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所谓的恒大奇迹都把大众蒙在鼓里。许家印的财富积累,根本跟房地产开发没什么关系。若不是他的贪婪最终引发危机,或许这个骗局会一直持续。
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许家印的巨额财富究竟源自何处?
让我们一一道来:
期房咋来的?
想了解许家印的操作,我们先得了解房地产中最有意思的,也是所有阴谋的根源——期房。
到底期房是怎么来的呢?这种缺德的模式又是谁发明的呢?
这个人就是霍英东。
或许在我们的印象中,霍英东是个爱国商人,著名的民主人士。但政治上的成功和善意不能掩盖其发明创造带来的危害。
“期房”诞生于1954年的香港,那时的香港购房是必须现房全款的,因此门槛极高,众多小市民望房兴叹,导致了房屋销售非常迟缓。霍英东的本金不多,买地就耗去来大半资金,房子卖得慢,资金回笼艰难,让他的经营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妙计”——出售“售楼说明书”。
第一步,他将楼盘的透视图、平面图、面积、朝向、间隔及价格等信息全部整合好发给买家,让对方了解房屋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就是“卖楼花”。市民可以先交总价50%的定金,然后建成一层,就再交10%的楼款。当领到“房契”(香港叫“入伙纸”)的时候,就缴清所有房款。
之所以叫“卖楼花”,是用开花结果做比喻。意思是卖的时候,还只是一朵“花”,最终钱交齐了,房子到手了,就修成正果了。
实际上,霍英东也一直将这两件“发明”引以为自己生平的得意之事。他认为,他的“发明”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双赢:他作为开发商能快速收回成本,买房者们也能以较低的起付资金购买房子,皆大欢喜。
后来,香港的地产商们都开始这么干,尤其是后继者李嘉诚,在这方面比霍英东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每户面积都不一样,维护修缮的矛盾又来了。比如你家房子80平米,我家房子才50平米,让我和你出一样的价钱来维护修缮,这样很不合理,我肯定不愿意啊。于是李嘉诚就发明了更加缺德的“公摊面积”,即所有住户按照每户土地使用面积的比例,分摊整栋楼的产权。
了解了这群黑心资本家的脏套路,我们就可以弄明白许家印玩的把戏了。
还是举例说明:以一块价值一亿元的土地为例,建造房屋预估需要5000万元。然而,许家印无需自掏腰包来支付这笔费用。他所采取的策略是,用自己的企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然后利用这笔贷款去买下土地,随后便展开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攻势,全力推销期房。
普通的民众在看到广告之后开始购买期房,与当年霍英东不一样的是,老百姓手里的钱连期房也不够,就只能向银行贷款,按揭二三十年,去买许家印的“楼花”。
就这样,一期工程卖出去之后,恒大回笼了高达两亿元的资金。此时,许家印首先偿还银行的一亿元贷款,手中还剩一亿元。有人会说,那就用这一个亿盖房子吧,盖完之后他还净赚5000呢。
但是,这种无耻的资本家不会这样做,紧接着,许家印将目光投向建筑企业,向他们抛出极具吸引力的“橄榄枝”。他声称有一个稳赚不赔的地产项目,欲将其承包出去,但前提是建筑商必须自行垫付建房资金。
在期房大行其道的市场环境下,建筑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操作模式,为了能跟恒大合作,他们只能同意垫付。
建筑商手里没接到工程款,自然就没钱去支付货款,所以下面的材料商也只能接着垫钱,等建筑商拿到工程款再结账。
如此一来,恒大在整个建房过程中,竟然未投入一分钱,却稳稳赚取了一亿元。
然后,许家印带着这笔钱转战其他城市,如法炮制,继续圈地、卖期房,不断循环往复,财富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可是又有人问了,不管怎么样恒大不还是赚了一个亿吗?当他付了工程款之后,所有的债务其实也都结清了,那遍地的烂尾楼又是怎么来的呢?
“卖楼花”的钱哪去了?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方式可以让开发商可以同时动工很多个楼盘。开发商赚到了钱,手头不宽裕的市民也住到了房子。社会迅速完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大家都很高兴。
再回到当年的香港,对霍英东等开发商来说,“卖楼花”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他们快速回本。即在房子修好之前,就能拿到购房款。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理解,霍英东们其实是在借买房者们的钱,给买房者们修房子,然后再卖给他们——俗称“空手套白狼”。
但这种行为,让原本该由开发商承担的风险,被转嫁给了买房者。
当这个过程中开发商能完整地把房子交付给买房者,一切就皆大欢喜。然而,如果开发商不能如期交房,那问题就大了!——这就是“烂·尾·楼!”
有人就会问,明明开发商已经提前拿到了购房者的房款,可房子却迟迟未能完工交付,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接着举例:假设许家印手里有30亿资金,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拍,成功拿下一块价值100亿的土地。紧接着,许家印就会以这块刚到手的土地作为抵押品,顺利地从银行获取70亿贷款。随后,提前将期房出售,成功回笼160亿资金。
按常理来说,此时应该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房屋建设的顺利推进,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恒大才不会将那60亿的盈余资金投入到房屋修建上,而是会将目光投向新的土地资源。他们会用这60亿去参与新的土地拍卖,试图获取价值200亿的土地,进而再次重复之前的抵押、贷款、预售等一系列操作。
可以说没有哪个资本家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其实在这样的运作下,许家印的公司已经算不上是房地产企业,它只是一种另类的金融机构。房地产建设已经跟建筑行业没有关系,它就是个金融游戏。
但这种金融游戏总有玩崩了的时候,什么时候会崩呢?那就是他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开发商就没钱修房子了。自然也没办法把期房修好给你了——它欠你一套房子,你的房子变成了烂尾楼。这个时候去要债也没用,因为他欠的人太多了——银行、业主、施工方……。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没钱,告他也没用,大不了就资产清算。
那资金链是怎么断裂的呢?
还说恒大,许家印身价39亿,贷款2万亿。老老实实的建房不会有事,即便大环境改变,也真的不会赔,或许许家印就可以永远这么空手套白狼。
可架不住许老板的兴趣爱老实在是有点多,今天想要组建足球队了,明天又搞起了矿泉水的生意,还想去金融圈插一脚,这边打算砸钱造车了,那边又搞了一个歌舞团。
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资金链自然就保不住,只要前脚钱没了,后脚就会牵出一连串的事故。
为啥没人管?
那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了,既然期房里有这么大的弊端,为什么不出台相关的政策制止,或者是干脆所有房子都卖现房呢?
原因很简单,在整个利益链条中,所有人都是在赚钱的,每个人都在占便宜。
许老板这些房地产商赚到了空手套白狼的钱;地方政府赚到了卖地的钱;建筑商和材料商虽然冒了风险,但是只要结算工程款就还是赚钱的。
购房的老百姓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但是也可能是最倒霉的。老百姓手头没钱,但是要买房的时候,通过买期房和贷款可以让经济压力后置。可一旦掏空了6个钱包买的房子成了烂尾房,那这种压力足以逼疯一个家庭。
银行或许是最大的赢家,当然也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如果一切都正常运行,那银行是最赚钱的,开发商的贷款和购房者的贷款最后都会成为银行的利润。但是资金链断裂带情况下,开发商的贷款就会变成坏账。老百姓买烂尾房的虽然按规定还要还,但是坏账风险也会变得巨大。
但完全取消掉这种模式可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太多的利益集团在从中获取了利益,这笔财富足以让所有的资本家眼红。其中带来的巨额税收和经济效益,也使得主管部门不可能放弃这笔利益。
总之,像房产预售制度和信用卡、网贷这样的东西,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富人创造出来的,收割穷人的工具。现在手头没钱就透支你未来的钱,把你身上最后的一点价值都炸榨出来。
但这种模式却像一笔无形的税收一样紧紧的压在所有人的头上,20年或者30年的房贷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短期内所有的利益相关人都在赚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债务爆发,这种模式不会继续长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