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知道吧?除了出版之外,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还印制过纸币。实际上,近代中国纸币印制方有国营印钞厂、华商自办印厂、国外钞票公司等,其中华商自办印厂又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的印厂为大宗,其不仅承印了最早的国家银行纸币,更在战争时期一度承担了大部分的纸币印制。因此,近代出版机构是研究近代纸币难以避开的主体。
文、图|任双伟
印制情况01大清银行1906年四月,大清银行委托商务印书馆印造纸币,十月,印成银两票、银元票若干,银元票只印了1元、5元、10元,是大清银行的主要钞票。首先是印刷技术。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承印纸币和有价证券的民营股份厂家之一。1903年商务印书馆与日企金港堂合资,印刷技术取得飞跃式进步。中华书局的有价证券印制起于创始人陆费逵引进平版及凹版机器,以及雕刻家沈逢吉、赵俊的坐镇,1916年中华书局引进世界最大照相机,“民六危机”后承揽到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大宗印刷业务,有了更充分的印刷实践。1933年中华书局趁商务印书馆遭“一·二八”事变,减缩业务,乘势在香港设置年产达五万令纸的新式印钞设备,1935年中华书局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制大电机(大凹版印钞机),书局的纸币印制逐渐超越商务印书馆。
用纸方面,民国纸币主要用道林纸、证券纸、水印纸等,水印纸制作难度较大。中华书局掌握该技术,多用于法币印刷。
油墨方面,明末清初,无机合成颜料已经由传教士传入中国。1906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已经引入有机合成颜料,与西方油墨水平基本一致。出版机构的油墨水平基于出版物印刷需要,后自然用于纸币印刷。
除印刷、纸张、油墨等客观条件外,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设计排版能力和文化底蕴也是其承印纸币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政商关系。商务印书馆得以承印纸币,源于张元济的维新派背景。1905年商务印书馆接盘官书局,将官书局对外承印的印刷业务全部接下,得以承印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的纸币。兴业银行的叶景葵是商务和兴业的股东,商务印书馆得以承印兴业银行纸币。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是中华书局董事及首席董事长。与孔祥熙的关系,是中华书局得以承印中央银行各类纸币的重要原因。再次是民族企业。鸦片战争以来,对于外商银行在华发行纸币之举,当时的有识之士如郑观应等早就提出应予取缔,并自办银行自发钞票的主张,“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华商自办”是中华书局的资本底色,也是中华书局在民国初年与商务印书馆竞争出版份额的重要口号。华商自办、民族企业是近代出版企业得以承印国家银行纸币的重要基础。最后是跨区域布局。受商务印书馆“一·二八”事变影响,中华书局开始在香港布局印刷业务,1936年至1941年间,中华书局所承接的中央银钞票均由香港厂房负责,共涉及21批,营业额2800万元。中华书局的跨区域布局,在“二战”、太平洋战争英美钞票难以运入中国的背景下,有力地保证了抗战时期的货币发行。
编辑丨丁晨
校对丨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多重享受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