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又要来了!为什么会越睡越困?

幻香聊健康 2025-02-04 05:24:45

“春困”是指冬去春来气候日渐转暖,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气候变暖人体的新陈代谢会随之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也变得旺盛,这会导致身体的耗氧量增加,大脑的供氧量相对减少,从而使人产生困倦感。同时,春天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缩短,睡眠时长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睡眠不足也容易引起困倦。此外,春季人体的生物钟会发生一定变化,褪黑素的分泌规律也有所改变,这也会对睡眠和觉醒状态产生影响。所以说,春困是人体应对季节转化而自然做出的调节反应,但若有严重的症状如嗜睡、经常疲倦乏力等,则需注意。很多情况下,“春困”若太严重,则可能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先兆,或有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肺朝百脉,若身体本身肺脏的功能同时虚弱,也有可能导致严重春困。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说,“春困”的表现是一种气虚之象,但是这种气虚,并不一定因为身体虚弱。春天属木相,有生发之意,人体的阳气也像植物一样,于春日蓬勃绽放,舒展生机,但倘若扎根不固,基础不牢,那么春天的快速生长,对于我们的阳气反而成了负担,反成了拔苗助长。说白了就是,身体没跟上季节的“节奏”,对比之下,就会显示出气虚的症状。

其次,除了季节转换,湿气加重也易令人“春困”。春属木,肝气舒发,木克土,属土的脾气就相应被压抑,脾虚则无力运化湿浊之气,湿浊内滞,加重困乏。另外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之品,或缺乏运动、缺乏休息,也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之运化功能未完备;老人、长期患病者等脾胃虚弱,亦较易有“春困”的症状。

来源:科普大讲堂

本文指导医生: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周婧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