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和 2022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分别生产了 48.6 万和 72.5 万辆新车,分别占全球产量的 52%和 53%。2023 年上半年,在柏林工厂和得州工厂已经完成产能爬坡的情况下,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了 46.4 万辆新车(包括出口),仍然占特斯拉全球 88.9 万辆新车的 52%,是特斯拉妥妥的“产能担当”。
产量连续两三年占特斯拉全球的一半,可见上海工厂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从市值上也能看出来,特斯拉市值的起飞就是从 2019 年 12 月上海工厂竣工同时量产下线开始的,从 2019 年 12 月 2 日的约 600 亿美元一路狂飙到 2021 年 10 月的万亿市值。
同时上海政府给特斯拉的条件十分优厚:免息贷款、低价土地、独资运营……
同时特斯拉还能坐享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显然来对特斯拉来说,上海工厂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尽管最近大火的《埃隆·马斯克传》对其提及甚少,可能因为作者是个美国人吧)。
那么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引进特斯拉?是亏是赚?
先说结论,引进特斯拉是政府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的决定,对我们来说也是赚的,具体有以下几大理由。
一、培养国人消费电动车的意识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又非常关键,纯电动车对国人来说无疑是完全的“新物种”,想要说服大众去买一台纯电动车难如登天。
这个时间放眼全球,只有特斯拉有这个“魅力”能吸引一部分早期的“先锋用户”或者说“技术爱好者”来购买,除了其是一个美国的创新企业以外,特斯拉的创立时间比较早,2003 年创立(比亚迪也是这一年进军汽车产业),已经有了 Model S/X 这样成熟而性感的产品,新产品 Model 3 的价格也“相对亲民”。
根据“跨越鸿沟”理论,早期市场的普及是比较慢的,一旦跨越那个鸿沟,电动车的普及率变开始陡然上涨。而特斯拉就是在跨越鸿沟前最重要的汽车品牌。这个时候消费者很可能只认特斯拉这个品牌,如果没有特斯拉,可能根本就不会考虑去买一台电动车。
另外可以试下想下面几种场景,消费者想购买一台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 Model 3,但因为排队的人太多要等 3 个月,而自己又急用车,便去看了下和特斯拉定位比较类似的小鹏 P7,发现小鹏也不错就买小鹏了;第二个场景,消费者试驾特斯拉 Model 3 感觉不错,但坐到后排发现有点“小板凳”,空间也不够大,最终可能去选择后排空间更大的蔚来 ES6。
从新能源渗透率的变化情况也能看出,2020 年开始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陡然上升,恰好与特斯拉国产版开始交付的时期重合,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但上海工厂生产的国产版特斯拉功不可没。
总之,虽然特斯拉的产品比较有个性很多人不合适,但很大一部分人确实是通过特斯拉才开始了解电动车和新能源车,随后开始进一步接触乃至购买电动车,这是引进特斯拉的第一大功效。
二、鲶鱼效应,加速中国品牌的优胜劣汰对这个问题,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曾表示:“政府用那么好的条件把特斯拉引进来,大家想过这问题吗?三个字叫不争气。只有把鲨鱼放到鲶鱼塘里,这个鱼塘里的所有的鱼才有活力。”
虽然我们从 2015 年前后就开始大规模补贴新能源车,但很多品牌似乎并没有在脚踏实地地造车,而是去想方设法拿生产资质,然后骗取投资和补贴,新能源的发展整体偏慢,产品也非常平庸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续航还徘徊在 300km 左右。
在特斯拉引进之后,很快发现市面上开始有续航 600km 的车了,比如 2020 款的小鹏 P7 已经有 NEDC 续航 706km 了,还有比亚迪汉 605km,广汽埃安 LX 650km,上汽 ER6 620km 续航。
当然这也是三电技术发展到一定时候的结果,但特斯拉的到来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面对特斯拉这条鲶鱼,或者李想眼中的“鲨鱼”,中国的同行们只能提升产品和服务,和特斯拉互相卷起来。
三、带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的汽车产业规模大约在 3-5 万亿美元,是手机行业的数倍,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车企,上下游的产业链也非常关键。
当年引入了苹果在富士康的生产线,随后又建立了围绕手机的产业链,虽然大部分利润都被苹果它们赚走了,但有了雄厚的产业链基础后,华为、小米、vivo、OPPO 等国产手机品牌的诞生就容易很多了。
汽车行业也是一样,目前上海工厂的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0%,很多很多供应商因为特斯拉的需求出现或增加生产线,这些就和中国的汽车产业密切绑定起来。
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中特斯拉也培养了一些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销售人员在各个企业之间流动,一些国产品牌挖到特斯拉的人才也能提升自己的发展。
比如一些品牌刚开始不懂怎么直营,因此可以看到很多特斯拉的店员到了一些新势力门店后直接成了店长,这些都是双赢的结果。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人才还反向输出给特斯拉的其他工厂,柏林工厂、得州工厂的产能爬坡都有中国过去工程师的助力,而特斯拉的下一个超级工厂——墨西哥工厂的负责人则是高级副总裁朱晓彤,而正是他一手推动了上海工厂的建设。
四、促进中国汽车出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 年 1-9 月,汽车出口 338.8 万辆,同比增长 60%,已经超过日本位列第一。
而特斯拉在其中也贡献了不少,2022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了 27.1 万辆新车到欧洲、亚太等地区,占 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 311 万辆的 8.7%。
与此同时,上海工厂的特斯拉凭借其不错的做工和质量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美誉度。
总体来看,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厂完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特斯拉需要中国的市场和产能效率,中国需要特斯拉来培养电动车的消费意识,以及起到“鲶鱼”甚至“鲨鱼”的效果,再带动一下产业链和出口。在全球快速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想着零和博弈,毕竟特斯拉是赢家,比亚迪、蔚小理、吉利长安等也是赢家,输家则是丰田、本田、雷诺、克莱斯勒这些难以转身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