老人家在很早之前就曾提出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69年的苏联看起来咄咄逼人,摆出来一副大军压境的阵势妄图让中国屈服。

其实毛主席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早就看出了苏联色厉内荏的本质:

正如陈毅元帅等老一代战略家所分析的,中苏矛盾并非当时世界格局的核心矛盾,美苏争霸才是冷战期间全球的矛盾重点。

苏联人妄想用军事力量屈服中国,毛主席就搞出两响核弹表明中国人的立场!

坐下来谈,随时都行。

放开手打,时刻准备着!

毛主席用两次核爆告诫苏联人,中国人不惧再发动一场人民战争抵抗苏联的入侵!

苏联人本就是虚张声势,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之流并不敢真的同中国打一场赌上国运的全面战争。

他们怕美国人会趁火打劫。

苏联人,看起来强横,其实是徒有虚表。

历史已经从古巴导弹危机以及后来的入侵阿富汗等一系列事件证明了苏联必将会走向灭亡。

毛主席正是高瞻远瞩地看清了苏联人的本质,才能从容不迫地出手应对。

关键是中国政府并未对此次的核试验做任何的报道。

这就是毛主席与周总理的高明之处:

落子无声,退敌千里。

我不明确地告诉你我的态度,但我已十分明确地声明了我的态度和底线。

此刻无声,却振聋发聩。

这就是伟人的大手笔!

吓跑了苏联人,却迎来了美国人

1969年二十周年国庆前的两颗核弹爆响,让世界都为之震栗。

苏联人面对沉默不语而又掷地有声的中国政府,充满了困惑与不确定。

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真的不敢确定发动全面战争后要面对怎样的中国人。

1969年二十周年国庆庆典,如期举行,盛况空前。

中国的两颗核弹,吓傻了苏联人。却也引来了美国人的橄榄枝。

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剧烈争霸阶段。

美国人依赖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人对抗,却发现苏联人的军事力量在迅猛增长,这令美国人如坐针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觉美苏全球争霸的态势正在趋于一种平衡态势,冷战变成了一场长期博弈的竞争。

针对于越战,美国国内的民众反战情绪高涨,尼克松政府考虑在越南撤军。

同时,对于红色中国这个曾经的对手,尼克松政府也开始认真地审视两国关系。

与此同时,不断恶化的中苏关系也令中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外关系政策。

当时的美国与中国,都需要与对方缓和关系,来一同应对蛮横霸道的苏联。

1969年国庆节后,美国政府通过多方渠道向中国表达希望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

毛主席对尼克松说:“我们的手握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

毛主席还对尼克松说:“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赞成这样啊!”

仅仅两句话,看似风轻云淡,却从此彻底改写了世界的格局与中美苏三国关系格局。

苏联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改正,又整整花了二十年。

直到1989年,中苏关系才实现正常化交往。

然而,这一切对于苏联人而言,来得太迟了……

1991年年末,苏联解体。

解体后的俄国人,迅速与中国修复关系裂痕。

然而,就算今天的俄罗斯与中国外交关系获得了极大的改善,想再恢复往日苏俄帝国的荣耀,不知道又要花上多少年……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