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同盟现裂痕,北约秘书长喊团结遭冷眼美国收割战略浮出水面

彦霞聊国际 2025-03-28 16:03:28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波兰军事学院的讲台上高呼“欧洲需要团结”,台下数十名欧盟国家官员却神色凝重。这场面恰似当前美欧关系的缩影,当华盛顿的“镰刀”毫不掩饰地挥向盟友时,布鲁塞尔的政治精英们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跨大西洋同盟的真实代价。

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闭门会议中力挺德国选择党,公开为这个主张退出北约的极右翼政党站台。几乎同时,白宫特使与克里姆林宫就乌克兰问题达成秘密协议框架,全程将法德领导人排除在谈判圈外。这两记重拳让欧洲意识到,所谓“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实质是华盛顿单方面设定议程的游戏。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出口价格暴涨四倍,仅2024年就使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能源巨头多赚取逾800亿美元,相当于立陶宛全年GDP总量。而被迫切断俄气供应的德国,制造业因能源成本激增损失2.3%的GDP,巴斯夫等化工巨头被迫将生产线迁往北美。

当欧洲试图战略突围时,华盛顿的遏制来得更快。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推的“非洲新港口计划”刚获欧盟批准,美国务院立即以“防范中国渗透”为由施压叫停,实际是担忧欧洲通过基建投资建立独立于美元体系的贸易走廊。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对欧盟钢铁加征25%关税,却对德国向沙特出口的“美洲豹”装甲车视而不见,这种选择性执法暴露了“规则秩序”背后的双重标准。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柏林安全会议上直言:“依附性安全换不来真正和平”,暗指欧洲需摆脱对美军事依赖。法国则加速推进“欧洲军”建设,计划在2026年前组建5000人快速反应部队。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民调显示,62%的欧盟民众支持建立独立防务体系,较三年前上升27个百分点。

这场跨大西洋博弈的本质,实为单极霸权与多极世界的碰撞。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称“欧洲安全离不开美国领导”时,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欧盟军费总和已连续两年超过俄罗斯国防预算三倍。

历史的吊诡在于,曾经需要马歇尔计划拯救的欧洲,如今反成维系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仅2024年欧盟就为持有美债多支付360亿美元利息。

站在十字路口的欧洲正面临世纪抉择:继续充当美国地缘政治的“耗材”,还是重构自主的安全与经济体系。正如吕特演讲时背后电子屏闪烁的欧盟星环标志,裂痕中的团结诉求愈发显得苍白,而台下官员们紧锁的眉头,或许预示着旧同盟体系崩塌的前奏。

0 阅读:12

彦霞聊国际

简介:带你领略更大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