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23年余额只剩一个月,距离新年也不过两个月左右。今年过年冷不冷?大雪节气可预兆。今年十月廿五大雪,有啥特点和预兆呢?
1·大雪节气有啥特点?
冬季的三个月,从立冬开始到大雪之间是亥月,是寒气生长的阶段;从大雪到小寒是子月,是寒气最强的阶段,子月中间的冬至节气是寒气的顶点。
因为地面还有积温,所以这时候还不是最冷。过了冬至,寒气开始减弱,春季木气开始萌生,就是“冬至一阳生”。
小寒到立春属于丑月,寒气减退、木气生长,因为这时候余温已经基本消耗殆尽,一年中最冷的时段通常就在这一阶段,也就是“三九、四九”期间。
大雪节气是冬季子月的开端,大雪到也预示着一年中寒气最强的一段时间已经到了。不过阴极生阳、寒极生暖,在寒气到达顶峰的时候,温暖的气息便也开始萌动了。
大雪节气的三候是“鹖鴠不鸣;虎始交;荔挺出”,鹖鴠就是寒号鸟,高诱《吕氏注》中解释:鹖鴠,阳物也,是月阴胜故不鸣也。意思就是大雪后,寒号鸟因为天气寒冷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本草》中认为“虎乃阳中之阴,故交于冬至一阳将发之前”,此时已经接近冬至,虽然天气寒冷,但阳气已将萌动;接着兰草也会感到阳气萌动抽出新芽。
老话说“阴气盛而凝为雪”,大雪节气的整体特点就是阴寒气重,寒气积攒得越来越多,雪也就降下来了。
2·今年大雪节气有啥特点?
古籍中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是农历十一月的“节”,冬至是十一月的“气”。
大雪本为十一月的节,交节在十一月上旬为佳,今年交节在农历十月下旬,属于“早交节”。大雪是阴寒气到达顶峰的开端,交节早预示寒气早,寒气早、积阴不足,降雪自然就少。
并且,寒气来得早,结束得也会比较早。通常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大寒,今年寒气早来,到了真正该冷的大寒节气“四九”已经过半。
五九六九就该“河边看柳了”,春节时已经交“六九”,通常这时天气已经比较温暖,不会太冷了。
今年大雪交节在农历十月廿五下午,五点三十二分四十四秒,属于癸卯年、甲子月、己亥日、癸酉时。
这个时间点上水的力量相当强,然后是木,土的力量比较弱,火的力量基本上看不到。
《素问》中说:水太过,寒气流行;火不及,寒乃大行;木太过,风气流行;土不及,风乃大行。
所以今年大雪节气的主要特点就是寒气重、风多,并且大雪交节在亥日,亥日为重日,也是地支穷日,预示这些特点会被加倍体现。
而“水太过,民病身热烦心;火不及,民病胸中痛,胁支满;木太过,民病飧泄;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乱”,要注意保暖,多喝水、多食粥,少聚集,出入戴口罩。
3·大雪节气啥天气好?
小雪节气三候是“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成冬”,在小雪之前,地面上的空气受阳光照射后上升,遇到高空的冷空气凝结成雨滴落下,滋润大地万物。
小雪后地气不升、天气不降,上下不通、阴阳不交,所以草木凋零黄落。到了大雪节气,这种“不交”和“闭塞”就更深了,天气自然也更加寒冷。
大雪是子月的开端,子月是冬季阴寒气聚集的月份,阴气够强便会下雪;如果是晴天无雪,就代表寒气不强,为季节反常。
民谚中说“大雪三白,有益麦菜”“大雪纷纷落,来年吃馍馍”“大雪有雪兆丰年,大雪无雪要遭殃”
“大雪无雪落,来春雨不多”“小雪无雪大雪补,大雪不补百姓苦”等,也认为大雪宜雪不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