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11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唐朝时期,有两个人赴京都长安赶考,一人名叫王勤,另一人名叫李代。二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因此互相结伴而行,彼此有个照应。
这日,二人赶路恰逢天降大雨,慌不择路,便找了一处山洞躲雨。谁知洞内深处照出璀璨耀眼的光芒,二人小心前往洞里查看。
只见一个供台上摆着两个闪着黄色金光的宝盆,二人上前仔细观看,盆底写着“聚宝盆”三个字。李代道:“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有了此盆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财宝啦。”
王勤此时环顾四周,看到供台上了写了几个大字“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于是便向李代说道:“李兄,看来我们获得机缘得到宝物,这上面的八字箴言貌似在提示我们如何使用”
李代道:“王兄,这宝盆只要心有所想便能生金,不信你看”,只见李代端起一个聚宝盆,那盆里马上就陆陆续续堆起了金子,这把李代高兴坏了,“王兄,你看我说的没错吧,那几个字谁都懂,但是这宝物谁用都一样。”
李代又道:“正巧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我们何不将宝物一人一个”,就这样王勤和李代各自都有了聚宝盆。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聚宝盆就此改变了二人的命运。
王勤在获得聚宝盆后,并没有过度得兴奋,依然按照原计划去赴考,他怕此盆招摇,便把聚宝盆用黑布包上。李代获得聚宝盆后,异常兴奋,他想了想,以后再也不愁吃穿,还考什么科举,和王勤便在山洞分别回到家中去了。
王勤在赴考的途中又结交了新的朋友,有经商的,有武功高强的侠士,陆陆续续地加入又分别,这到给王勤增添了很多乐趣。长安考完后,王勤便在客栈端详聚宝盆。
他没有忘记那八字箴言:“人尽其责,物尽其用。”后来他虽然没有获得功名,但是与路上的朋友多有往来,那位经商的朋友邀请他前去帮忙,他便启程来到了洛阳。
从此之后,在他不懈努力下终于学到了经商之道,在聚宝盆的帮助下,他的生意更加兴旺。后来,因为家里的事情,他便启程回乡。
回乡之后,他便想起与他一起赶考的李代,于是便四处打听他的消息。谁知本地根本没有李代的音讯,王勤不可思议,他们同时获得了聚宝盆,按说李代应该也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了,怎么会一直没有此人的消息呢?
原来,此时的李代已经沦为乞丐,王勤一直在寻找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怎会想到如今沦落街头的乞丐就是李代。
李代在获得聚宝盆后,整日就靠聚宝盆生财,置办了大院,招了很多家丁丫鬟,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李代没什么本事,自从有了聚宝盆后就荒废学业,也没有一技之长,就这样每天山珍海味,衣食无忧的生活着。
可是,街坊四邻对李代这个暴发户议论纷纷,没有真才实干怎会如此富足,说的话以及行为根本就配不上财富的地位。就这样消息传到了一帮不三不四的耳朵里。
他们先是派人假装混入李家大院,趁机发现了李代聚宝盆的秘密,这可把那帮人乐坏了,竟然还有这种躺着就能生财的宝贝,只要谁得到谁就能有数不尽的财宝。
于是这些人便将李代的聚宝盆偷了出来,可是聚宝盆人人都想获得,于是便发生了内讧,最后这帮人你争我夺,聚宝盆落入悬崖再也没有被发现过。
而李代在失去了聚宝盆后,没有了生财之道,于是慢慢地坐吃山空,直到最后一无所有。最终沦落为乞丐,流浪街头。
一日,正巧饿的昏头涨脑的李代路过一家寺庙,此时王勤正在其中捐香火钱,与方丈交谈。李代看到寺庙的王勤意气风发的样子羞愧难当,王勤看到李代的样子大为不解,于是便将李代请进一并详谈。
李代一一道来后,王勤道:“李兄还是忘了当初那八字箴言,不应该贪图眼前富贵”。
此时方丈插话道:“二位施主获得如此机缘实属罕见,然而不同的结局也在说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阿弥陀佛。”
听完此话,李代后悔不已,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我们一直在期盼获得什么,往往忽略了过程,只想着结果。想要获得财富,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的获得意外之财,也要有真的本领能够驾驭,不然都是空欢喜一场
声明:#民间故事#核心是通过故事反应人世间的善与恶,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