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

老战友钱旺、郭双忠、唐顺义、作者与吴宝和首长(前排中)合影
近日,与一位老首长座谈聊天,他说:“我入伍三年多就提升为连队副指导员。” 好家伙,听得我们目瞪口呆。我们在坐的几位老战友,最早的四年半提干,最晚的第七年兵才提干当排长,能不惊讶吗?随着座谈不断深入,接下来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
这位老首长名叫吴宝和,他的成长轨迹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一棵红苗茁壮成长,学生时代蓬勃向上
吴宝和于1943年3月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一个贫民家庭。1948年10月,他听着隆隆的炮声,亲眼看到了锦州的解放。1951年,吴宝和免费上了小学,新旧社会的对比,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父母老师的教育影响下,他从小立志学习成才,长大报效祖国。
在小学,他每天早早到学校,生炉子、打扫卫生、出墙报,很快加入中国少先队,担任过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1954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期间,锦州市共青团在全市挑选了7名三好学生,乘坐锦州市购置的第一辆公交车游览市区一圈儿,其中就有吴宝和;他又被锦州市选送参加辽宁省少先队夏令营,游览了沈阳市名胜古迹,参观了被誉为中国钢都的鞍山钢铁厂。

1956年,吴宝和加入共产主义共青团,小学毕业被保送到锦州市第五中学读书,担任学生会委员。这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其父亲所在单位锦州建筑公司集体调往太原市组建山西第五建筑公司,吴宝和随家庭搬迁,从锦州市第五中学转入太原市第一中学,并担任了班学习课代表、一中学生会成员。
1959年,他考入山西电力专科学校(五年制)动力系九班,担任校共青团团委委员,1960年系主任魏其芳把他调到动力十班任团支部书记,当年11月魏老师做介绍人经校党委一致同意光荣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可见,吴宝和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非凡,一直是同学中的佼佼者。

2、听从祖国召唤,踊跃报名参军
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六十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单方面撕毁156项援建合同,撤回专家,要求中国偿还债务。后来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在中苏边境不断制造事端,先后在东北黑龙江挑起珍宝岛战争、制造了新疆“铁列克提”流血事件,还对我国进行核讹诈,扬言要对我国实施“外科式手术”打击。国际反华势力趁机在周边制造动乱,印度于62年制造紧张局势、挑起边境冲突;盘踞在湾湾的国民党草字头集团在美帝的支持下于东南沿海进行袭扰,不断叫嚣反攻大陆。

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于1962年第一次实行夏季扩招征兵。此时,吴宝和等同学正在太原电力二厂见习劳动,作为共产党员的他听到祖国的召唤,踊跃报名参军,宁愿拿每月6元钱的津贴费,也要放弃当时每月48元工资而参军入伍。在他心目中,保家卫国远比挣钱重要,拳拳报国之心跃然纸上。慷慨激昂的申请书被登在了工厂的墙报上。7月份,吴宝和被山西电力武装部批准入伍,来到塞外山城张家口宣化红一师大功579团,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开启了他36年的军旅生涯。

3、藏不住掖不住,终被首长发现要走
六七十年代,部队官兵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小学毕业的还有文盲半文盲,初中、高中毕业就算是文化人了,大学生入伍凤毛麟角,简直就是宝贝,人见人爱。
吴宝和在579团新兵三连训练一个月后,被分在大功七连一排一班。时任连长是黎海宗(后提升为195师副参谋长)、指导员张友裕(后任宣化瓷厂党委书记),排长王新友(后任579团团长)。七连是师团训练先行连,干部战士都是精兵强将。

9月底,七连担负65军连进攻战斗实弹射击科目演习任务,地点在宣化宋家庄村北,北京军区团以上军官前来参观见学,规模很大。七连一排担任先锋排,提前潜伏在敌前沿。当我炮火延伸,冲锋号吹响后,一排最先发起冲锋,然而敌前沿阵地的铁丝网未被炮火完全催毁,挡住了冲锋的脚步。关键时刻,吴宝和眼明手快,抱起地边一捆玉米秸扔到铁丝网,他自己爬在玉米秸上,全排官兵踏着他的身体迅速越过了铁丝网,对圆满完成演习任务起到了很大作用。演习结束后,排长王新友高兴地说:“这小子很机灵,打仗肯定是英雄。” 因此,对他偏爱有加。
1963年春季的一天,连长把吴宝和叫到连部,说:“你是大学生,文化高,字写得好,准备接文书吧。” 此时营长王清记(后任195师副师长)碰巧进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说:“七连还藏着一个大学生?别在连里了,调到营里给我当通信员吧。” 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当即就把吴宝和调营部,先放通信班锻炼,准备以后“大用”。

1963年天津抗洪抢险老照片
这年8月,红一师奉命赴天津参加抗洪抢险。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吴宝和总是不惧艰险冲在前。由于抗洪前线部队和老百姓缺少食物,国家就组织空投,在一次打捞空投物资时,一个急浪打来,把吴宝和卷入滔滔洪水中。营部书记李勤(后任守备三师政委)发现后,迅速给他递过一根木头,才把他救起来。说起此事,吴宝和首长幽默地说:“那次差点成为抗洪抢险烈士,要不是李勤书记救我,就没有后来的许多故事了。”
10月从天津回宣化营房。年底团政委王俊海到三营蹲点,通信班长武英派吴宝和给王政委打扫房间,说来也巧,王政委前来看房子就见到了吴宝和,问他叫什么、哪里人、哪年入伍、什么文化程度?吴宝和干脆利索,举止得当,不卑不亢,一 一作了回答。
王政委听完眼睛一下就亮了,到营部对营长、教导员说:“让那个小吴跟着我吧,别在营里干了。” 随后就给特务连连长杨成(后任579团团长、193师副参谋长)打电话说:“三营部有个战士叫吴宝和,一会儿就到你们连报到,你把他安排在警卫班,给我当警卫员。”
营长、教导员心疼的够戗,但也不敢说不给,等政委离开后,就把通信班长臭骂一顿,说:“你他妈安排谁打扫卫生不行,非让小吴去,这下好了!”[捂脸][捂脸][捂脸]
吴宝和先被连队看重,又被营里挖了去,最后被团首长发现要走,看似偶然,实际上有一定必然性,那就是他素质好,再就是当时部队有重视文化,惜才爱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4、团政委说:“你将来要坐到我这个位置,而且要超过我!”
吴宝和给王政委当警卫员,做保卫工作。为完成好特殊任务,他积极参加连队训练,把手枪射击、擒拿格斗等技术技能练了个精熟。
每当王政委外出,他都给首长带手枪和望远镜,手枪左挎右斜、望远镜右挎左斜,跟随首长左右。
有一次部队徒步拉练到下花园,团长黄树英(全国战斗英雄)和政委王俊海坐老式敞篷的67吉普车。吴宝和身挎手枪和望远镜坐在后座,途中看见老乡战友就招招手,战友们非常羡慕,说:“这小子,多牛气啊!”

王政委见状,回头说:“小吴,你光坐在后边不行,你将来要坐到我这个位置,而且要超过我!” 吴宝和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给首长做好警卫工作才是我的本分,别的我哪敢想啊!”
王政委真是料事如神,一语成真,吴宝和后来果然坐到了首长位置。虽然之后王政委升任师政委了,但吴宝和的确超过了团政委这个职务。这当然是后话了。
王政委当时说这样的话,是看到了吴宝和的发展潜能,要有意培养他成长为部队建设的栋梁之材……
跟王政委时间一长,其他首长也都认识并喜欢他。政治处主任时常找吴宝和抄材料;参谋长让他给取地图并教他识图、画图;黄树英团长没念过书,有时间了就把他叫到办公室教其认字,还说:“我那个‘黄’字怎么也写不好,你教教我写好看点。”……
吴宝和成了团首长跟前的香饽饽。

5、下连队摔打锻炼,带领示范班出色完成任务
1965年5月,也就是吴宝和给首长当警卫员半年后,王政委说:“小吴,你总跟着我没出息,下连队锻炼锻炼吧。” 于是,把吴宝和安排在八连三班当班长。
当时部队正为全军大比武做准备,579团党委决定:一连、四连、七连为军事全训连,三连七班、六连六班、七连七班、八连三班为军事比武尖子班。七连七班参加了全军大比武,步兵“五大技术”夺得第一名,成为579团乃至军师历史上的一大亮点。

吴宝和所带的八连三班担任军事障碍和班进攻战斗对一百米胸环靶和二百米半身靶射击示范班,给全团和全师步兵分队做示范。标准高、难度大,全班脱离连队在沙岭子训练场反复练习。吴宝和文化高、接受快,自己练的百发百中,还把全班战士都练成了神枪手,多次出色完成示范任务,有力推动了部队训练。
有一次给全团排以上干部示范表演时,全班要在30秒把百米外的铁板胸环靶打掉才为优秀。随着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9个靶子全部应声倒下。吴宝和让副班长整队待命,他自己跑到靶位查看弹着点,并一 一记在小本上。在百米之外的团长黄树英用望远镜看到后,问全团排以上干部这班长跑过去干什么去了?见没人能回答,黄团长说:“他是在检查每个靶子的弹着点,好发现问题改进训练。你们都要这样才能训好练精,干部要向这名班长学习。”

那年,师长李力在579团“夜老虎连”四连蹲点时,还让吴宝和等尖子班长到四连讲课,指导训练;八连三班是全团跑障碍样板,曾多次为上级首长和地方参观团表演,他还应邀带领全班在张家口市五一广场为全市体育运动大会进行队列、刺杀等科目表演,受到广泛好评。这些都给师团首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提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入伍三年就当了连队副指导员,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1965年夏天,团党委研究吴宝和提干事宜,司政后部门领导都抢着要他,王政委一锤定音,说先放军务股保密室当保密员吧(那时候的保密员是干部)。这个保密员接触的都是重要的东西,吴宝和干起来一丝不苟,也学到不少知识。

这年冬季还不到年底,吴宝和突然被任命为一营三连副指导员。提干还不到半年又升一职,更为突出的是,从62年夏季入伍到65年冬季,三年多一点时间就当了连队副指导员,这谁能相信?可这又千真万确!和平时期在全军恐怕也是少有的。
跟他同年入伍的老乡或一起工作过的战友,绝大部分还是战士,有的连党还没入,他们见了吴宝和还得敬礼,私下也开玩笑说:“你小子进步可够快的!”

吴宝和任三连副指导员不久,指导员张庆福因执行其它任务而离开连队,他便肩负起连队政治工作的责任。当时连队在洋河边农场搞生产,插秧、秋收跟头骨碌又苦又累,还得抽出时间训练。吴宝和不仅率先垂范,而且善做宣传鼓动和耐心仔细的思想工作,与连长张宪娣一起带领全连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黄树英老首长
7、副师长推荐调进师保卫科,一份调研报告引起了军师首长机关的高度重视
1966年10月,原579团黄树英团长已经任193师副师长了,有一天,黄副师长在师部大院散步,见保卫科长手拿一个文件包往外走,问他干什么去?保卫科长说想挑选一名干事,下部队摸摸情况。黄副师长说:“现成的就有一个。” 于是,把吴宝和的情况讲了讲。保卫科长一听,感觉比较称心,到579团考察考察,就把吴宝和调师保卫科了。
1967年,577团一机连发生了一件严重的事情,吴宝和奉命去调查。他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把事情经过、原因、教训,写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而且十分深刻,还提出了今后工作建议,给人以启示作用。
这份报告先是引起了师首长的重视,转发全师各部队;报军机关后,又引起了军首长的重视,军政治部又加按语转发65军各部队。

吴宝和与妻子合影的老照片
吴宝和一下被军保卫处盯上了,时间不长就把他调到65军保卫处当干事。在保卫处干了6年多,期间,林、李、叶、杨等高层领导到张家口视察住65军招待所,吴宝和负责或参与了这些领导人的保卫工作。
1973年保卫处想让吴宝和当副处长,但193师政委郭锁、政治部主任石翠岩,硬是向军政治部将他要回了193师当了保卫科长。
8、走上主要领导岗位,提升为军分区政委
1978年,吴宝和被任命为579团副政委。有人怀疑他是不是保卫科长没干好才平调了一下?实际上这里边政治因素很复杂,不说也罢。
没想到的是,1981年在802演习之前,吴宝和被任命为65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由副团直接下副师命令。上任不久就干了一件大事。

802演习场景
1981年秋举行的802演习,为什么叫“802演习”?有人疑惑不解。实际是高层于1980年2月召开会议决定举行这次大演习,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故名之。因为地点在华北,所以又称华北军事大演习。
前来参观演习的那可都是大首长,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警卫目标之集中,在65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警卫重担交给谁呢?由于吴宝和之前做过多年的保卫工作且表现出众,所以军长孙致厚就安排他负责首长们在军招的食宿安全警卫工作,这是对他的极大信任。吴宝和不负首长期望,高度负责,认真组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军首长十分满意。事后军机关同志跟他开玩笑说:“你当了一个星期的克里姆林宫卫队长。” [大笑][大笑][大笑]

802演习观礼台
1985年纪检委专职书记冉令忠离休后,吴宝和主持纪检委工作。军纪检委工作政策性很强,主要涉及团以上干部,处理不好还影响大局。吴宝和学习吃透有关政策规定,本着对部队建设负责、对干部本人负责的精神开展工作,既坚持原则讲党性,又讲人性讲人道;既严肃法纪,又建章立制,搞好教育,壶口前移,扎紧思想的口子。这样标本兼治,保证了干部队伍廉洁自律,部队风清气正。

吴宝和政委
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认可,1993年6月,吴宝和被提升为山西省军区晋城军分区政委,走上了师一级主要领导岗位。尽管军分区工作与野战军有很大不同,但吴政委坚持有所作为,与司令员统一思想,狠抓民兵建设,搞好编组与训练,并发现培养出一位全省和军区“重视民兵训练的先进县长”的重大典型(泽州县长赵魁元,后任晋城市委宣传部长),北京军区和山西省政府在泽州县召开了现场会,赵魁元县长重视国防建设的先进事迹被《华北民兵》、《中国民兵》杂志刊登。在更大范围内有力地推动了民兵训练工作。
9、尾声
吴政委今年83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记忆超强,出口成章。老战友相聚,兴致所至,他能即兴朗诵一首长长的散文诗,令人佩服不已。
吴政委为人正直,谦逊大方,和蔼可亲,与资历相同的、年长的年幼的战友,都相处的很好。

老战友们与吴政委(中)座谈聊天
回首往事,吴政委说:“文化程度高是一个很好的条件,但文凭不等于能力,缺乏奋斗精神,也会一事无成。”
吴政委说:“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我自己有非常顺当的时候,也有在一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六七年甚至十几年的时候,‘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只要有信念、有耐心、有毅力,就会坚持走下去,一直有向光明。”
吴政委说:“我能走向师级领导岗位,自己的努力仅是一个方面,我十分感谢组织的培养、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战友们的帮助支持,特别感谢怀念王俊海政委这位‘伯乐’的厚爱,是他在部队最初发现培养引导我走向了人生的正确道路。”
行文至此,我们衷心祝愿吴政委幸福快乐,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