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合资品牌磨刀霍霍,带着一堆新车杀回来了,可问题是,就凭这些,他们真能“卷”过已经支棱起来的国产车吗?
说白了,这年头,合资品牌日子不好过,大家都看在眼里。
想当年,那可是闭着眼睛买合资,质量好、牌子响。
可现在呢?
国产车那是越做越好,配置高、设计潮,价格还实在,直接把合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就拿比亚迪来说,2021年,秦PLUS DM-i横空出世,靠着那百公里几升油的油耗,直接把合资品牌在A级车市场的饭碗给抢了。
你想想,以前都是大众朗逸、日产轩逸的天下,现在满大街跑的秦PLUS DM-i,这说明啥?
说明老百姓不傻,谁实惠买谁的。
而且,这也不是个例,吉利、长安、长城,哪个国产车企没拿出几款能打的爆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5%,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特斯拉也来凑热闹,2023年初,Model 3和Model Y直接降价,搞得国内新能源车企也得跟着降,本来利润就薄,这么一搞,更是雪上加霜。
你品,你细品,这合资品牌,前面有狼,后面有虎,日子能好过吗?
国产车企也不是只会打价格战。
你看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那是下了血本,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城市道路上开起来,那叫一个溜,都快赶上老司机了。
还有华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提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让不少国产车企实现了弯道超车。
面对国产车的崛起,合资品牌也不是吃素的,开始琢磨新策略了。
雷克萨斯,以前那是高高在上,现在也放低身段了,新款ES直接喊出“以中国需求为研发原点”,还要在上海建厂,这是要彻底融入中国市场的节奏啊。
广汽丰田也学聪明了,铂智7直接让中国工程师主导设计,还用上了鸿蒙座舱和激光雷达,这配置,直接对标国产车。
上汽大众也不甘示弱,ID.ERA概念车,增程式全尺寸SUV,续航1200公里,还搭载Momenta无图智驾系统,这是要跟理想汽车对着干啊。
豪华品牌那边,奔驰CLA纯电,续航866公里,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直接用上了主动空气动力学风扇,这技术,简直是黑科技。
别克GL8陆尚,也开始走亲民路线了,PHEV版本,亏电油耗才6.68L,这价格,都快赶上奥德赛了。
一汽丰田bZ5,预售价13-16万,这价格,在合资品牌里算是相当有诚意了。
话说回来,这个价位,国产SUV的选择也很多,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长安CS75 PLUS等等,配置也不差,甚至更高,这就让消费者有点纠结了。
话说回来,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路线,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觉得这是过渡方案,但也有人觉得这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
理想ONE和理想L系列,凭借其较长的续航里程和相对较低的售价,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问题来了,如果你要买车,你会选合资品牌,还是国产车?
选合资品牌,可能图的是品牌和口碑,觉得开出去有面子,质量也更可靠。
但选国产车,可能更看重配置和性价比,觉得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更好的东西。
这也没啥好纠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
2025上海车展,合资品牌是憋足了劲,想要打个翻身仗。
但能不能成功,还真不好说。
这年头,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懂车了。
合资品牌要想真正“卷”过国产车,光靠堆配置是不够的,还得拿出点真东西才行。
现在车企们都开始卷起来了,谁能笑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