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我们熟知的《赵氏孤儿》的影视作品和戏曲作品都不是历史真相,其内容取材于元代纪君祥的杂剧。
纪君祥根据司马迁编撰的《史记·赵世家》进行了二次创作,故事内容大体一致。
《史记》是一部鸿篇巨著,然而司马迁爷爷却有一个史官本不该具有的严重问题,采信民间小故事加上他自己的天马行空,导致《史记》像小说一般精彩,这种操作时常夹杂着个人的情感和发挥,给史实蒙上了一层面纱。
2011年陈凯歌导演拍摄的电影《赵氏孤儿》,再一次进行了更多的改编,或许他的目的是让电影的内容更加丰富曲折,打动和吸引更多的观众。然而对于事实而言,可谓离了个大谱。
赵氏孤儿在历史上称为下宫之难,发生于公元前583年的晋景公时期,和晋灵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晋灵公剧照
晋灵公作为国君实在太顽皮,赵盾屡屡劝谏,晋灵公感到约束,不自由不愉快,于是派出刺客去刺杀这位军政大权在握的老臣。失败之后,晋灵公又埋伏刀斧手暗算赵盾,但也未能成功。
赵盾剧照
晋灵公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屁孩,他那点手段在赵盾看来啥也不是,最终把赵盾搞急眼了,指使弟弟赵穿在桃园弑君。
所以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屠岸贾假手晋灵公杀死了赵盾,而是赵盾弄死了晋灵公。
赵盾是晋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兼首席行政大夫,晋灵公在位期间,晋国的事务基本上由赵盾代理,连诸侯会盟都是赵盾代替国君出席。
位高权重并且经营多年,赵氏几乎一手遮天,尽管国君以及其他世家很憋屈,很难受,但是没有人惹得起赵盾。
直到赵盾老死,赵盾的儿子赵朔早亡,赵氏内部又出现了矛盾,晋景公才有机会对其家族下手。
事情的起因是赵朔的老婆赵庄姬在守寡期间耐不住寂寞,与叔叔赵婴齐通奸,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灭门之灾。
赵庄姬剧照
赵盾和赵朔都死后,赵盾庶弟赵婴齐接过军权担任中军将。晋楚邲之战,晋军溃败,赵婴齐提前准备好了船只渡河撤退,没有告知亲兄弟赵同和赵括,二人心生怨恨,觉得赵婴齐不是个东西。
后来赵婴齐与赵庄姬丑事败露,这简直是人性的扭曲,道德败坏的极限!赵同、赵括籍此向老三发难,要把他赶出晋国。
赵婴齐对两位哥哥说:“我虽然淫荡了一点,但是我在,其他世家不敢针对赵氏,我跑路,你们俩会有危险。就不能容忍我的小毛病?”
赵同和赵括不以为然,赵婴齐混不下去,流亡齐国,后来史书没有了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同时,赵庄姬没脸待在赵家,带着儿子赵武前往国君的宫殿居住。
赵庄姬剧照
公元前589年,根据晋国将领任命的情况推断,赵朔已经死亡,谥号为“庄”,所以他老婆才被称为赵庄姬。
公元前587年,赵婴齐被赶走,赵庄姬进宫,赵武应该虚岁三岁。假如这个时候赵庄姬大肚子,那赵武就不是赵朔的儿子,而是赵婴齐的产物了。
春秋左传上明确记载:下宫之难爆发,“武从姬氏畜于公宫”,幸免于难。说明赵庄姬当时不是待产状态。
后世也没有任何资料,质疑赵武不是赵朔的儿子,关于这一点大可不必狗血。
因此,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替死,以及将赵武抚养长大的故事纵使让人感动,可惜完全是虚构的。
程婴、韩厥剧照
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因为失去情夫,对赵氏记恨于心,向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造反。
大有可能是晋景公一直想除掉赵氏,筹划几年后时机成熟,借着姑姑的说辞发难而已。
赵氏谋反怎么可能让庄姬知道呢,何况她一直也没有回去过。
晋景公是背后主谋,始终被赵氏压制的栾氏、郤氏才是赵氏孤儿灭门事件的执行者,屠岸贾估计只是参与其中罢了。
屠岸贾没有位列六卿,哪轮得到他来主导这么大的事情?事后背锅还差不多。
屠岸贾剧照
赵氏宗族遭到大量屠杀,险些死尽。
晋侯与诸大夫凶相毕露,一心只为铲除赵氏,瓜分其田邑财产。
只有新中军将统帅韩厥站出来,为赵氏说话。韩厥年幼时也是孤儿,被赵盾抚养长大,并逐步委以重任,他没有忘记赵家的养育之恩。
韩厥剧照
韩厥对晋景公说:“赵家三代辅佐晋国,怎么能一朝获罪,满门灭族?如果今日将赵氏灭门,将来谁愿意为国家尽忠!”
在韩厥的提醒下,晋景公才冷静下来,有所收敛。赵氏的田邑被保留下来,封给了赵武。
赵武成年之后,并没有复仇。他凭着才智,谨慎经营,让赵氏再度崛起,回归六卿之列。
赵武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