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三年之后的楚庄王开始发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平定了几个附属小国的叛乱。
国内稳定之后,转而兵锋向北,意图将归附晋国的陈、卫、郑等国重新变为自己的小弟。
此时能够与楚国相抗的晋国正好是晋灵公在位,熊孩子胡闹致使君臣不和,晋国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遏制对手,给楚庄王创造了有利时机。
庄王四年,对郑国施加压力,迫使其贰于晋,晋国人会盟诸侯,都不带郑国人一起玩。
六年,陈共公薨,楚庄王不派人吊唁,陈国反楚。楚师伐陈后复又攻宋,晋国故技重施,攻郑以解宋危。
晋楚争霸大体保持这个模式,楚国伐宋救郑,晋国伐郑救宋,宋郑天天挨揍。
郑国人和宋国人郁闷啊,汤姆的有错没错都要被打。
郑国的策略是墙头草两边倒,明着结盟一家,暗地再结盟另一家,都不得罪,谁打我我和谁结盟。
宋国人要可爱的多,就跟楚国人死磕,大水灌城在房顶上做饭也不服软。
八年,楚国攻郑,接着假借讨伐戎人,北上陈兵于周壤。
楚国军队在周天子家门口,好些天不走,周定王闹心啊,不知道蛮子下一步什么企图。
万一不讲礼数,直接掩杀过来,天子那点军力,根本无法抵御。
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问问楚庄王到底要干嘛。
楚庄王道:“我听闻,禹王定九州,制九鼎象征天下,如今陈列于王室太庙中,敢问九鼎大小轻重?”
王孙满不想得罪庄王,心想老子跟你这蛮夷讲讲理论知识,于是道:“得天下者,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请王孙吃酒,表示愿闻其详。
姬满道:“夏桀无德,鼎迁于商,纣王无德,复归我朝。修德明政,鼎虽小,承上天赐授,别人也搬不动。昏聩无道,鼎虽重,遭上天唾弃,想留也留不住。”
王孙满的意思是:楚子你那点功德,还不足以和先祖文王、武王相提并论,不要动什么歪心思,今天就算你把鼎给抢了,既得不到天下,更守不住神器。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王孙满进一步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想想也是,毕竟还有齐、晋、秦这样的大国存在,诸侯们大多为姬姓,若是犯浑搞一下天子,楚国必定成为所有国家的公敌,自己还没有力量玩这么大。
楚王扔下一句:“楚国把兵器上锋刃取下,足以熔铸九鼎”,不朝天子,率师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