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最近几年,白血病的发病率似乎一不留神就“悄悄翻了倍”。很多人不禁要问:这病是怎么悄无声息地找上门的?其实,真正的“元凶”,可能就藏在你每天生活的家里……
白血病,真的离我们这么远吗?提起“白血病”,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小孩子得的病”或者“那是别人家的事”。
但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白血病病例约为7.5万例,其中成人病例占比超过六成。这意味着,白血病不再是“少数人的命运”,而是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健康威胁。

更令人揪心的是,越来越多的白血病患者既没有家族遗传史,也没有明显的暴露风险,甚至生活看起来健康、规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答案,往往藏在我们最熟悉、最忽视的地方——家。
家中“久置”的4类物品,可能是白血病的“帮凶”!久置的地毯和窗帘——甲醛“温床”
地毯和窗帘是营造温馨家居氛围的好帮手,但如果长时间没有清洗或更换,它们就可能变成“毒气制造机”。尤其是使用化纤材质、带有胶水粘合的地毯,甲醛释放周期可以长达3-15年。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与白血病的关系,经过多项研究证实。
例如,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中的人群,其患白血病的风险显著升高,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有医生曾接诊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家庭主妇,几乎不吸烟不喝酒,也没有家族病史。后来发现,她家中10多年来从未更换过地毯和窗帘,长期生活在轻微的甲醛释放环境中,最终不幸确诊为白血病。
提醒:家里的地毯、窗帘每年应彻底清洗一次,超过5年建议更换;新购家具和装饰材料应选择环保认证产品,并充分通风3个月以上。
陈旧的木质家具——苯的“隐形通道”“这套家具用了十几年了,都是实木的,舍不得扔。”这样的说法,在不少家庭中可以听到。实木家具虽然环保,但很多传统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漆、胶合剂中含有苯类化合物。

苯,被称为“白血病之父”,在医学界是公认的诱发白血病的高危物质。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研究就发现,长期在苯环境下工作的工人,白血病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2020年《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家庭中苯的暴露途径,主要来自家具、胶水和清洁剂。
陈旧家具如果存在裂纹、油漆脱落等现象,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挥发苯类物质,危害健康。

尤其在南方潮湿、高温的夏季,苯的挥发量可以成倍增加。建议定期检查家具表面涂层是否完好,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开封久置的杀虫剂、清洁剂——化学物的“慢性炸弹”不少家庭为了驱虫、防霉、防臭,常年存放杀虫剂、洁厕灵、空气清新剂等。这些产品中常含有苯、甲苯、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它们在常温下就可以缓慢挥发,形成长期低剂量暴露。
低剂量不代表无害,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增加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

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曾报道过一例白血病患者,家中长期使用某品牌杀虫喷雾,患者在确诊后检测血液中苯代谢产物超标,最终被认为与环境暴露高度相关。
建议:家中清洁用品应少量购买、按需使用;开封超过一年以上的化学品应及时清理,尤其家中有孩子和老人,更应谨慎选择无毒、低敏的替代品。
长期不用的空调滤网——细菌和污染物的“黑洞”
炎炎夏日,空调成了“续命神器”,但空调滤网如果长期不清洗,会积聚大量灰尘、霉菌和有害微生物。研究发现,空调滤网中检出过多种真菌和细菌,其中部分可以诱发过敏、呼吸道疾病,甚至免疫系统异常。
202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一项环境健康研究中指出,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污染物与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具有潜在相关性,尤其对儿童影响更大。
空调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内部却藏污纳垢。每次开启时,污染物随风而散,这种“隐形污染”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建议:每年夏季开启空调前务必进行专业清洗保养,滤网至少每两个月清洁一次。
白血病的“信号灯”,别再忽视身体的小提示白血病并不是“突然袭击”,很多时候,身体早就悄悄发出信号:
经常疲倦、头晕乏力、皮肤苍白,不是年纪大了,是红细胞减少;反复感冒、发烧难退,可不是“抵抗力差”,而是白细胞功能异常;牙龈出血、皮肤淤青,别总以为是“上火”或者“碰了一下”,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白血病的关键。

生活中,很多人把“防癌”看成“高大上”的事情,其实,真正的防癌从来不是靠昂贵的保健品和神秘的偏方,而是从家里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比如及时通风,每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比如做到“少囤货”,不用的东西就别放着“等它变毒”;比如选择正规品牌的建材,不贪便宜用劣质装修材料;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正所谓“病从口入,毒从家来”,只有主动管理家居环境,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健康隐患的发生。

身为医生,面对越来越多因环境因素诱发的白血病患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有人因为装修后不到两个月就入住,结果孩子患上白血病;有人因为几年不清洗空调,导致反复感染,免疫系统逐渐崩溃。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若不引起重视,终将变成健康的“大事”。
医学的进步固然可喜,但最强大的治疗手段,始终是“预防”。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好:“防火防盗防疾病,细节决定成败”。

白血病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现实中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疾病。
幸运的是,很多危险可以被识别,很多风险可以被预防。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每一位读者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出改变,守护健康。
健康从家开始,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年版)[R]. 北京: 国家癌症中心, 2023.
[2]张建中, 王海燕, 陈志峰. 室内环境污染与白血病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25(8): 965-968.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科. 苯暴露与白血病发病风险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0, 38(5): 355-359.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