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69年发生了英格兰外交灾难。一艘从西班牙前往尼德兰的船因天气原因被迫停靠在英格兰,船上载有40万杜卡特的军饷。这笔钱原本是属于热那亚银行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扣留了这笔钱,并与热那亚银行家达成协议,暂时借用这笔资金。
2、伊丽莎白一世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是伊丽莎白当时面临财政困难,急需资金来周转。二是当时的教皇对伊丽莎白的新教倾向极为不满,并策划“英格兰大业”阴谋,试图推翻她的统治。虽然腓力二世对这个阴谋不太感兴趣,但他对英格兰的其他行为感到不满。
3、腓力二世的不满在于,其一英格兰海盗频繁袭击西班牙商船,伊丽莎白对此不仅是纵容,甚至还鼓励,因为海盗抢回来的财宝,女王是有份的。其二是西班牙驻英格兰大使因参与“英格兰大业”阴谋被捕,这让腓力二世感到愤怒。
4、于是,伊丽莎白扣留40万杜卡特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导火索。腓力二世拨款20万杜卡特,命令阿尔瓦公爵准备进攻英格兰,20万杜卡特只是个泄愤的空洞姿态,因为仅仅无敌舰队的建造费就高达1000万杜卡特,20万杜卡特管什么用。
5、但是这个空洞的姿态却引发了灾难性的结果:伊丽莎白一世彻底放开手脚,公开支持逃亡的以奥兰治亲王为代表的反对西班牙的势力。同时,英格兰封锁尼德兰港口,切断西班牙与北欧的贸易通道,加剧尼德兰经济崩溃。
6、奥兰治亲王身边有高达6万的尼德兰加尔文教派的流亡者,英格兰的支持让他们得到了制海权,这意味着,除非西班牙派来一支舰队,否则阿尔瓦公爵的陆军就只能疲于奔命了。
7、1572年,奥兰治亲王率领两万大军攻入尼德兰北部。面对两线作战的困境,阿尔瓦公爵迅速采取行动,率军首先在南部法国边境应对可能来自法国的胡格诺派(法国新教徒)的支援。不料,胡格诺派在前往尼德兰之前先去了巴黎,保护他们的领袖纳瓦尔的亨利(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去了。
8、结果一个圣巴特洛缪大屠杀,凯瑟琳·德·美第奇杀了大量胡格诺,替阿尔瓦公爵解除了南线隐患。阿尔瓦公爵赶紧挥师北上,但是战机已经贻误,奥兰治亲王在荷兰和泽兰两省已经成了气候,双方随即陷入苦战。
9、但此时腓力二世又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他十分担忧的局面。威尼斯在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决定单独与土耳其媾和。由于威尼斯退出了对抗土耳其的联盟,这使得防御其南部领土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重担,就全落到了西班牙肩上。
10、情况危急到了这个程度,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这一支,为何不出手帮忙呢?腓力二世和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是堂兄弟,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娶了腓力二世的妹妹,腓力二世又刚刚娶了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女儿,也就是他自己的亲外甥女,这真是亲上加亲,然而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
11、这主要是源于战略利益的冲突。腓力二世支持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热那亚附近的一个小地方的叛乱者,打算趁乱控制住这个战略要地。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自然会对此感到愤怒,因为这不仅是对他领土的直接干涉,也可能影响到他在帝国内部的权威和稳定。
12、尼德兰这边由于交易税争议、英格兰贸易禁运和战争破坏导致税收锐减,阿尔瓦公爵不仅不提每年向中央交30万杜卡特,反而伸手向向腓力二世求援,但西班牙国库已濒临破产。
13、1574年西班牙财政报告显示,1567-1574年尼德兰军费高达2200万杜卡特(相当于西班牙本土4年财政收入),远超承受能力。卡斯蒂利亚的年收入都不到600万,其中的一半要用来还贷款利息,王室内廷和本土防务每年也要花120万,这两项是硬成本,去掉之后就所剩无几,而西班牙的债务总额却在持续飙升,已经达到了7300万杜卡特。
14、但是,尼德兰这边阿尔瓦公爵要继续打下去,一年没有600万杜卡特肯定下不来。问题是腓力二世一个杜卡特都拿不出来了,于是他命令阿尔瓦公爵在尼德兰强征什一税(即对商品交易征收10%的税)。
15、阿尔瓦公爵意识到通过正常的三级会议来征税是行不通的,因为尼德兰已经同意一次性支付200万杜卡特了。于是,阿尔瓦公爵派官员直接调查商家,试图绕过三级会议征税。这种做法引发了布鲁塞尔商人的不满,导致他们罢市抗议。阿尔瓦派兵镇压,但军队无法强迫商人恢复营业。
16、在尼德兰人看来,这个做法是外国人(西班牙)绕过三级会议征税,并用于维持外国驻军,彻底激化了尼德兰的反抗情绪。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支持者越来越少。由于局势恶化,1573年1月,腓力二世撤换了阿尔瓦公爵,由伦巴第总督雷克森斯接替他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