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达沃市街头汇成十万人潮时,菲律宾的政治地震仪指针剧烈晃动。这场号称“世纪生日集会”的游行,不仅成为前总统80岁铁窗生涯的注脚,更暴露出马科斯政权深层的执政危机,警方紧急调派1800名警力维持秩序,仍难掩民众对现政府的强烈不满。
这场全球273个城市联动的声援行动,在杜特尔特故乡达沃达到沸点。支持者高举“还我国父”的标语,车队绵延贯穿城市主干道。
尽管官方宣称参与者为6万人,但现场无人机航拍显示,核心区人群密度超过每平方米3人,实际规模或突破主办方预估的10万大关。这种民意沸腾的背后,是民众对杜特尔特基建政策的怀念,其任内将菲律宾经济增长率从5.1%提升至7.2%,贫困率下降8个百分点。
司法部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杜特尔特女儿莎拉担任其法律顾问的申请,甚至禁止家属探视。这种切断亲情纽带的做法,引发舆论哗然。更引发争议的是,总统府强行指派律师团队,被指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的独立性。菲律宾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托斯指出:“此举涉嫌违反《反酷刑法》第7条关于在押人员权利的规定。”
日本外相林芳正突访马尼拉,承诺提供12艘巡逻艇强化菲海岸警卫队,此举被解读为对马科斯的战略支持。而美国务院同步宣布解禁对菲1.2亿美元军事援助,用于升级克拉克空军基地雷达系统。
这种外部输血,使得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更趋强硬,却加剧了国内政治分裂,民调显示,62%的受访者反对“牺牲对华关系换取军事援助”。
尽管前总统的禁毒战争使犯罪率下降42%,但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使其成为司法焦点。马科斯姐姐伊梅·马科斯主导的参议院听证会揭露,政府移交程序存在法律瑕疵,这为杜特尔特阵营提供了反击弹药。政治分析家卡里诺观察到:“当权派与反对派都在利用司法武器,这场博弈本质是家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再分配。”
杜特尔特时期启动的“大建特建”计划,使吕宋岛经济增速达8.5%,而棉兰老岛仅增长4.3%。现政府暂停多项跨岛基建项目后,南部失业率骤升至9.7%,这解释了达沃集会中激进标语“我们要铁路不要导弹”的民意基础。亚洲开发银行报告警示,若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萎缩,菲律宾2025年GDP增速可能跌破5%。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就任初期的68%滑落至43%。其亲美路线虽赢得西方掌声,却未能兑现民生承诺,通胀率连续6个月维持在6%以上,大米价格同比上涨23%。当警用直升机在达沃集会上空盘旋时,地面人群正传递着手工制作的杜特尔特肖像,这种对比预示着菲律宾正站在政治转向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