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在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清朝士兵们胸前佩戴的“兵”、“丁”、“卒”、“勇”四个字,这四个字看似无关痛痒,但它们却暗藏玄机,代表了士兵们迥然不同的身份和命运。
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天壤之别,这四类士兵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和经历的历史命运令人惊诧,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四个字的面纱,洞悉它们背后的故事。
亲娘养的兵:满清时期八旗兵的特殊地位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对自己的亲信部队八旗兵一直有特殊的优待,而有资格在胸前写一个兵字的,基本上都是八旗兵,这支军队可谓是“亲娘养的兵”。
八旗兵最初是努尔哈赤组建的满洲八旗,参与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全过程,后来在努尔哈赤和其子皇太极的领导下,八旗兵节节胜利,终于灭亡明朝,建立了大清帝国,为记八旗兵的功劳,清廷将之定为禁旅,世代相传,不得更改。
随着战事的扩大,八旗兵单靠满洲兵源已无法满足需求,此时清军又编入了蒙古旗和汉军旗以及绿营汉兵。
这些新兵虽然名义上也属于“八旗”,但待遇远不如满洲八旗,比如绿营兵的军饷和装备就比八旗差一些,也不像八旗直接受皇帝和亲王统领,不过,无论编制如何变化,满洲八旗仍然是清朝皇帝最信任的亲卫部队。
八旗兵的优厚待遇首先体现在经济上,除了每年发放军饷和粮食外,清朝还划出特殊的“八旗田”,将山海关以北的大片良田直接划给旗人士兵做为禄地,这些田地的原住民则沦为他们的佃农和奴隶。
可以说,八旗子弟过着名副其实的“地主”生活,此外,八旗子弟进入仕途也有诸多便利,可以直升举人,遇到法律纠纷也可用私法处置,地方官吏也无权过问他们的劣迹。
在地域配置上,清廷也对八旗兵有所偏袒,北京等重要城池都专门划出满城,严禁汉人进入,供八旗兵驻扎。
这种配置使得八旗兵可以更无节制地支配当地汉人,有学者统计,北京满城占全城三分之一面积,却只住了十分之一人口。
然而,随着八旗兵士兵人口日益增多,清廷供养不力,军纪严重涣散,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成为晚期清朝统治的一个隐患。
也正是因为此,到了鸦片战争时,八旗兵很快就在英军前溃不成军,原本“亲娘养的兵”最终无法保家卫国,可谓令人叹息。
临时工做炮灰:清末农民“勇”字兵的悲惨命运清朝后期,正规军八旗已然名存实亡,面对外患和内乱,朝廷迫切需要充足的兵力,于是在各地大量招募社会底层的贫民,组建临时性质的义勇兵,称为“勇”字兵。
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兵,编制混乱,装备简陋,没有固定薪资,也无任何政治地位与福利,一旦战争结束,就被迫遣散。
“勇”字兵常常被蔑视为狗呀杂役,日常被派驻在八旗营房附近,承担各种杂活累活,如扫厕所、洗衣服、端茶送水,基本没有受过系统训练。
一到战时就被迫冲锋陷阵,八旗子弟紧随其后,让“勇”充当炮灰,“勇”伤亡惨重后,八旗才上阵收割战果。
即使在战场上侥幸活下来,“勇”字兵回乡后也难逃凄惨下场,他们不被视为英雄,而是另眼相待的“逃兵”。
没有任何荣誉可言,也无伤残补偿和退休金,往往沦为要饭者,这直接导致“勇”字兵后继无人,清廷不得不降低标准来补充兵源,如招收逃犯、流民,可这样的“勇”素质参差不齐,士气低落。
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例,为镇压起义军,朝廷调拨各地“勇”入湘军、淮军,这些临时拉来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起义军的对手,但仍在前线充当消耗。
“勇”伤亡惨重后,由湘军、淮军收网,这让人民群众明白“勇”只是统治阶级暂用后即弃的工具,于是愈发厌恶腐朽的封建王朝,燃起革命的火种。
后娘养的勇字兵,以血肉之躯换来的竟是统治阶级的戏耍和凌辱,这直接导致他们在甲午战争中一蹶不振,也让农民对满清的信任跌入谷底,勇字兵运动的衰败与失败,直接导致朝鲜王朝灭亡,揭开了晚清积弱的序幕。
打白工的丁丁字兵的差役繁重,在不断的押运、搬运中日渐疲倦,他们形式上隶属于正规军队,却无战斗任务,只是操持杂役,为兵马运粮司箪食,虽然干活卖力,却连兵卒的军功也无份,工资虽按时发放,但远不如正规军优渥。
每到送粮期,丁们要拼命搬运粮草,养活那些高高在上的“威武”兵,等他们送完粮草,还迎不上威风凛凛归来的将士们半分欢迎,风餐露宿,日月难尽,受累不该受的累,眼见为实,他们经手的那些粮食,无一能入己口。
也难怪这样的日子,丁们也要想方设法的捞点好处填补,在漫漫运粮途中,他们会从袋子里挑出几颗好米填饱肚子,装袋子时顺手摸几粒菜籽回家种植,运送漆器时擦拭掉些漆渣磨碎当墨汁用,到年终结算还要讨要“年终奖”不成文的规矩......
这些“捞好处”的丁们,其实也怨声载道,为何威风的兵可以收获功勋,而他们这白打工的丁却要辛劳奔波。
或许这就是朝廷对他们的安排,可他们又能奈何呢?只得用这点小伎俩填补刀口舔血的日子,朝廷上下的种种不公,却也是他们反抗不了的宿命。
其实丁们也曾抱怨这种差别对待的现状,为什么那些兵可以轻松地获得功勋和升迁,而他们却要在枯燥的运输工作中操劳?但是无论他们如何表达不满,朝廷和将领的态度都一成不变。
有一次,几个丁字兵鼓起勇气,向他们的统领请愿,希望可以分配一些战斗任务,以便也有机会立功。那统领听完就大笑起来:“你们是运粮的,要打仗干什么?快给我回去工作!”从那时起,丁们就失去了主动要求改变命运的念头,只能继续忍受这种差别待遇。
另一方面,丁们内部也出现了隔阂,一些丁字兵开始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也未必会得到公平对待,不如学学正规军的将士,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谋利。
于是这些丁们也开始向参与运输的商人或者地方官员敲诈钱财,有的人甚至私吞了部分军粮改卖,这使得本来就艰苦的后勤供应工作雪上加霜,也导致丁字兵群体内部分裂。
这一切不公平待遇和内部矛盾的积累,终于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中引爆,大批丁字兵脱离军队,加入起义军,他们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也许革命终于给他们带来了翻身的机会,但那漫长奔波的岁月早已逝去永不复返。
心黑能发财的卒卒是清朝时期城市里的治安兵,属于编制内员工,有一定官职,地位较高,他们不用上战场打仗,日常的工作是在城内城外巡逻维护治安,保障城内城外的秩序。
常见的有衙门里执勤的士兵和监狱里管理犯人的狱卒,这些卒平时与百姓接触较多,要办事通常也首先找到他们。
想成为卒需要有些背景门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当上的,根据周不藩的记载,狱卒的年收入只有6两白银,相当于一年的伙食费,难以养活自己的家人。
为了谋生,狱卒往往滥用职权,向犯人勒索钱财,像是犯人刚入狱时就敲诈,或是剥夺犯人的衣服、饭食,老犯则凭借体力优势欺压新犯,狱卒与犯人勾结作奸犯科更是屡见不鲜。
除了敲诈犯人,狱卒还从犯人家属那里获利,根据乾隆三十七年的政策,犯人家属是不准探监的,狱卒就趁机向犯人家属收取贿赂,放他们进监狱探望,这成了狱卒谋生的一大手段。
城内的衙门卒和狱卒相比,日子过得更滋润一些,他们没有狱卒般与犯人打交道的苦差事,也不用承担看管责任,只要在衙门值勤巡逻就行。
衙卒也经常从老百姓那里收取好处贿赂,比如老百姓办事时送些银两,衙卒就能帮着说句好话,或是在执法时睁只眼闭只眼,这使得卒等基层官吏生活富裕起来。
从狱卒和衙卒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在清朝这个腐朽封建的王朝,官场黑暗,官吏们到了基层更是为所欲为、贪赃枉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统治集团贪图享乐、朝政混乱的微观写照,正是这样一支依靠索贿维生的基层官吏队伍,加速了这个文明曾辉煌的王朝的衰亡。
结语清朝的兵役制度,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终究体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思考,如何处理各族关系,如何提高战斗力,如何团结人心,这些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反思。
历史无法重演,但历史定能启迪现实,清朝覆灭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在评说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结局。
那么,在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历史没有标准答案,也许只有世代探索,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方向。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