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张家口原65军195师有个“国防施工先锋连”

塞北神剑 2025-02-20 19:33:27

李爱萍

(一)

1984年我军校毕业,在65军193师579团二机连当排长。当时我们连的副连长叫史爱堂,邯郸临漳县人,老实巴交,没什么文化。他说他原来在195师“国防施工先锋连”,那苦可吃多了,他提干是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1983年193师579团二营恢复重建,他被抽调到了579团二机连。

当时我对这个“国防施工先锋连”也没太在意,最近在头条中有一位战友私信给我介绍了一些情况,引起了我的兴趣,结合史副连长的讲说,又参考了张崇发战友老哥的美篇,我整理成文,不一定全面和准确。

(二)

“国防施工先锋连”是195师585团三连,这个荣誉称号是1978年被北京军区授予的,并被gqtzy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标兵”荣誉称号。

三连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因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全连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战,争抢时间,在张家口坝上地区高质量完成一项大跨度的战备坑道施工任务。

三连还在短时间完成一项艰苦任务。802演习之前,他们奉命进驻张家口东山,担负集团军一项地下重要工程施工任务。该工程高5.5米,宽11米,全长388米。要命的是,因这项工程要在演习期间供首长参观,必须在100天内完成。当时585团集中了4个连队搞大会战。

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的现实面前,三连响亮地提出:“以打仗姿态搞会战,拼命苦干一百天,脱皮掉肉攻难关,优异成绩把礼献"的战斗口号,在团领导的指挥下,她们与兄弟连队一起日夜奋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前来参观的首长看到雄伟壮观的地下长廊,称赞不已!

杨首长与三连官兵在施工现场合影

(三)

其实,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三连一直是军师团的施工先进典型:

——1972年,在大跨度的某项工程掘进中,九个连队会战,三连一路领先,创造了快速掘进的最高纪录,受到师党委通令嘉奖。

——1973年,在施机械不足的情况下,三连竟然用手工作业的方法代替机械作业,还超额45%完成了年度任务,创造了抡大锤赶风钻的奇迹,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1974年,三连只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年的施工任务,师党委给他们记集体三等功,到年底,完成了任务的200%,军党委给他们记集体二等功。

——1975年,在坝上被视为施工禁区的脑包山,仅用99天完成全年任务。

——1977年,一年完成两年的施工任……

以上突出成果,无不令人称奇,可以想象的出三连官兵那种苦干巧干的场景和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连长郭尚平(右)与指导员李志华

(四)

三连之所以创造奇迹和获得殊荣,那是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和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官兵。

支部书记、指导员李志华,不仅是支部一班人的“班长”,而且善做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他讲话如同擂战鼓,特别能激励官兵的斗志;他又像纽带,与大家情同手足,紧紧把全连官兵团结在一起,确保完成艰苦施工任务。施工期间,李志华曾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被65军评为优秀指导员。后来,李志华先后任585团宣传股长、军组织干事、通信团政治处主任又团政委、炮14师政治部主任、保定军分区政委。

连长郭尚平、指导员李志华、排长刘玉贵合影

连长郭尚平,组织管理能力强,吃苦耐劳,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德才兼备,多次立功受奖,被军师评为硬骨头连长。在585团营长的岗位转业。后在县检察院任党组书记,被县委评为优秀检察官!

连队官兵个个都是好样的,还涌现出"钻山通”、"铁疙瘩”排长张永春(后任三连连长)、”大干标兵、猛虎战士”史爱堂(后提干任排长、副连长,去年不幸病故)、“智多星、硬骨头”李风先(后任65集团军营房处处长,技术5级),还有被师评为“不恋泉州好风光,甘愿山沟献青春”的好干部杨其泽(转业后成了大老板,被评为省级和国家劳模)。

(五)

现在这些老同志都七老八十了,有的已经去世;195师及所属各团于1985年就撤编,后来又多次军改,三连这个“国防施工先锋”不知保留下来没有?不管怎样,他们艰苦奋斗的历史和创造的辉煌业绩以及典型人物不能被遗忘,应该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国防施工先锋连”老指导员、保定军分区政委:李志华,1972年12月入伍,河北临漳县人。

(注:本文参考了张崇发战友老哥的美篇,图片也来自该美篇,在此表示感谢![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

0 阅读:0

塞北神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