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裂痕往往是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比如和异性频繁聊天或者对异性缺乏边界感。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注意感情很容易出现问题,有时候和异性接触多了、聊多了就会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依赖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把原本应该和伴侣分享的事情、对伴侣的关心和情绪都转移到了别人身上。时间久了聊天的话题越来越多,分享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甚至会沉迷其中。时间一长就容易忍不住心生杂念,甚至做出伤害感情的事情。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人性反应。

我们常常会说只是正常交流,又没聊什么,都保持着界限。但真正的界限感其实是能够克制自己,不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很多时候聊天到最后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了你能控制的范围,尤其是感情这种复杂的事情,异性之间更是如此。
分寸感又是什么?分寸感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底线,也是你给伴侣的安全感。和异性保持适当的距离,亲疏有度才能让感情和家庭更加稳固。

国外有一项心理研究追踪了将近100对年近古稀的夫妻,研究发现这些老人能够对伴侣从一而终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他们懂得主动规避诱惑。他们会避免和异性单独相处,对伴侣以外的异性保持高度的警觉。
就像雷军一样,他是一位很成功的人,他的办公室是透明的女性员工,不能单独在他办公室里。如果要汇报工作必须有三个人同时在场,他和妻子能够从一而终30年其实是因为他懂得和异性保持安全距离。
我们并不是要完全不和异性接触,而是要有分寸。如果你做的事情是不想让伴侣知道的,那可能就是在试探边界了。只有你自己有了边界感,别人才不会越界。感情和家庭的稳定需要我们保持对异性的边界感,不要给异性任何可以越界的机会。人往往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往往有恃无恐。人或许很难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但作为人格健全的成年人,我们要明白有些心动始于瞬间,止于理智,懂得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人品,更是一份对家庭、对伴侣的责任感。

犯错并不一定要越过底线,有时候一些小的试探就已经足够了,也别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对方不会发现。其实你以为藏的很好,对方心里可能明镜似的,每次闲聊其实都在对方心里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等到有一天这颗种子发芽爆发,可能就意味着这段关系的破裂,甚至家庭的破碎。

所以千万不要冲动,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对方,更不要伤害那个愿意全心全意陪你走过这么多年爱你的人。别等到把家折腾散了,把对方的爱耗尽了,无法挽回了,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