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奔驰到负债400亿,“天下第一村”的经历拍成电影都没人敢信

云景史纪 2025-01-21 13:52:40

«——【·一夜负债400亿·】——»

九十年代的华西村,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村”。

腰缠万贯的华西村村民,最低存款都是600万存款起步!

家家户户住别墅、奔驰宝马人人有,在村子里,你甚至可以看到私人飞机降落其中,全村最高收入曾达到500亿。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富的流油”的村子,却在一夜之间负债400亿。

高台建立不容易,但是倒塌却只要一瞬间。

从“富”到“负”,华西村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带领村民致富·】——»

华西村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的江阴县,堪称是中国最美也最富裕的村子。

早些年人均存款达到600万人民币,全村收入最高的时候更是高达500亿。

在九十年代大部分人还住在拥挤的楼房或者破旧的土坯房的时候,华西村村民就已经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小洋楼。

但是,在六十年代,华西村却只有几百户人家,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人均资产不过几十,是江苏省有名的贫困村。

和大部分村庄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甚至温饱都成了问题。

直到吴仁宝的出现,才改变了华西村这种贫困落后的局面。

吴仁宝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在这里长大,自然对这里了如指掌。

他深刻知道村里人的贫穷,知道如果没有一个领头人带着村民们走出这种困境,那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华西村可能还会是如今这种局面。

他在青年时期,就因为勤劳能干、有能力而被村民熟知、信任。

很快他就进入了村委会工作,成为了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

本着为村民着想、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他开始了他的计划。

先是针对华西村进行考察,周围的土地资源、气候特征也没有放过。

很快,经过他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一份《华西十五年远景规划》。规划中详细清楚地写明了华西村未来的发展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随后他将这份规划分发给村民,对他们进行宣讲,希望村民们能够了解华西村。

但是毕竟村子已经穷了太多时间了,有一些村民听了这份规划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大部分村民还是觉得规划只是规划,能不能实施并且达到目标还是一回事,只觉得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吴仁宝却告诉村民相信他,他会带领村民致富。

在那个时候,村民连吃饱饭都是问题,于是吴仁宝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饭、吃饱饭。

他深知农田水利是基础,首先就是进行农田水利的修建,举全村之力发展农业,争取让粮食产量达到目标。

很快,在大家的努力下,华西村实现了亩产千斤的目标,更是在1972年实现了亩产1吨的惊人数字。

村民们家家吃饱饭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真正想要致富,光靠村子里那一些地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他决定必须搞工业,只有工业发展起来了村民才能真正的过上好日子。

1969年,吴仁宝带领村民在村子里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五金加工厂,开始发展集体工业。

在当时其他村民还在种地讨生活的时候,华西村就已经开起了厂子,开始不用再靠天气吃饭。

后来又在五金厂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了钢铁、纺织业。

华西村彻底改变了农业当道的生产模式,开始走上了工业发展的道路。

直到1978年,五金厂的收益超过30万元。

在当时,其他村子一年的收益也不过一两万,而华西村的收益远超于他们,甚至是他们的30倍。

这让尝到富裕甜头的华西村村民更加相信吴仁宝,有了拿到手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动力也就更大了。

工厂越做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出台。

其他村子纷纷效仿以求经济能够提高,吴仁宝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但是因为他们村子里的地不多,基本上人均只有半亩。

如果完全按照政策去分,那么生产力完全就被浪费了。

所以他并没有完全按照政策去来,他将原本的农田交由一部分人打理,其他的人还是按照原来的工厂发展的模式去发展。

工厂发展越来越好,华西村的村民都开始富裕起来。

在当时的环境下,华西村可以一跃成为当时的富裕村,离不开吴仁宝的正确选择和村民们的努力,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典范。

家家户户脱贫致富,吃饱穿暖,翻新了家里的房子,存款都达到了10万元。

后来,吴仁宝建议村民们每家拿出2000元,用以投资村子里的企业。

这样不仅可以让村民有参与感,还可以提高村民们的额外收入。

大家对于吴仁宝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家家户户都同意了他的提议。

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的村民都过上了滋润的生活。但是如果没有抓住时代的机遇的话,那成绩估计也就止步于此了。

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吴仁宝透过这项政策看到了背后的机遇。

他立刻向银行申请贷款获得一笔启动资金,用来购买建材。因为他深知,改革开放全国各地肯定都会兴建起各种各样的建筑,到时候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建材。

不久之后,国内建材需求不断增大,价格也从最开始的百元涨到千元,因为吴仁宝的敏锐嗅觉,华西村靠着改革开放这股春风一跃成为“明星村”。

到了1994年,华西村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

华西村拥有了45家工厂,同年,还在这建立了华西集团。

因为这些建设带来的收益,华西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大彩电和奔驰宝马。

1996年,华西集团成功上市,这直接奠定了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地位。

发展到现在,时代也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而华西村作为“天下第一村”,自然也吸引来了一大批前来参观学习的。

基于华西村优美的风景,优越的地理位置,吴仁宝决定在村子里开展旅游业。

先是建设度假村和一些基本的设施,后来为了吸引游客,华西村内复刻了华西金塔、自由女神像、缩小版美国白宫、长城、天文台,可以说想看什么著名景点在华西村基本上都可以领略到。

这吸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游玩。

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住的舒心,2011年更是在村里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酒店—龙希国际大酒店。

这座酒店,是以超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大型酒店。耗资30亿人民币,前前后后花了四年的时间才终于建成。总高328米,一共有74层。内部建设观光台、购物中心、会议中心、酒店、餐厅等多种功能。

从一楼开始,接待处是金漆铺就,到60层地板是真金镶嵌,就连会所用的碗筷都是黄金打造,整座大楼无所不用其极,到处都透露着奢华。

而酒店的镇店之宝,就是放置在60层的重达1吨、全身都是用黄金建筑而成的一头价值3亿元的大金牛。

凡是来此酒店住宿的游客,都会到60层去打卡一番。

而到了2011年,华西村的人均资产已经达到了600万。

从当初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享负盛名的“明星村”,可以说他们给了许多城镇以思考。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村子,在现在居然被曝出负债400亿。发展如此迅猛的华西村究竟做了何事居然直接负债400亿?

«——【·衰落之势·】——»

当初靠着工业华西村逐渐壮大,口袋里也越来越鼓。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成了主流。

重工业由于耗材、高污染,逐渐地就被一些新型材料替代。而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科技发展,互联网专业,以前的纺织、钢铁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华西村的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出转变,顺应时代的潮流,那被踢出前进的洪流也只是时间问题。

显然,他们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巨大冲击,华西村的工厂纷纷倒闭,而它的旅游业本身也就是游客因为风景好再加上对华西村好奇而来的,华西村其实说清楚了也就是一个村子,而景点好多也因为不景气关闭,所以华西村的旅游业也受到了冲击。

而2003年,吴仁宝的四儿子吴协恩上任,吴仁宝退居幕后当起了二把手。

管理华西村事务的工作人员,吴家就占了大半,其中集团股份吴家就占了90%。

可以说华西村收益大部分都在集团里面,村民们获得的利益大多最终都变成了股票。

村民们随着时间和利益的增多,早就心里不满了。而这时经济下跌,村中好多人看产业纷纷关闭,于是都选择了离开去其他地方寻求发展。

一环扣一环,一个地方崩塌随之其他地方也开始紧随其后。

就这样,“天下第一村”盛名不复存在,2016年,被曝出来华西村负债400亿,但是账面上的资产却只有70亿。

就此,一代改革神话终究落幕。

时代发展,机遇与危机并存。如果当时华西村能够抓住机遇,或许现在的他们还能够更上一层楼。

可惜,机会只有一次。由此看来,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才是企业能够在社会立足的根本。

0 阅读:2

云景史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