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记者的刁钻问题,宋希濂直言不讳:毛主席比蒋介石要高明

美好的未来阿 2022-12-14 18:20:53

在1982年的美国个人交谈会上,宋希濂在接受采访,许是记者不怀好意,居然故意刁难他。

“您前半生为国民党出生入死,后半生为共产党殚精竭虑,两党的最高领导人都与您有着亲密的关系,那您认为,究竟是毛主席比较高明,还是蒋介石比较高明?”

这时,喧闹的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位“鹰犬将军”的身上,并纷纷猜测他会说出什么答案。

“虽然我很尊重蒋介石,但论个人能力的高低,我还是觉得毛主席更胜一筹,他比蒋介石高明太多了。”

那么,宋希濂为何会得出这个结论?毛主席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在与蒋介石交手的过程中,二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毛主席与蒋介石最大的区别。

相似出身,不同人生路

毛主席与蒋介石是政治上的对手,也是决定中国未来的操盘手。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蒋介石连续多年对毛主席和共产党赶尽杀绝,而对方也不甘示弱,让蒋介石吃了不少苦头。

按理说,能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那双方定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决定性的不同之处。

蒋介石于1887年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蒋肇聪是被乡亲们称为“埠头黄鳝”的滑头盐商,母亲王采玉是当时独立女性的典型代表,虽离婚再嫁被乡亲们泼污水,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

这种不同寻常的家庭组合给了蒋介石极大的发展空间,他自幼就有条件去学堂学习,也有条件跟在父亲身边经商,还有条件受到母亲独立的先进教育,在多重氛围感染下,他头脑灵活喜于反叛,性格也不愿居于人后。

因此,他在学习之余结识了一批反清战士,其中就属同盟会的陈其美给他的影响最大,当时的他去日本学习,参加了多场革命沙龙,带他走进革命新世界的就是陈其美。

陈其美曾语重心长对蒋介石进行过开导。

“西方列强将大清管理的土地视为唾手可得的肥肉,将百姓成为东亚病夫,这些莫大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岂能忍受这等奇耻大辱?不过我也知晓,年轻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就给了我们这群年轻人报国的机会。”

这番话使得蒋介石热血沸腾,他此时显得非常激动。

“孙先生?他比慈禧还要厉害吗?他的权势难道比大清皇室还要大吗?倘若都是的话,我愿意为孙先生鞍前马后,帮先生铲除一切不平事!”

以上对话进行了很多次,彼时的蒋介石还是一名血气方刚的青年,但他的革命弊端已经显露了出来。

他的革命初心不是为百姓和国家谋福祉,而是想将权势牢牢抓在手中,野心使得他不断在学习之路上高歌猛进。

同时,他还主动结识了各路权贵,学着父亲那油嘴滑舌的样子使对方放下戒备,有的人甚至还会主动拉他一把,使他更接近上流社会。

后来,他通过陈其美牵线搭桥,很快就走进孙中山的视线。

当时,蒋介石奉陈其美之命,跟随部队参加了光复浙江的战役,后因作战有功被升任为团长。

在战后的反思会上,他以新颖的战术思想吸引了众人视线,陈其美兴奋之余,居然主动与他结拜为兄弟。

随后,他参加了二次革命,并筹建了中华革命党,积累不少作战和管理经验,为后来在黄埔军校成立亲信部队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他的个人能力被孙中山看重,对方不仅多次在公共场合赞扬他是年轻一代的代表,还让他参与到了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当中。

而蒋介石借着孙中山的“名人效应”,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人生理想。许是老天也想助他一臂之力,陈其美在一次战役中不幸身亡了,整个军队一时间群龙无首。

这时,蒋介石作为孙中山眼前的红人,同时又是陈其美的结拜兄弟,理所应当的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中华革命军的参谋长。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袁世凯的死亡,中华革命军“寿终正寝”,孙中山此时又有要务缠身,蒋介石只得在上海做了一段时间的闲人。

不过,蒋介石只消沉了几天时间,待自己重新振作之后他便开始参加各种宴会,并结识了一批权贵,如杜月笙和黄金荣,也就是从此刻开始,他攒下了发家的第一桶金。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待蒋介石重回到革命一线后,他便以金钱搅乱对方的团结,并顺势制定了各种突破计划,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也有了极大的进展。

蒋介石在国民党如日中天,这就引起了个别党内人士的不满,开始纷纷给他穿小鞋。

而他心高气傲受不得这些委屈,仗着孙中山的器重多次玩忽职守,停止革命活动,甚至还与陈果夫等人做起了投机倒把的生意,想拿钱为自己铺路。

无奈,孙中山对他过于喜爱,居然还为其打抱不平,现在的蒋介石可谓是名利双收,而这便更加引起了陈炯明的不满。

陈炯明开始反对孙中山的北伐计划,并欲对其痛下杀手,使得孙中山只能蜗居在永丰舰里保平安。

此时的孙中山无比脆弱,只要有人向他施以援手,他就会无条件的信任对方,而蒋介石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亲自登舰,并衣不解带的照顾了孙中山40余天,此番举动为自己换来了日后的锦绣前程。

此后,直到孙中山去世蒋介石都处于权力枢纽的位置。后来,他还将自己比做曹操,不断培养亲信,并表现出求贤若渴的一面,不再掩盖自己想要独揽大权的贪婪嘴脸。

凡是被他看上的人才,他都会许给对方高官厚禄,倘若对方不愿的话,他就会马上将其消灭,其狠辣程度可见一斑。

久而久之,蒋介石的确招揽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国民党的党内作风却日益糟糕,各个高层人士大多都抱着发财的目的进行革命,有的部队物资多到用不完,有的部队却活活饿死在抗战第一线。

此后,国民党的衰败之迹开始显露,共产党则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日益强大,最后,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国民党退至台湾。

那么,蒋介石和毛主席具体相差在哪里呢?毛主席又比蒋介石高明出多少呢?

伟人与凡人

蒋介石与毛主席做了一辈子的对手,但毛主席从未掩饰过对蒋介石的欣赏。

“我与他有着相似的出身,曾经也都是为了反抗而闹革命,他是有能力的,看他管理的黄埔军校就知道,但他又是看不清楚局势的,中国农民太多,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国家才能解放,可惜他看不起农民,还要处处打压农民,这才给我们争取人心的机会,不然,国家解放可能还要更久的时间。”

可蒋介石却从未对毛主席赞扬过,他只会咬牙切齿的骂毛主席是“共匪头子”,再寻找一切办法杀掉毛主席,由此就可得出毛主席高明于他的一点,就是性格。

毛主席和蒋介石的性格大不相同,毛主席外向,蒋介石内向,他们日日都要发表演讲、撰写文章或寻求外界人士的帮助,以此获得革命的主导权。

但毛主席做这些事情是为国为民,本着和善可亲的态度,这就显得外向大气,而蒋介石做这一切则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显得内向小气。

有一次,苏联派人来了解共产党的情况。当时正值寒冬,毛主席踩着一双加了三层布的棉鞋,裹着一件打了无数补丁的大衣,言笑晏晏的烧着火炉的屋里为其说明情况。

按理说,会见重要人士时毛主席应该换上一件新衣服,周总理也在这个事情上劝过他,但他却不以为然。

“我们不搞国民党那套,共产党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去哪找新衣服?人家看重的是我的思想和见解,可不是我的外在。”

而苏联特派员起初对毛主席的着装非常不满,但在听完他的见解后,便将一切都抛之脑后了。

在特派员回国后,还特别强调了毛主席身上的优点,这就使许多为金钱所困的人才纷纷投入到了共产党的队伍当中。

反观蒋介石,他在会见外国来宾的时候,总是会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上面挂满了荣誉徽章。

最初,这些人还会因为他衣服华丽而尊敬他,耐心地听他讲“治国安民之道”。

但听久了,对方便会知晓这些都是脱离实际的东西,当他们问起确切的行动方案时,蒋介石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毛主席与蒋介石谁更高明,如今已高下立判。

除此之外,毛主席在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他都要胜过蒋介石。

在对待人才方面,毛主席不分性别和阶层,也从不抓着对方的过去不放,凡是愿意拯救国家和百姓于水火的,他都会真诚的邀请对方加入革命的队伍当中。

比如,曾经参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来却反对蒋介石的李济深,比如曾是国民党上将的董其武,对于这些人,毛主席丝毫没有计较他们的过往,统统将其收入囊中。

反观蒋介石,他虽喜爱人才但又害怕人才,既担心他们夺走自己的权力又担心他们是共产党派来的卧底,因此,他只重用亲信部队,还残害了多位抗战将领。

在军事方面,毛主席以“随便”的态度抓大放小,他掌管全局列下作战大纲,而朱德和彭德怀等人便以大纲为蓝本,并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挥。

除此之外,他还灵活的运用游击战令敌人头痛不已,对此,日军和国民党都曾认为共产党是缩头乌龟。

但毛主席对此却毫不在意,只是对那些建议改变战术的将领进行了劝解

“共产党队伍力量本就微弱,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既然能用拉长时间的方式打败敌人,为何要选择毫无胜算的作战方式呢?”

然而,就是这种“没有出息”的打法,赶走了日寇,战胜了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

反观蒋介石,他久居高位不了解实际情况,既不爱靠近现实又不听从劝告,常常以个人想法制定作战计划,使得国民党频频失利。

在解放战争中,许多国民党将领都十分厌恶蒋介石对战争的一手操办。

他的作战计划驴唇不对马嘴,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共产党都要抄自己的老家了,他还想将军队调往其它地方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行动。

综上所述,毛主席远比蒋介石要高明的多,这也就是身为国民党上将的宋希濂,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原因。

失败和成功

蒋介石的失败有迹可循,他的失败是因为品行不端和用人不善导致的,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小肚鸡肠只为自己考虑,所有行动也都是为了银白之物。

不仅如此,他还无视人民的需求肆意妄为,但他却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抛弃人民的人,最终也会被人民所抛弃。

而毛主席的高明之处,便是他待人的真诚和不拘小节,他以广阔的心胸容纳了所有的有志之士,即使他们曾经犯过错误他也统统既往不咎。

同时,毛主席还将权利平均分配给了各个将领,他始终铭记着自己要一心为人民谋福祉,丝毫没有在权利当中迷失自我。

并且,毛主席将农民视为了党的衣食父母,人非顽石怎会无情?感受到他的善意,农民们自然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蒋介石已经失了民心,国民党内部也充斥着腐败,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毛主席深得民心,又常怀着谦卑之心,如何能不成功?

0 阅读:55

美好的未来阿

简介:看你一眼都感觉多余