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喝酒后坐在特斯拉副驾驶,设置自动驾驶功能让车带自己,结果发生严重事故。
尽管王先生辩称自己没有酒驾,但对于此事,有律师认为:”这罪名比醉驾严重百倍!“
到底酒后坐副驾驶就不算酒驾?还是说,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更大风险,一起来看看!
01案例回顾(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发当晚,王先生和朋友们聚餐吃饭,还喝了点酒,喝完酒后,他原本打算叫代驾回家,结果代驾司机在北门进不来。
王先生突然想到,“既然车有自动驾驶功能,那就让特斯拉带我过去吧!”
于是他坐到了副驾驶,启动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准备把车挪到北门。
未曾想车子才开了一小段,就发生了事故。
现场的痕迹显示,特斯拉SUV先是冲出路面,撞上了路灯杆,之后车子又骑上了路边的石椅,最终半悬在空中。
幸好路灯杆挡住了车子,否则车子很有可能冲到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王先生还没缓过神来,迷迷糊糊的。
救援人员远远就能闻到他身上的浓烈酒气,车主赶紧向交警和救援人员解释,“我可没酒后开车,我是坐在副驾驶,设置好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让车自己带我走,结果就发生了事故。”
说实话,这种解释听起来既荒唐又让人无语,但确实,这名王先生似乎真的不认为自己有错。
可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虽然他把责任推给了“自动驾驶”,但根据相关规定,L2级自动驾驶可不是让司机完全放手不管的。
事后特斯拉也做出了回应,原来国内销售的特斯拉,都是L2级自动辅助驾驶,简单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更像是“驾驶辅助”。
系统只是能帮助司机减轻一些负担,像是在高速路上可以自动保持车道,或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系统会做出一些辅助判断。但最关键的一点是,驾驶的主体依然是人类。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02案例分析车主王先生认为:事故发生时自己坐在副驾驶上,是系统自动开的,自己并没有开车,因此不应当被视为酒驾。
本案车主的行为,是否构成酒驾或其他更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驾的认定是基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是否处于操控车辆的状态
车主虽然没有坐在驾驶席,但他通过设置自动驾驶系统来控制车辆的行驶,其行为本质上依然是让车辆在酒后运行。
根据《刑法》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以放火、决水、爆炸等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车主启用L2级系统,放任车辆自行行驶,实际上相当于驾驶员对车辆操作的“疏忽大意”,这种行为本身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从杭州交警部门获悉,涉事司机郑某最终因涉嫌危险驾驶被立案侦查,交警对其醉驾行为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的处罚。
03深刻教训这起案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能真正理解这些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否能够明白这些技术无法代替人类责任的地方?
对于此案,有网友热议:“车有自驾功能,怎么能算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也有网友表示:“司机太相信广告了,认为是可以自动驾驶。所以,是否是虚假广告”
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