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的武功就不用多说了,开疆拓土始皇帝版图的一倍,千万年皆食其利,妥妥的千古一帝。
然而,他的文治却少有人提,甚至让很多人误以为他治国稀烂,纯是站在父祖文景的肩膀上才完成了这震古烁今的武功。
实际上,刚好相反,他的文治不仅不烂还很优秀,甚至要超过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而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应与两个因素有关。
其一,他的武功太过耀眼,让人无形中忽略了他的治国;其二,后世对他穷兵黩武、民生困苦的恶评,尤其是那句——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掩盖他的文治。
今天我们就来刷一波武帝的文治,看一看他的治国到底有多优秀。
独尊儒术
中国三千年封建,儒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始如此,其实这是汉武帝的选择。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虽为显学但并不为统治者所用,否则也不会有孔子推销三千里了,战国时期法家、兵家、纵横家都在其之上,始皇时甚至焚书坑儒。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鉴于秦失其鹿的教训,开始奉行黄老之术,尤其是文景二帝更是将清静无为奉为大汉的统治思想,而发挥到了极致。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民众的期望,与民生息、恢复生产,稳定统治秩序,但到了武帝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在无为而治思想统治下,农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却变得很重,许多农民为逃避赋税而脱离户籍,成为“亡人”,政府对部分农民失去控制。这需要从思想上把农民控制住,使他们成为国家的顺民。
又如,在西汉王朝妥协退让政策下,匈奴势力一天天扩大,肆意寇边抢掠,与之一战迫在眉睫,但用什么思想可以让天下臣民能够忠君爱国、同仇敌忾与敌搏杀呢?仅靠军功无疑是走秦代的老路。
所以,武帝认为,时代需要一整套的上层建筑,也需要一套广泛的哲学体系,而儒家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武器。
很多人认为儒家尽糟粕,实际上个人认为,它才是华夏几千年来能够一直保持强大的关键。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以及伦理观念不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华夏的需要。
首开推恩令
七国之乱后,景帝虽然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却没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乱平之后,景帝废除叛乱的吴、赵、胶东等六国(只保留了楚),却又封七子为王,使王国总数达到了最高的25个之多(高祖末10个,文帝末17个)。
这就是“以亲制疏”之策,虽然当时诸侯王与汉廷中央关系亲密,一时不会作乱,但几代以后又会是一个“七国之乱”。
所以,汉武帝才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把诸侯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子弟为列侯,如此一来诸侯王的辖土就缩小了,几代之后,更是“辖不过数尺,仅收租而已”。
后来,武帝又把它变为了定制,被后世奉为彻底解决诸侯王势力的无解阳谋。
设立太学
武帝以前,私家养士之风盛行,比如战国四公子养士少则数百,多则过万,即便到了西汉早期亦是如此,比如当时的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都蓄养着大批的门客。
国家根本没有统一的养士制度,这就造成了君弱臣强,即便有少数德才兼备者通过举孝廉成为朝廷官属,也很大可能是出自臣子私邸,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为君尽忠,还是为臣尽力?只能说两可之间。
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京师设立国办“太学”,培养既善于治民又忠君的官吏,然后用这些从“民间”(实际是地主阶级)选拔出来的官僚来代替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
这一制度在以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除此以外,武帝还开拓了人才的选拔制度。
察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世禄制和军功爵制,这里面流弊很多,比如武将垄断要津、任人唯亲(任子制)、仕途狭窄等等。所以武帝首次确立了察举制(源于高祖,明文规定则始于武帝)。
所谓察举,即先行考察再举为官(举孝廉仅是其中科目之一)。武帝不仅将任命权完全收归中央,还将举荐者与被举荐者挂钩,如被举荐者品行有差,举荐者也要受罚,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当权者荐人为亲。
同时,武帝还将察举制与考试选官结合起来。他诏令:太学博士弟子受业一年,经过“射策课试”能通一经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缺,高第者可任郎中。
由此出仕者虽然远少于察举者,但同样是士人所看重的“正途”。
这样的选官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为后世的科举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影响不次于始皇帝的“车同文书同轨”。
创立四大监察系统
汉代疆域辽阔,尤其是武帝东并朝鲜、南吞百越,东北设汉四郡,西南设十四郡之后,原来的郡(国)县制度已不足以管理辽阔的疆土,于是武帝在州郡之上首设十三监察区(部),每区置刺史一人,巡察地方。
刺史虽然受御史台统管,但人事上是独立的,有中央直接任命,只向皇帝负责,它位卑权重,秩仅六百石,却有权监察两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后来甚至可督查诸侯王,汉末演变成了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州刺史。
其次是设立司隶校尉,监察京畿地区和三辅、三河及弘农七郡的官员,甚至皇太子、三公也在其监察范围之内。曹操专权时就曾自领司隶校尉。
第三是设置丞相司直。丞相司直虽是丞相属官,却起着监察丞相的作用,有事可直接越过丞相向皇帝汇报。
第四是改革御史大夫府。秦代汉初,御史大夫的职责之一是监察百官,却并未从行政系统中完全独立出来,它除了监察官员,还需承担执法和管理文书等任务,相当于副丞相。
是汉武帝将御史大夫副职御史中丞转为御史之长(一说御史中丞本就是武帝所创),御史府改为御史台,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专司监察之责。此制度亦被后世沿用。
刺史、司隶校尉、丞相司直、御史中丞都是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监察系统,这四大系统互相监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从而真正确立了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此之前,除了秦始皇,没有任何一位帝王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刘邦不能、文景亦是)。
首开丝绸之路
在外交方面,刘彻为了联合西域共抗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在后世为华夏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使大汉声威远播四夷,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除了以上五个第一,武帝在其他几个方面也有文皇的常规操作——
比如,迁徙豪强、稳定编户。武帝朝共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行动,一次是在前127年,将郡国豪杰及资产在300万以上者,统统迁往茂陵居住;一次是在前118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地;一次是在前111年,武帝收复东越后,“尽迁其豪杰于江淮”,虚其地;一次是在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一万六千户于茂陵、云阳。
武帝通过这些行动,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发展,扶持了小农的经济地位,保证了汉廷的赋役来援,避免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又如,改革货币制度,统一铸币权。西汉前期,币制很不稳定,高祖吕后时期,多次改制,币制混乱;文帝时用“四铢钱”,允许私人铸钱;武帝继位之初,盗铸金钱罪当死者数十万人,而郡国私自铸钱流通比却达十之三四,铸币完全失控。
对此,武帝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收归中央,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五铢钱”,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同时,他还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采桑弘羊建议,设立盐官和铁官,实行盐铁官营;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
这些整顿财政的措施,都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掌控。
再如,推行各种发展经济的措施,如兴修水利,武帝先后修了引渭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水道,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其间他还亲自指挥了工程艰巨的黄河堵口工程;如下令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设置“屯田官”;如推广先进的冶铁、铸铁技术,促进先进农具的广泛应用;如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对增产影响巨大者,赐田赐爵……
你还认为,刘彻是一个武功卓绝,文治稀烂的皇帝吗?
武帝时期,可能确实是户口减半,但他用兵四十余年,打得还是当世最强的匈奴,如果不是他文治说得过去,汉帝国怕是早就崩溃了。秦二世而亡,隋炀十四年败光家底,可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