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厨子送饭,见姐弟可怜而出手相助,姐姐说你要小心师兄

小杰子故事会 2023-06-23 15:41:57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54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明朝年间,一位小乞丐顶着寒风踉踉跄跄地走到一家饭馆前,他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再加上天气寒冷,现在实在没有力气再去别的地方乞讨了。

这位小乞丐名叫张宝成,今年只有12岁,从记事起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是一个女乞丐无意间在一处破庙拾到了他。

本来他想认女乞丐做母亲,可是女乞丐却拒绝了,女乞丐一直强调,她还不配做他的母亲,因为她自己都不能保证不饿肚子。

然而张宝成却在心中一直将她视为亲生母亲,直到前几日,就连这位女乞丐也因病离他而去,剩下孤苦伶仃的张宝成。

就在张宝成即将失去意识要睡过去的时候,一位中年男人从饭馆探头走了出来,他看到张宝成后摇摇头,随即向里面喊人一起将张宝成托进了屋内。

这个中年人名叫李中,是这家饭馆的老板兼厨子,因为小时候也是受苦走过来的,所以对张宝成产生了怜悯之心,将他收留并做徒弟了。

就这样,张宝成不再四处流浪,终于有了落脚之地,从此便跟随李中学起了厨艺。

在这家饭馆内还有两个与张宝成年纪相仿的男女,分别是李中的女儿李艳儿,李中的大徒弟王有才。

他们对于这个新来的师弟很是关爱,让张宝成终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亲人的爱。

然而正所谓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

当他们长大后,李中的女儿到了婚配的年纪,权衡再三后,李中决定将女儿许配给王有才。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未来能够得到幸福,因为王有才能说会道,对做生意很有一套,故他觉得女儿嫁给他以后不会吃苦。

而张宝成从小经历了人间冷暖,生性老实心善,李中觉得这个徒弟以后做生意会吃亏,因此不想让女儿跟着他一起吃苦。

张宝成对于师傅李中的做法没有异议,毕竟从小他就把李艳儿视为妹妹,并且李艳儿那蛮横的性格也不适合他,故他打心里祝福他们。

可是人长大了,烦恼也会随之而来,以前的时候无忧无虑,因为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如今李中将女儿许配给了王有才,也代表他的家产将由这对夫妇继承。

已经18岁的张宝成在这里继续待着只会惹人厌,因此他识趣地向师傅请求出师,自立门户。

李中对这个跟自己相处六年的徒弟也是充满了愧疚,毕竟自己将女儿许配给了大徒弟,变相地否定了他,因此当张宝成提出自立门户时,他也分出了自己的一些家当,让张宝成好有自立门户的本钱。

张宝成表示对师傅的做法并无怨言,毕竟要不是他,自己早已饿死在街头了,哪还有现在的他。

如今自己已经学到了李中的手艺,即使出去单干,也能养活自己,哪还会计较什么得失呢?

在李中的再三要求下,张宝成还是接受了师傅的赠予。

此后,他搬出了李家,在城西置办了一间老房,因为本钱所剩无几,他便从打烧饼开始做起。

打烧饼虽然没有经营饭馆那些琐事,但是一个人做起来也是费时费力,张宝成每天四更便开始起来生火,之后和面。

待火候差不多的时候便开始烙烧饼,这个时候既要关注火候,也要为下一批烧饼和面。如果火候大了便会糊掉,火候小则会不熟,味道大打折扣。

待烧饼出了锅,此时已经天亮,街上已经开始有小商贩们出门摆摊了,张宝成便挑着扁担去迎接他的第一批客户们。

就这样,一日三餐,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三餐,张宝成也在慢慢适应这种节奏,什么时候多做,什么时候少做,也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

因为他的烧饼份量足,并且味道不错,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因此渐渐地每日都能做到满出空回。

张宝成这边从小作坊做起,生意蒸蒸日上。然而他师哥这边却是举步维艰。

李艳儿与王有才成婚后,李中便将所有的事务移交了出去,毕竟年事已高,以后就让小两口经营这家饭馆。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原先李中看上王有才的那些优点,将会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不可弥补的祸端。

王有才因为对做生意头头是道,从成本上控制的极其严格,因此在饭馆中的菜量都会控制得比较精细。

这本来没有什么,毕竟做生意无非是为了赚钱。可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便是菜的味道!

自打李中做了甩手掌柜,原来的主厨是李中,副手分别是王有才和张宝成。

如今张宝成已走,李中不再是主厨,做为副手的王有才一下成了主厨,难免在适应客户的口味上打些折扣。

这需要给客人接受适应的时间,也需要给王有才提高和改正厨艺的时间,但是王有才太急功近利,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有的客人点了菜后,觉得味道没有以前的好吃,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言语间难免会有些埋怨与遗憾。

但是王有才听到后,却没有发现这个危机与机会,他没有对客人进行安抚,也没有采纳客人们的真言,而是照样收取了菜钱,并且还没有给他们好脸色。

久而久之,客人们慢慢失望,最后王有才和李艳儿这家饭馆变得门可罗雀。

在这一点上,张宝成做得要比他们好很多。

开始卖烧饼的时候,有的客人会说出关于味道上的一些看法和异议。这些,张宝成都记了下来,并在家里仔细琢磨钻研,使得自己的烧饼能够适应更多人的口味。

也因为他的态度极其和善,遇到一时有困难的客人,他也会赊账给他们,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买卖,谁也都熟悉谁。

也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师兄弟俩在生意上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很快两年过去了,张宝成这边因为生意火爆再加上自己的勤劳,积累了不少财富。

他将在街边置办了两间新房,一间当作店铺,一间用来起居。

自己有了店铺,也就意味着不用再出门挑着扁担叫卖,相比以前要轻松很多,只等客人前来。

但是张宝成不管什么时候,依然会给一些行动不便的客人送餐。

这日正值炎炎夏日,张宝成见客人来得不多,便暂时关闭了门店,裹着几个烧饼出门了。

这次,他要去给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婆送烧饼,因为这位阿婆孤苦伶仃,身边没有亲人,以前都是张宝成出摊顺路将烧饼卖到家中的。

自从有了门店,张宝成也会多个心眼,留意之前那些客户多久没有前来,他便会亲自带着烧饼去那些人的家里看看有什么困难。

因此,他的名声在附近也是妇孺皆知。

他本以为这位阿婆应该是生病了,因此才几天没有过来,谁知来到阿婆的家门口一看,却是猜错了。

阿婆的门外有棵大柳树,柳树下有一男一女在树下乘凉。

张宝成看了看树下的两人后,转身进了阿婆的家。阿婆见张宝成亲自前来很是激动,她握着张宝成的手说道:“在这活了这么多年,像你这样善良的小伙子太少了。”

说着说着,阿婆的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张宝成安慰道:“阿婆,我也是从小苦过来的,那种感受我懂,现在我长大了,只要我饿不着肯定不会让您挨饿的。”

阿婆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欣慰地笑道:“阿婆懂,阿婆知道,你以后啊肯定是个能做大事的人。”

张宝成这时想起门外柳树下的二人,于是顺势问了一嘴:“对了阿婆,外面柳树下我看到有两个人在哪里,是什么人啊?”

阿婆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说道:“哎呦,你瞧我这记性!刚才还想跟你说这个事,差点忘了。”

阿婆拉着张宝成来到门口,指着柳树下两人说道:“这姐弟俩也是苦命的人,逃荒来到此地的,谁知弟弟突然疾病,姐姐没有办法就在那里卖身救弟弟。”

张宝成一听赶紧扶着阿婆来到姐弟身前,姐姐见有人前来,赶紧跪在地上低着头,而身旁的弟弟却是躺在那里虚弱得一动不动。

张宝成看了看躺在地上的男子,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女子随即说道:“刚才听阿婆说过了,你们现在遇到了困难,我看这位小兄弟应该得的不是什么大病,找个郎中看看应该就没事了。”

听到这话,那位跪在地上的女子抬起头看着张宝成说道:“感谢恩公!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活菩萨。”

张宝成这时才看清女子的容貌,只见脸上有几块黑色的斑块,模样算不上好看,但是他却没有在意,毕竟自己出手相助,也不是图什么。

他摆摆手说道:“不用客气!毕竟大家都活得不易。并且我有句话要提前申明,帮助你们并不图什么,所以你也不需要卖身,待你的弟弟病好以后,你们再另寻活路吧!”

听完这话,就连身边的阿婆也点点头,然后就女子扶了起来,女子感动得抹了抹眼泪说道:“谢谢大哥!没想到在这还能遇到好人!”

张宝成摆摆手说道:“不必客气,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看你们应该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不如暂居我家吧,等这位兄弟病好了之后,再从长计议。”

就这样,姐弟俩便跟随张宝成回了家。张宝成叫来一位郎中,郎中把过脉后告诉他们,女子弟弟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吃过几服药便没事了。

张宝成将郎中送走后,便拿着方子去药房抓药,当他带着药回到家中时,一进屋便和一位美丽的女子撞了个满怀。

张宝成被惊得连退两步说道:“对不起,对不起,不知姑娘深夜来我家所谓何事?”

而那位美丽女子却是捂着嘴一直笑,随后说道:“张大哥,我是刘瑶啊。”

这时,张宝成才明白,原来之前那满脸是斑的容貌,全是刘瑶刻意而为之。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将她买下,玩完之后再卖去青楼。

张宝成心中感叹,好一个机智的女子,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头脑。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如此美丽的刘瑶,张宝成心中不免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

从之后的了解得知,姐姐名叫刘瑶,弟弟名叫刘鑫。姐姐聪明伶俐,美艳动人。弟弟也有个特点,那便是力大无穷,一个人能做好几个人的力气活。

姐弟俩在张宝成家休息多日,刘鑫的身体渐渐康复,懂事的他也会给张宝成搭把手减轻他的负担。

但是,张宝成担心刘鑫的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便拒绝了他的好意。

但是刘瑶这边却是没有闲着,照顾弟弟的同时,也会帮忙收拾屋子,再有就是把做饭的活揽了下来。

虽然张宝成是个厨子,但是因为忙于生意,自己从来没有吃过一顿正经的饭菜,自打刘瑶来了之后,虽然手艺比不上他,但是也能让他坐下来安安稳稳地吃上热乎饭了。

时间很快,刘鑫这边的身体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是张宝成还是和姐弟俩说道:“眼下刘鑫的病已经痊愈了,这是一些盘缠,你们还是投奔亲戚去吧。”

姐弟俩听到此话感到五味杂陈,最终还是弟弟刘鑫跪在地上说道:“张大哥!我有个请求!”

张宝成连忙将刘鑫扶起说道:“哎呀,有事就说嘛,干啥非得跪下,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肯定答应你。”

刘鑫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后还是大胆地说道:“张大哥,我和姐姐跟你相处这段时间来,觉得你人不错,我们姐弟俩以后想在这里跟你一起干。”

张宝成一听思索片刻后便说道:“可是我这边会辛苦,到时怕让你们受苦了。”

刘瑶这时走了过来说道:“张大哥,我们不怕吃苦,难得遇到像你这样的好人,以后你只要管我们吃住,我们也绝无二话!”

张宝成见姐弟俩决心已定,再说下去就成了要撵人的意思,于是他说道:“好,其实我也舍不得你们,如果你们不嫌弃我这,就把我这里当家!”

就这样,刘家姐弟便在张宝成这里住了下来,从此以后,张宝成有了他俩的帮助,生意上更是如虎添翼。

因为有了帮手,张宝成又在烧饼店铺旁盘下一间房,以后他也成了饭馆的老板兼主厨,刘瑶负责收钱记账,刘鑫负责打杂,可谓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自打张宝成的饭馆开业后,可谓是门庭若市,因为之前卖烧饼积累的客户,再加上之前的好名声,让他不断有新的客人前来。

王有才这边听说张宝成这边不仅开了烧饼店铺,还开了家饭馆,气不打一处来。

夫妻俩暗暗怨恨张宝成在抢他们的生意,以前卖烧饼还好,他们不跟他计较,现在竟然开起了饭馆,这不是直接和他们对着干吗?

李艳儿看到张宝成越做越大,既是恨又怨。恨的是当时父亲李中为何看错了人,怨的是丈夫王有才这么没能耐。

于是接长不短便去和父亲唠叨,和丈夫埋怨。李中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无奈,造成这样的局面不怪别人,全是他们夫妻咎由自取!

但是王有才却不这样想,他自诩能力比张宝成强,现在让他比了下去,脸上一直觉得没有面子。

于是在与妻子李艳儿商讨之后,他们想出了一计,打算从此除掉这个不安的因素。

张宝成这边生意红火,作为老板消息也是灵通的很,他也知道师兄那边的生意难做,心中也是为他们感到着急。

然而自从师兄成亲之后便与他不再来往,并且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王有才对现在的他颇有怨言,因此他也不好厚着脸皮登门。

现在让他放心不下的只有亦师亦父的李中,他也会抽些时间看望一番,师徒俩在一起也是无话不谈,在提及王有才的时候,李中也会安慰张宝成,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然而这样的生活还未维持多久,突然有一天李家便传来噩耗!李中去世了。

张宝成听说后踉踉跄跄地来到李家,为李中吊唁,抱着棺材痛哭不已,毕竟李中算是他的救命恩人,也算是他的再生父亲!

一旁的亲朋好友看到张宝成如此悲痛,也都感叹这位徒弟对师傅的情谊之深,纷纷前来安慰。

这些王有才夫妇也都看在眼里,然而他们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张宝成是在作秀,是想图谋李中留下的家产。

于是,丧事后夫妇俩便下了逐客令,弄得张宝成很是伤心,本来师傅走了,他还想待他们如亲人一样,可是现在却成了陌路人。

张宝成本以为从此以后,与王有才夫妇老死不相往来,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艳儿却一反常态,来到他的家中态度诚恳地请他去帮忙。

这天晚上,张宝成和刘家姐弟正在家中吃饭,李艳儿带着笑脸进了屋,跟几人客气一番后便说明了来意。

李艳儿难为情地说道:“宝成,你也知道,自从爹走了以后,我们的生意更是一落千丈。现在你师兄有才也想把爹留下的饭馆做好,但是有些菜的味道总是拿不好火候,你如果有时间就跟我过去帮忙指点一下?”

张宝成难得看到李艳儿登门,眼下终于有机会帮助他们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这时刘瑶却皱起眉来,她将张宝成拉到没人的地方说道:“今晚你不能去!”

张宝成不解,师兄他们来找他帮忙有什么不能去的。刘瑶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说道:“你师兄夫妇早就对你心生嫉妒,你也是知道的。怎么就这么巧,你师傅去世不久,他们就洗心革面了?”

张宝成听后反而有些生气,难道人家想要过上好日子也不行吗?眼下有求于他这个师弟,帮帮忙也不算什么,他倒觉得刘瑶有些小心眼了。

但是张宝成没有发作,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刘瑶见张宝成去意已决也不再阻拦,只得叹着气看着他走出了家门。

张宝成跟着李艳儿走走停停,他被引到一处完全陌生的宅院,于是心生疑惑说道:“这是哪啊?以前师傅没有说过这个宅院啊!”

李艳儿见他不动忙上前拉着他的胳膊说道:“哎呀,你怕什么,这是有才专门买下来的宅子,在这里可以专心研究新的菜肴,有才就在里面等你呢。”

见李艳儿催促,张宝成便和她进了宅院。然而刚进大门,张宝成便感觉后脑一阵剧痛晕了过去。

不一会,他便醒来,此时身体已经被五花大绑,周围一片黑暗,隐隐约约能够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竖起耳朵聆听外面人的谈话,这才得知是王有才夫妇将他设计引到此处,准备用场大火将他活活烧死。

外面的人不再说话,取而代之的是一束火光,张宝成这才着急起来,他嗷嗷直叫,可是无人应允。

这种无力感让他很是绝望,早知道就应该听刘瑶的话,不然也不会落得如此田地。

火势越烧越大,被黑烟熏得喘不过气的张宝成昏死了过去。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家中,刘瑶在床边一脸担忧地看着他,见他睁开了双眼这才放下心来。

张宝成不解,为何自己被救了,而且怎么会在家中?

原来聪明伶俐的刘瑶早就识破了李艳儿的伎俩,在张宝成决意要去帮忙后,她便让弟弟跟着他们,以免张宝成遭遇不测,结果还真应验了她的担忧。

眼下既然王有才已经动了杀心,日后如果一再忍让,恐怕张宝成依然朝不保夕,因此刘瑶便心生一计。

第二日,刘鑫来到县衙状告王有才夫妇谋财害命,县老爷随即便将夫妇二人押到大堂。

刘鑫指着二人说道:“昨日我家老板跟着这个女人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们一直对我家老板有怨言,恐怕是遭了他们的毒手。”

没有人证物证,王有才夫妇怎会认罪,更何况这还是他们一手计划好的,于是夫妇二人百般否认。

这时,刘鑫说道:“我看到王有才从背后用刀子捅了我家老板,就在一处宅院,不信大人可以派人去查看。”

一听宅院,王有才慌了神忙说道:“怎么会?我明明只在背后打了一棍,哪有用刀捅了他!”

此话一出,堂下一片寂静,这时王有才发现自己被耍了,县老爷随即便将夫妇二人打入大牢。

经过此事,张宝成对刘家姐弟也是感激不尽,要不是他们自己恐怕就要命丧当场了。

最后在阿婆的撮合下,张宝成与刘瑶终于把窗户纸捅破成了亲,一年后二人便有了自己的孩子。

而刘鑫在两年后,也在姐姐和姐夫的照应下成了家,从此一家人幸福美满。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和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27 阅读: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