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实火用药大不同,别让寒凉药伤了你的阳气,中医教你精准辨治

云云行天下 2025-04-22 14:34:54

舌诊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可直观反映体内寒热虚实。若见舌体胖大、边缘齿痕明显,舌质暗淡,舌苔厚腻,此为典型阴火征象。此类舌象多因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虚阳浮越所致,本质属本虚标实,常见神疲畏寒、腹胀便溏、下肢浮肿等症。

与之相对,实火则以舌红苔黄、芒刺满布为特征,常伴大便干结如羊粪、口渴喜饮凉水、面红目赤等表现。实火多因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引发,属实证,治疗需清热泻火;而阴火若误用寒凉药物,非但无法祛火,反会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导致虚寒内生、病情加重。

临床辨治强调 “治病求本”,针对阴火证型,当以温阳健脾、化湿导火为法,如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剂,通过温补脾肾、引火归元,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因误判寒热而致虚虚实实之弊。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