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各种心理问题高发的季节。
阿信今天要为你推荐的这位作者,却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能力,她会深入你的内心,用最体贴的方式为你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
她就是百万畅销书作家、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
菲利帕·佩里和她的爱猫“尊敬的凯文”中信出版已经出版了她的两部作品——《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和《沙发心理学》,都被读者在豆瓣上打出了8.7的高分。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堪称菲利帕·佩里的代表作,不仅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全球销量已经突破百万册,更是看哭了不少国内读者:
看这本书哭了很多次,它像一面毫不留情的镜子,从中看到自己为人女与为人母时犯过的种种错误。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我小时候就读过这本书,也许命运都会改变。
阿信今天要为你推荐的是菲利帕·佩里的新书,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它堪称是《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姊妹篇——《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接续了《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关于童年的话题,但只不过这次的落脚点,回到了成年人自身。
菲利帕·佩里在这本书里想告诉我们,如何用成年的力量,重新养育童年的自己。
这是一本读起来会让眼泪不自觉滴落的书。你会发现从来没有一个人你如此懂你内心隐秘脆弱的那一部分,告诉你,那不是错,每个人其实也都差不多这样,好在,我们有办法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这极有可能会是一本能改变你余生的书,正如书名所说,它值得推荐给每一个你爱的人,当然,也包括你自己。
停止评判,学会承认自己的脆弱作为一位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在多年的接诊中发现,人们第一次接受心理治疗时,通常都只是想聊聊别人,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由别人引起的。
但每次她都会说:我们对别人无能为力,但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己。
因为我们是有这种能力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反应方式和回应方式,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习惯性反应以及对事情重要程度的判断。
当然,改变需要时间,新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时间,但我们可以尝试着一点点做出改变。
我们对生活的掌控力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法的走向,即使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我们依然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思维方式,选择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可能会问自己一些无用的问题, 比如我们总是在问“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意义的构建者, 要从叙事中寻找意义。“ 为什么某人要和我分手?”“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我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我们需要故事和解释,如果不能了解原因,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但遗憾的是,问自己“为什么”不会有任何帮助,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学习“如何做”。因此,《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便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做”的书。
菲利帕·佩里认为,当某些事对我们有影响时,我们可能不知道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但了解这一点会对我们有帮助。
我们总是善于给自己制造问题:“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我是一个糟糕的朋友。”“我不够聪明。”“我性格内向。”……你一定也听过或说过这样的话吧?
其实,我们不需要这样评判自己。是,我们都犯过错误,但这些错误并不能代表我们。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然后再犯新的错误,再继续学习。
我们总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和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当我们达成心愿时又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然后做出新的决策。
这个决策在一段时间内是正确的,但过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做一次调整,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永远不能说现有决策是对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不必因为一时的错误就对自己做出负面评判,就像一个法官在法庭上对自己敲下宣判的法槌,那对自己或他人都没有任何帮助。
从现在起,停止评判。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脆弱的人,学会承认脆弱,要比戴上假装强大的面具更能表现出力量。
童年经历带来的“熟悉感”并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的在上一本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菲利帕曾经提出过童年经历对一个人成年后的影响。
她说,如果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童年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
菲利帕·佩里将“关系的链接”放在《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的开篇第一章,她认为,“关系”——与家庭、与他人或是任何事物建立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但在一类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童年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误导——亲密关系。
菲利帕说,童年时寻求爱的方式以及父母对此的回应,为我们成年后建立亲密关系奠定了基础。我们总是想寻找能带给我们和当年的照顾者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的伴侣。
人们常说爱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回到我们熟悉的地方。那种熟悉感很难用语言表达,却会给我们造成困扰,让我们以为这种感觉就是对的。
有一天,当我们遇到能带来这种感觉的人时,立刻就会与之碰撞出爱的火花,因为我们误以为熟悉的感觉就等于美好的化学反应。
菲利帕收到过这样一封女士的来信,她和男朋友相处了三年,感情一直很稳定,但在男朋友求婚之后,关系就越来越冷淡:
我约他一起去做情感咨询,但无济于事。
和咨询师面谈的时候,他说的一些话到今天仍然刺痛我。比如,他说和我相处就像面对一个哭闹的孩子,让他很想逃离。
这位男朋友,其实就是心理治疗中常会提到的“回避型依恋”,这意味着他不喜欢和别人过于亲密—他可能以为自己喜欢,但实际上他并不喜欢。回避型依恋的人害怕承诺,一旦需要他做出承诺,他就会开始逃避这段关系。
形成这种依恋类型的原因通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体验和家庭环境。在婴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婴儿的正当需求被母亲忽视,之后他就会从主动提出需求到不再提出需求,进而疏远母亲。
当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未能提供情感支持、缺乏情感表达时,孩子就会下意识地决定永远不依赖任何人。这种在早期环境中帮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在孩子成年后就变成了构建亲密关系的障碍,变成一种自我破坏。
与此同时,写信的女士有可能是心理治疗师所说的不安全依恋模式中的“焦虑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主要情感之一就是“渴望”——小时候,他们渴望父母的关注;成年后,他们把渴望当作爱来体验,因为这让他们产生了熟悉的感觉:早期的照顾者点燃了他们的渴望,却没有提供安全感。
焦虑型依恋的人总是忧心忡忡,他们的内心住着一个婴儿或蹒跚学步的孩子,不断地在渴望,可是回应他们的人忽冷忽热,他们的心情就跟着起起伏伏,于是更加深了他们的渴望。
焦虑型的人通常会被回避型伴侣吸引,因为回避型伴侣总是逃避承诺,这就为焦虑型的人提供了渴望连接、渴望被爱的机会,就像童年早期对照顾者的那种无意识的渴望一样。
焦虑型的人渴望伴侣的承诺,会因为没有得到回应而紧张不安,回避型伴侣越逃避,他们的渴望就越深,投入的就越多,从而形成一种追与逃的关系模式。
所以,一个不能承诺天长地久的人,反而会点燃焦虑型的人的激情。对他们来说,爱情令人上瘾之处就是这种不确定的情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依恋风格,因为我们与他人形成连接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风格不变,不过,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可以选择摆脱它的影响。
如果你也面临同样的处境,菲利帕的建议是,回忆一下你对早期照顾者的依恋模式,看看你现在的人际关系是如何触发你过去的记忆的: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吗?你欣赏的老师从来没有赞美过你吗?你是否经迷恋过不可能跟你在一起的人,比如对方对你没感觉或者已婚?
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无望之爱的模式,那就认真审视一下你的渴望。当你深陷其中时,你渴望的其实就是自己。向后退一步,用客观的心态看待你的渴望,你会发现你喜欢的类型并不是你真正喜欢的。
你的伴侣不应该是那种让你永远处于不确定状态的回避型的人,而应该是一个可信赖的、可靠的、实实在在属于你的人。这种人就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型依恋”。
你可能不会对他一见钟情,因为他不像回避型的人能带给你那种熟悉的感觉,但他情绪稳定,踏实可靠,和他相处,你不会立刻到达情感巅峰,但同时也不会跌入谷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会变得更加熟悉彼此,从相互陪伴中获得细水长流的满足感,慢慢地一起进入恒定、持久的情感状态,而不是只能依靠间歇性的情感强化带来短暂的兴奋。
探索自己,才是“爱”的开始《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让人产生错觉。
菲利帕·佩里解释说,这是因为关系不是由一个人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两个人沟通和讨论。我们不是只做好自己就行,还要准备好适应我们爱的人(和我们不喜欢的人)。
另一方面,当我们做出改变时,也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当我们更满足时,那些爱我们的人可能也会如此。
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虽然我们可以影响他们,但每个人最终都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我们唯一真正有能力影响的人就是自己。
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也改变不了被亲近的人背叛的事实。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我们始终有能力控制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选择内心对话的方式,选择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当下做出反应、如何表达和回应。
在《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中,菲利帕不仅陈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伴随而来的方方面面困难:如何融入一段关系、如何处理各种冲突、如何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安宁……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一段关系是一帆风顺的,任何实实在在的关系都会出现你必须处理的分歧。我们都需要关系,尽管维护关系并不容易。
我们可以把别人的反应当作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认知。
我们如果不学会处理差异,就会要么一直和人对抗,要么失去自我,不断被他人消耗。
在我们的人生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中讲变化的内容能帮助你在变化出现的时候做好准备。虽然我们不可能一直都快乐,但如果我们允许自己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满足感。
现在流行一种做法,就是给自己的某种行为模式或心理状况归类,比如“我是某某型依恋”,或者“我的内在童年创伤类型是某某某”。
人们急于剖析自己,把这些术语当作自己的标签,不再花时间探索自我,在菲利帕·佩里看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也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要从各个层面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有时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做出诊断是有用的,但有时这是一种自我设限。
读完《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作者在收到各种咨询的时候没有马上给出诊断,请你也不要在读完这本书以后立刻对自己做出诊断。
要更加了解自我,更好地应对生活,并不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要进行内省,这样做是对我们的感受以及我们对他人的影响负责。
如果你的内省让你变得更加偏执,更喜欢评判别人,比以前更孤立,那么它可能是有害的。如果内省给你带来更紧密的连接、更良好的沟通、更安稳和谐的生活,让你觉得和别人更亲近,那么请坚持下去。
自我关怀很重要,它不是自私或自我放纵,它可以帮助你消除所有与他人亲近的障碍。
我们都在不断进步,永远不会停止改变。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理论,看看在哪些特定时刻可以应用到自己身上。
在上一本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后记中,菲利帕·佩里说“原谅自己并意识到我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让亲子关系更美好、更牢固”。
在最新的这本《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中,她想说,“原谅自己的错误,也原谅别人的错误”。
*商务合作、高管学习请添加:墨墨老师138 1108 2512 (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