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假,你是否已在旅行的路上?发达的交通让我们昨天还在漫步北京中轴线,今天就可以抵达大洋彼岸感受异国风情,这种机会让生活在百年前的人根本难以想象。
下面这张照片中推着自行车的青年非常了不起,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20世纪30年代,他花7年时间完成了环球旅行的愿望。年仅22岁的他走过了数万里、途经40多个国家、受到20多个国家元首的接见、收集了诸多名人的笔迹……他叫潘德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徒步环球旅行第一人”,不仅以足迹丈量了世界,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和文化收藏。正在赶路的你,不妨来认真读一读这位旅行家“壮游”世界的故事。潘德明在印度加尔各答
文、图│潘溯
从1930年至1937年,祖父潘德明的《名人留墨集》以及在旅途中寄回家的信件无疑是遗留给子孙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这本集子至今留存的93封书信不仅记录了他的旅行足迹,也体现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旅行家的认知。通过这些线索的串联,祖父当年环游世界的故事逐渐浮现在后人面前。
行至越南,步行团仅剩下潘德明(左)、李梦生、胡素娟三人。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尼赫鲁热情会见了旅行家潘德明,赠予照片,并签字留念。
1932年,祖父从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寄回家17封信,我从信里看到祖父穿越印度原始丛林与荒无人烟的阿拉伯大沙漠,遇到过猛虎、强盗以及种种险境。他随身携带一面铜锣,遇到猛兽时就敲锣将其吓退。在阿拉伯沙漠遭遇强盗绑架时,强盗搜到这面铜锣,却并未搜到枪支之类任何武器。强盗以此判断祖父是一位善良的旅行家,竟然把他送出了沙漠。祖父途经埃及时,遇到了中国派往埃及留学的第一批留学生。他们翻译了《阿拉伯通史》以及家喻户晓的《一千零一夜》,将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与我祖父相遇后,四个年轻人为其旅行精神感动,一路同行了两个城市。1933年,我从祖父自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瑞士、法国等地写回家的信里读到,他途经保加利亚时,感染了疾病。保加利亚政府担心这会影响到国家声誉。于是,保加利亚国王要求全国最好的医生为祖父治疗,并要求必须将身体调养到比病前更好,才准许其离境。1932年,潘德明途经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感染了当地的流行病“马拉立病”,头昏脑胀,浑身乏力,但依旧如约拜访索非亚市长洛·迈耶,后经国立医院医生诊治一周后基本康复,市长说:“旅行家在外三年无病,却途经我国害病,一定要让他像原来一样健壮才准许离开。”于是,潘德明在此地多住20天,此照片拍摄于在国立医院治疗一周后。
1933年夏天,外交家顾维钧在祖父前往法国爱丽舍宫拜访法国总统勒布伦后,邀其会面。后经引荐,拜访了当时在法国养病的张学良,张学良在留墨集上题下“壮游”二字。1933年,在法国养病的少帅张学良在报纸上看到潘德明途经法国的消息,委托国民政府公使将潘德明请到驻地,畅谈后题写“壮游”二字留念。
1934年抵达美国,1936年开始筹备组建蒙藏科考队……潘德明的脚步还到达了哪些地方?1934年,潘德明在帝国大厦102层的顶楼阳台上,饱览纽约全景。
本文节选自
2024年第9期《中国收藏》
欲知更多详情
点击上方封面购买当期杂志
编辑丨陈曦
校对丨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多重享受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