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月9日,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科雷切夫表示,本年度财政部将清空国家财富基金中的欧元份额,将只保留黄金、卢布和人民币。
自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地位急速攀升,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交易总量所占的比例暴涨。根据俄罗斯央行去年12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截至去年11月21日当月的俄罗斯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在外汇交易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3.3%,是去年3月3%水平的11倍。
今年1月,俄罗斯央行表示,将从2023年1月13日开始,恢复其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的外汇交易业务,将用人民币作为填充国家财富基金的主要储备。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2023年预算规则,该国央行将在莫斯科交易所的外汇操作以“人民币—卢布”工具进行,根据石油和天然气收入买卖外汇。
主权财富基金是在宏观经济状况、 贸易条件和财政收支改善以及政府长期预算与财政支出限制政策的实施下一国利用超额的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盈余建立的专门投资机构。主权财富基金可以作为对其他主权机构包括中央银行、 开发银行、 养老金、 国有企业及其他公共投资实体的补充 。尤其对于能源出口国而言,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符合能源出口国的利益。
说起主权财富基金的运营及影响,不得不说新加坡、 挪威等国。这些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其通过多年的经营不但获得了高额的投资收益而且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新加坡、 挪威等国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东亚各国的广泛关注。于是,中国和俄罗斯先后模仿新加坡、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运营模式建立了本国的主权财富基金。
2007年和2008年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发展中大国相继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3 年12月,中国政府效仿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成立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汇金公司)。汇金公司的初始资金为3724.65亿元人民币,成立的目的是负责利用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2007年9月,中国政府效仿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 (GPFG) 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 的运作模式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 (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CIC),中投公司的初始资金为2000亿美元,成立的目的是通过海外多元化投资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汇金公司原本属于外汇管理局,中投公司成立以后将汇金公司整体购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2011年9月,中投公司的业务被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汇金公司和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投国际) 负责运营。中投国际专门负责开展境外投资和管理业务,而汇金公司肩负着中国政府进行商业银行改革和券商改革的政策性任务,属于典型的战略投资。中投公司同时肩负着国内政策性投资和海外市场化投资两种角色。
2015年1月,中投公司借鉴国际同业机构经验,成立了专注于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直投公司——— 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投海外)。中投海外主要负责开展直接投资,侧重基础设施、 农林牧渔等长期资产投资。而中投国际则侧重股票、 债券、 对冲基金和房地产等少数股权投资。这种对境外投资业务的细致划分,是中投公司对其他主权财富基金和机构投资者运营模式的借鉴,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就下设了资产管理、 房地产和直接投资三个子公司。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开始注重外汇储备资产的积累,得益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俄政府不断积累石油美元,外汇储备资产显著增长。2004年1月1日,俄政府根据 «俄罗斯联邦稳定基金法» 成立了第一支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联邦稳定基金 ( Stabilization Fund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以下简称稳定基金)。稳定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上一年度的财政预算结余,另一部分是对石油出口价格与基准价格之间差额所征收的超额出口税和超额开采税。其中,资金主要来源于所征收的超额出口和开采税。
2008年1月1日俄国家财富基金正式成立,当日,近1570亿美元的“稳定基金”将拆分为后备基金(Reserve Fund)和国家福利基金(National Wealth Fund),两者的规模分别约为1250亿美元(约合 3.069万亿卢布)和320亿美元(约合 7830亿卢布)。其中,国家福利基金在世界能源价格下跌及国家收入减少时将会投入风险较高的资产,如公司债和股票,其收入将用于用于补充国家退休基金的不足,成为俄罗斯的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说,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旨在支持国家养老金系统,也可用于在危机时期弥补预算赤字。而后备基金将用于补充财政收入,还可用于偿还国家外债。总体来看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在抵御经济波动方面起到了 “安全气囊” 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平抑经济波动、 减缓经济衰退、 保障国家预算平衡和防范财政危机的作用。
2011年,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 (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RDIF) 成立。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的注册资本金为3亿卢布,管理权归俄对外经济银行所有。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与其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合作,主要投资于实体经济。
2012年6月中国投资公司(中投)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RDIF)筹建了一只私募基金,其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对两国及第三方市场进行投资。其中该基金将做出约2亿美元的首笔投资,收购在西伯利亚拥有业务的俄第二大林业公司——俄罗斯森林产品公司(Russia Forest Products)少数股份。这也是中俄两国主权财富基金做出的首笔联合投资,该投资将推动俄远东地区与亚洲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中国的商业联系,投资对象为一家西伯利亚木材公司。
可以说,俄罗斯去美元化的时间已有数年。该国的国家财富基金早在2021年7月就宣布,完全剔除美元。当时进行了资产结构调整后,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的美元比例为0,英镑比例减少至5%,欧元和人民币比例分别提升至39.7%和30.4%,日元比例为4.7%,现货黄金比例为20.2%。
2021年调整的“导火索”是俄罗斯黑客攻击事件。由于认为一系列黑客攻击都是俄罗斯政府背后指使的,美国总统拜登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更多经济制裁。
俄乌冲突爆发后,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腰斩。俄罗斯央行随后宣布暂停在国内市场购买外汇。为稳定卢布汇率,俄罗斯政府在去年4月将卢布与天然气出口绑定,宣布向欧盟成员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俄罗斯央行同时恢复购买黄金,且将卢布与黄金挂钩。俄罗斯的这番操作,令卢布对美元汇率实现大逆转,收复了乌克兰局势升级以来的全部失地。
与此同时,伴随着去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加码,俄罗斯也削减相关国家的货币敞口。此前,俄罗斯财政部宣布了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新的法定资产结构,将人民币占比上限提高到60%(此前为30%),黄金占比上限提高到40%,英镑和日元账户余额被归零。
而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连欧元也不要了。本月初,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在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周年之际,通过对俄罗斯第十轮制裁措施。欧盟与七国集团正在讨论对俄石油实施新的限价措施。
从清空美元资产,到清空英镑和日元资产,再到连欧元也不要了,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去西方化资产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另外,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新兴的国际金融合作手段,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政府所倚重。
据俄罗斯《观点报》1月7日消息称,曾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预测,世界将抛弃美元。目前不仅俄罗斯,西方也在抛弃美元。他还作出更令人震惊的预测是,去美元化将发生在十年内。他称,这是因为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日益激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种相互竞争的全球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