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有人觉得自己最近总是心慌、眼花、掉头发,起初以为是“年纪上来了”,可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肝血不足”。
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肝血不足,不是肝脏出了大毛病,而是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很多人却视而不见,直到问题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肝血不足?它和肝功能有关系吗?
先说清楚一点,“肝血不足”不是肝功能异常的医学诊断,在中医里,它更类似于一种“状态”或体质的描述。
中医讲“肝藏血,主疏泄”,意思是肝脏不仅要储存血液,还要调节气血在身体各部位的流通。如果肝血亏虚,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眼睛、头发、情绪和月经。
而现代医学也有相应的解释。比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都会影响机体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对大脑、眼睛等高耗能器官影响明显。

根据2023年《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肝血不足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女性功能性闭经等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并非只是“虚”的说法,而是长期生活方式失调累积出来的“实打实”的问题。
肝血不足具体表现在哪?这5个信号别忽略说到这儿,很多人就会问了,那到底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肝血不足?不是靠感觉“累”就算,而是要综合多个表现来判断。

第一,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甚至夜盲
中医有句老话:“肝开窍于目”,肝血足,眼睛就有“营养”;肝血不足,眼睛最先“抗议”。有患者白天没事,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开夜车都打怵,到医院检查却没啥大问题,这可能就是典型的肝血不足引起的视力功能性问题。
第二,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
肝血亏虚,脑供血不足,就容易头晕、耳鸣,甚至出现“说话找词”、“转身忘事”的现象。很多上班族以为自己是“累的”、“老了”,实则是脑供血不足的一种信号。

第三,面色苍白、嘴唇淡白,指甲易断裂
肝血不足,最直观体现在脸色和指甲上。中医讲“血色归肝”,而现代医学也证实,贫血状态下的血红蛋白下降,会直接影响皮肤和黏膜的颜色。
女性朋友如果发现自己面色越来越“黄白”,嘴唇没血色,指甲发脆或有纵纹,别只顾着买口红补气色,可能是身体在“缺血”。
第四,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

这是女性最容易察觉的表现。肝藏血,调控月经,肝血充盈,月经才规律。如果月经突然变得量少、时间短、颜色淡,甚至几个月不来,先别急着怀疑是不是怀孕或更年期,很可能是肝血亏虚。
第五,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虑、易怒或抑郁
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如果肝血不足,肝气不畅,就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你可能会突然觉得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或大动肝火。这不是“玻璃心”,而是身体真的出了点“小毛病”。

我在门诊遇到过一位35岁的女性白领,职业是会计。她来时满脸倦容,说自己最近总是心烦、睡不好、月经量少、眼睛干涩,去做了心理咨询,对方说她有轻度焦虑兼抑郁,但吃了几周药,没见多大改善。
我给她详细问诊,发现她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几乎不吃早餐,月经越来越少,眼睛发干,还老掉头发。舌质淡、脉细无力,这是典型的肝血不足。我给她配了当归、白芍、枸杞子等养血疏肝的药,并建议她调整作息,改善饮食。

两个月后复诊,她说“整个人都轻松了”,眼睛也不涩了,月经也恢复了正常。她感慨说:“原来不是我心理有病,是身体真缺血了。”
“肝血不足”并不等于“肝病”,但不能大意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肝血不足”不是肝炎、肝硬化那类肝病,但它可能是身体长期疲劳、营养不足、精神紧张的一种“亚健康”表现。就像是汽车的“黄灯”亮了,虽然不至于马上抛锚,但再不处理,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误以为“吃点补品、多睡觉”就能缓解,其实不然。如果不对症,吃再多的鸡汤羊肉也补不上来。

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息补”。这不是说药没用,而是说日常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第一,规律作息,别熬夜
肝脏在夜间11点到3点是最旺盛的修复时间,如果你这时候还在刷手机、加班,肝血消耗会加重。哪怕你年轻,也经不起天天透支。
第二,补养肝血的食物要吃得对
像黑芝麻、桂圆、当归、枸杞、红枣、猪肝、牛肉等,都是不错的食疗选择。但别一股脑儿往里吃,体质湿热、脾虚的人要根据体质调配,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第三,适当运动,防止血瘀
血液如果不流动,就容易瘀阻。中医说“动则生阳”,适当的快走、瑜伽、八段锦都有助于气血流畅。但别剧烈运动,尤其是已经有明显肝血不足症状的人,剧烈运动反而会加重疲劳。
第四,情绪调节,别太压抑
情绪和肝气密切相关。你越压抑、越郁闷,肝气越不通,肝血越耗损。适当倾诉、转移注意力,是调肝气的好办法。有时候,找好友聊聊,比吃药还管用。

不瞒你说,这几年门诊里三十岁出头就出现肝血不足症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边熬夜打游戏,一边靠咖啡续命,中午叫个外卖,晚上撸串喝酒,连水果都懒得吃。他们来医院也不是看病,而是来看“为什么我总是累”。
长期高压生活、高糖饮食、睡眠剥夺、缺乏运动,这些都是肝血的“杀手”。
曾经有个20多岁的男患者,来门诊说“我感觉我老了”,他睡不醒、头晕眼花、眼干口干,检查啥毛病也没有。我问他一天几点睡,他说凌晨两点;我问他早餐吃什么,他说从不吃;我问他运动不,他说“走路都嫌累”。

这不是老了,这是血供不上了。后来他认真调整生活,半年后恢复得不错。
别等身体“报警”才开始重视肝血不足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问题是,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却可能要几年时间慢慢调理。别把疲劳当习惯,也别把“没病”当健康。一旦出现以上五个表现,建议尽早调理。
人生就像行船,血如同河水,肝是舵手。血不足,船就搁浅;肝不好,方向就偏了。调理肝血,就是给自己一场“翻身仗”。
参考文献:
[1]李伟,孙鑫.肝血不足与功能性闭经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05):45-47.
[2]王海燕.肝血亏虚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9(12):1124-1127.
[3]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与调理策略研究综述[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23,21(11):1405-141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